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更强力度 更优速度 更暖温度

常见问题
  • 2025-10-23
  • 浏览

摘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建设新时代一流现代化法院为目标,将“如我在执”理念深刻融入权益兑现实践,通过持续优化全链条执行机制,着力破除影响市场主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建设新时代一流现代化法院为目标,将“如我在执”理念深刻融入权益兑现实践,通过持续优化全链条执行机制,着力破除影响市场主体获得感的堵点难点,用执行工作的力度与温度,为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以执促和,创新实现双赢共赢

“该案的办理充分展现了法院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与担当。”这是一封某外资企业给杭州中院寄来的感谢信。

图为杭州中院执行干警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执行现场。

今年4月3日,杭州中院立案一庭收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移交的一份财产保全申请材料。经审查,该案申请人为上述外资企业,而被申请人有15个企业和个人,且财产线索庞杂,案件标的额高达8.18亿元。立案后,杭州中院留学生落户代办,undefined立案一庭立即与执行局组织专门会商,并邀请杭州国际商事法庭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共同商讨案情。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杭州中院执行局对香港国际仲裁程序中当事人财产保全申请依法高效作出保全裁定书,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85项财产查封冻结措施。保全完毕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和解,纠纷在执行前便得到了妥善化解。

被申请人之一的某公司代理人也在案后向承办法官表示感谢:“公司财产被查封影响了我们的上市计划,法院在我们双方和解后第一时间解封完毕,为我们解决了‘大麻烦’!”

双方当事人在执行之前便达成和解,这在杭州法院十分常见。

图为富阳区法院执行干警向偏远山区申请执行人送达资产评估报告,并回告执行进展。

富阳区人民法院在执行甲、乙公司合伙合同纠纷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在丙公司处尚有应收账款并向富阳区法院反馈了这一线索。但经富阳区法院调查发现,该应收账款已被执行在后的拱墅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丁公司先予保全,且丁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因此,甲公司就以“乙公司与其母公司恶意串通,个别清偿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为由提出异议。

如何实现案结事了?杭州中院贯彻囊括式、穿透式执行要求,运用提级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发挥中级法院在协调执行资源、统一执行标准上的优势,以乙公司应收债权和债务总和为基数,约谈各方、协商确定各债权人的受偿比例。经协调,各债权人根据各案执行标的及诉讼undefined标的计算,确认受偿比例为57%。

但丁公司债权金额较大,若以分期付款方式履行,则案件履行期限较长。因此,甲、丙公司与乙公司以该方案为基础,达成和解协议,自愿以53%的受偿比例一次性先予受偿,放弃剩余债权。提级执行后的三个月内,甲、乙、丙公司三案全部执行完毕,丁公司与乙公司一案也以和解终结。

执之有道,厚植文明善意理念

图为西湖区法院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名下车辆采取查封措施。

“如果强制腾退,那这些精致的园林造景、实木摆件、精美灯具离开这院子后恐怕将一文不值,实在有些可惜。”西湖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郭海斌站在景区内一处占地1300平方米的江南院落群前,眉头紧锁。

2024年4月,某经济合作社与某酒店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某经济合作社要求某酒店腾退租赁房屋,并支付租金、违约金等共计300余万元。

该酒店位于核心景区,占地逾1300平方米,于2017年经营并装修成了一个设计别致、规划有序的大型民宿院落群,内部装修高雅,设施齐全。但该院落因经营不善处于关闭状态,负责人失联,但人去楼未空,现场仍然遗留了大量繁杂的物品,若强制腾退、拍卖,执行成本非常大,同时申请执行人诉请的300余万元款项也面临无法收回的困境。

为了打破执行僵局,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村集体资产不受损失,郭海斌联动该酒店所在地法庭和街道,联系上该酒店的相关工作人员。

“只要有新投资人接手,您经手的装修就能继续服务游客,这对于您来说能够使利益更大化。”敏锐察觉到对方存在抵触情绪,郭海斌一边耐心劝导,一边从资产保值角度制定了多套执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

经过不懈努力,该酒店的态度逐渐转变,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执行工作,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合意。在郭海斌的帮助下,经济合作社还成功引进了第三方投资接手经营酒店。第三方投资者以清偿该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承继案涉房屋内的装修及资产,并与经济合作社另行签订租赁合同方式继续经营,实现了多方满意、握手言和的结果。

“在涉企案件执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坚持比例原则避免过度执行,推广助企纾困‘工具箱’,努力做到不破坏企业的指挥系统、不中断企业的资金往来、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扩大对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杭州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波介绍,杭州中院还试点“失能”认定机制,探索客观履行能力评估“九步法”。

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中,债务人提供的案涉抵押房产系体量大、流量大的商业中心,价值较高。上城区人民法院根据《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失能”案件办理的工作指引》,认定被执行人虽然现有资产及能力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但尚有潜在偿债能力,属于“暂时失能”状态中潜在偿债能力较大的类型,在取得申请执行人认可后,给予被执行人两个月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暂缓对被执行人采取限高、失信措施。最终,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双方取得共识,达成了分期履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也将第一期200万元案款按时支付。一起纠纷就此化解。

打击拒执,依法重拳护企安商

欠下850万元货款的被执行人,竟是澳门高消费场所的常客?近期,富阳区法院联动当地公安、检察院化解了一起大标的拒执案件。

按照生效判决结果,这起案件的被执行人王某应向A公司支付货款850万元。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王某一直找各种理由试图拖延欠款,并以敷衍的态度拒接执行法官电话。

“通过和王某交谈,我感觉他的生活并不窘迫,总觉得有些猫儿腻。”基于丰富的执行经验,执行法官怀疑王某逃避执行。经多方求证,执行法官了解到,王某名下银行卡在近两年内有8000余万元资金流水,他在明知应当履行判决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履行,并将其可支配款项都用于大额消费。

鉴于王某上述行为已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富阳区法院对王某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富阳区公安初查后发现,王某名下除大额资金流水外,另有两家公司、两部高档车辆以及存在出入澳门的情形,随即决定予以立案。

“我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案子结束了,法官不会再来查我的银行卡,以为法院查不到我的消费记录。”被立案后,王某惭愧不已,最终将筹得的850万元汇入法院账户。

杭州法院紧抓杭州市公检法《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移送及证据收集工作指引》的落实,今年以来,全市法院以涉嫌拒执犯罪移送公安机关235人,判处45人。

图为桐庐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正在对被执行人住所进行依法搜查取证。

为进一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杭州法院常态化统筹开展“执护营商”系列之“鲲鹏执行”“百日攻坚”等执行专项行动,对平时行踪不定、传唤不到庭、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进行强势突击,集中查扣、处置、拘留、执结,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向企业传递安心谋发展的强烈信号。据悉,仅在今年9月16日组织的“执护营商-鲲鹏执行2025”集中执行行动当天,全市法院出动干警689人次,入户调查356处,拘传128人,腾退房屋74处,共执结案件588件,查扣车辆、款项及腾退厂房、土地、住宅等价值2.39亿元,严厉打击拒执行为。

执破融合,全面激活市场要素

“工资、经济补偿金和欠付社保费用都拿到了,心里终于踏实了。”拿到款项后,浙江某新材料公司的职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该公司住所地原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其涉及的28起案件由萧山区人民法院执行,且其主要资产由萧山区法院首封。后因行政区划调整,该公司所在地从萧山区划入钱塘区,其所涉案件也划归为钱塘区人民法院管辖。

图为钱塘区法院执行干警正在某生产制造企业内清点核对待交付货物。

钱塘区法院立案执行后续案件后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已资不抵债,总负债40亿余元,拖欠千余名职工工资,还有近300名债权人。为一揽子解决矛盾,杭州中院将萧山区法院办理的28件案件指定钱塘区法院执行。

杭州中院执行局执行实施三处处长吴建峰说:“集中至钱塘区法院集中执行,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依法保障职工和抵押债权的优先受偿权利,有效解决因多头执行、强制措施重叠、执行思路不一引发风险等问题,更好实现执行案件清理与市场主体有效救治。”

在杭州中院指导下,钱塘区法院通过“执破融合”机制,执行部门会同破产审判部门梳理分析指定执行案件中的公司资产、职工债权、其他债务等情况,并共同召集被执行公司、债权人代表、职工代表会谈,就公司产业导向、潜在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调查。

调查后发现,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潜在偿债能力仍可挖掘,具有挽救价值,于是执行部门及时引导其申请重整。

据了解,2024年初杭州中院制定下发《关于关联案件集中执行工作的指引(试行)》,一方面促使执行法院加大执行力度,统一分配财产;另一方面促使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集中至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为执行转破产打下基础。

在正式受理该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后,得益于“预重整”阶段全面盘清企业“家底”与“外债”,钱塘区法院最终在政府、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妥善解决了职工债权3000万余元,重整工作高效推进。同时,此次破产转重整,避免了其余100余件案件进入执行、1300余件案件进入诉讼,不仅大大节约司法资源,更让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今年7月,该公司新湾厂区已恢复供电,母粒生产线的部分车间已复产。

这起以“交叉执行+执破融合”一揽子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盘活企业产线的杭州法院司法实践,已于今年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45批指导性案例。

杭州中院秉持交叉执行全市“一盘棋”理念,通过线索属地调查、事项属地办理、财产属地协同处置、人员属地控制、信访属地联合化解这五个工作机制,持续优化执行力量调度,不断整合执行资源,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还加快兑现胜诉当事人的权益,为努力实现执行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

来源:人民法院报·5版

作者:滕腾 李程

责任编辑:何雨潇 | 联系电话:010-67550727 | 电子邮件:zxzk@rmfyb.cn

新媒体编辑:段茜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