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当心太空中的“间谍之眼”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卫星遥感观测、军机抵近侦察、海洋信息监测等手段,意图从“海、陆、空、天”全维度对我开展各类间谍活动,太空领域是其实施技术窃密的重灾区。
一些国家的间谍情报机关,可能通过高精度遥感卫星对我国开展实时监视,他们往往利用专业人士的分析数据,甚至“热心”网民提供的坐标信息,持续开展观测窃密。
我国幅员辽阔,仅凭间谍卫星的对地观测能力,要想从太空精准搜集窃取我敏感信息,难度不亚于海底捞针。但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个别网民的无心之举在无意间为间谍卫星“指了路”,造成泄密隐患,应引起高度警惕。
——为境外间谍卫星“定了位”。随着高精度卫星地图应用层出不穷,部分企业为进一步完善数据,打造了“用户共创”机制,鼓励相关爱好者上传标记精确地理信息。个别网民因国家安全意识淡薄,擅自拍摄并在地图应用上传未标识的涉密单位、军事区域等敏感位置信息,导致相关地理坐标数据泄露。
——为境外间谍人员“答了疑”。个别网民为获取谈资或炫耀其专业能力,在卫星图像中涉及军事场景变化时,便主动在军事论坛、网络社交平台上分析卫星图像变化原因、分辨军事设施设备型号和建设情况,甚至回答有关我国军事战略、装备研发等信息的提问,造成相关敏感甚至涉密信息外泄。
——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搭了桥”。从近期破获的多起非法安装间谍探测设备案例看,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网络勾连的方式,招募我境内人员“协助”在机场、港口、军事基地周边安装探测装置。相关人员一旦完成设备安装,境外间谍卫星就能实时接收搜集窃取的敏感信息数据,给我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面对看不见的“间谍之眼”,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努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敏感区域不拍照。在经过各类军事设施、军事场所等敏感区域时,收起猎奇之心,不随意拍摄、上传涉军涉密照片。
——涉密信息不评论。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个人生活、与他人交流中,收起炫耀之心,不随意参与解答涉军涉密话题。
——可疑设备不安装。在发现可疑人员以免费安装使用、共享数据信息为由要求安装监测设备时,收起贪利之心,并及时通过相关渠道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被冰冻3万年巨型病毒复活 人类将如何继续生存?
- [科学探索]哪种血型最好?关于血型的18大真实信息
- [科学探索]十大最恐怖的杀人鱼盘点
- [科学探索]值得期待!2023十大最新科技发明,科技时代将颠覆人类生活
- [科学探索]人脑目前到底开发了多少呢?是10%?还是2%?
- [科学探索]地球到太阳要飞多久?时速1000km的飞机飞17年(1.5亿
- [科学探索]天狗食月的科学解释,太阳到地球光线被月亮掩盖(月食)
- [科学探索]中国最古老的天书文字?揭秘陶罐上的良渚先民“天书”
- [科学探索]外国人为什么不承认夏朝 虽有史料但无物证
- [科学探索]爱不释手!十大生活用品创意小发明,创新USB插头设计无限继承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新展带观众开启宇宙冒险
- [科学探索]图片新闻|航天科幻扩展现实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
- [科学探索]诋毁中国空间站实验!美媒:太空水杯不漂浮?天宫第一课被怀疑
- [科学探索]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合肥寻宝:一块能搭建月球科研站的“砖”
- [科学探索]NASA对华零共享vs中国对美两机构开放 差异尽显大国气度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片“绿”,正在生长
- [科学探索]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 [科学探索]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 [科学探索]来自神舟二十号的“太空问候”!中国航天员为世博会中国馆送祝福
- [科学探索]从“地理极点”到“体验爆点”——“东极”文旅“出圈”观察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