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以及成长都很有帮助,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好榜样,下面就是我们学大教育为大家准备的想要培养高智商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拥有正确的三观,希望大家能参考一下。
每个人的命运是由多层次因素组成的,儿女们更是如此。妈妈的情商也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很多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不能承受打击,遭受挫折之后长时间的萎靡不振,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跟人打交道不顺畅,不能赢得周围人的信任。
所以逆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年幼家境非常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可他的母亲不惧艰难,付出极大的努力教育培养儿子。
买不起纸笔,其母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认字书写;家中无书可读,欧母便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给欧阳修学习……
欧阳修的母亲通过自身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担当,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成长中的儿子。
欧阳修也继承了母亲的这笔宝贵的情商财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心致力于读书,终成一代文豪。
优秀的妈妈会培养孩子的逆商,使他们懂得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相反,不会太在意孩子成绩是第一还是第二,上的大学是北大还是清华。
三观正的妈妈情商高,儿女们耳濡目染必定继承妈妈的高贵品格。
俞敏洪生长在农村,在他的心中母亲特别善良,他曾讲述过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小时候有一天,突然天空风卷云涌大雨欲来,他家和隔壁邻居家都晒了稻谷,可邻居家里没人。母亲带着他先把邻居家的谷子收完然后才收自家的。
俞敏洪问母亲为什么不先收自己家的,母亲说,远亲不如近邻。
正是因为他母亲的高情商,俞敏洪的家才成了全村人聚会的地方;也正是受母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开始喜欢和享受快乐,懂得助人和分享,也最终成就了俞敏洪的成功。
三观正则品行正,这是人行走世间最轩昂的气度。
女人拥有好的品行是家中的珍宝,要比秀美的容颜、横溢的才智更加让人迷恋。在她身旁,男人不做莽撞事,孩子也会前程似锦。
而一个美满的家庭不必鲜衣美食,也无需金玉满堂,若能拥有一个三观正确的妈妈,便是最大的福气。有很多家长,最爱干的事就是和孩子较劲。但是较劲最终结果,却总是败下阵来,最后还来一句话:“哎,就这么一个孩子,还是满足了他(她)吧,反正也没啥大不了的。”没啥大不了的,就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
最近我就遇到这样一位家长,她向我咨询孩子高考事宜,听着她的陈述,我既同情,又感觉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的是家长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对与错,甚至后果影响是什么。
“在儿子中考前,我们全家人都希望孩子考幼儿师,我也同意了,可是架不住孩子的反对,说我们干涉了他的人生。最后他选择了上高中,谁曾想上了高中以后,他根本就不学习,整天抱怨我当初没有坚决要求他考幼师。现在马上高考了,以他的成绩只能报高职高专,可是他又嫌将来不好就业,就这么整天穷折腾。哎,我现在倒成了家里的罪人,我有时都怀疑自己,是否是真的害了孩子。”
上面这个事例,就是家长缺乏坚定的原则,迁就孩子的结果。当孩子缺乏做事的毅力时,往往会找很多借口,把责任推给父母,最终自己却落得个不负任何责任。就这样,一件事,两件事,无数件事累积起来,让一个孩子没有一丁点责任感。
当孩子完全不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时,就会随心所欲,干什么事都会盲目做出选择,而后草率放弃。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上懒惰不堪,在学业上不思进取,甚至在消费方面毫不知道珍惜和节俭。事实上,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家庭,都是家长一味迁就退让,才导致孩子不断得寸进尺,最终落得个教育失败的境地。
没有正确家庭生活观的家长,永远都是还儿女债的那个人。
有些家长的生活观很奇怪,在平时的生活中谈起别人家的事,都一个个是明白人,讲起话来都有道理。可是轮到处理自己家里的事时,却立刻成为糊涂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生活观是错误的,甚至压根就不知道生活观是何物。
儿子从小性格就像极了他的爸爸,只要不满他的要求,就会给你歇斯底里,甚至有时偏激情绪起来,给你砸家里的东西,哪怕是贵重物品。而我作为妈妈,我根本没有办法教育儿子,因为我一管他,他说我不是他妈妈,他是捡来的。你说这是什么玩意?如果你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就会说你是全天下最好的妈妈,我真有点快要疯了。”
和类似这样的妈妈交流,你始终看不到她们保持清晰的思路,该如何扮演好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影子。在她们看来,自己就是家庭生活中的旁观者,看到的是都别人的问题,因为她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地位,没有空间。但是轮到她们成为事中人时,却全然不知道自己该负起什么样的责任,该如何坦然去做妻子份内之事,该做母亲该尽的管教之责。归根到底,这便是缺乏正确家庭生活观的典型案例。
败家子是如何长成的?就是源于父母没有正确家庭生活观,永远都是为儿女还债的那个人。
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家长,只能默默地培养一只寄生虫。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繁荣,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富足,但是随之而来的富养儿女,却使家长的价值观直接受到挑战。原来勤俭持家,努力打拼的家长,看到孩子现在花钱大手大脚,任意挥霍时,竟然毫无招架之力。
我曾经问过一位父亲,你现在知道自己给孩子太宽裕的生活保障,其后果是什么吗?他说,花呗,反正我有能力挣钱。我又问,你知道孩子已经把自己列为“富二代”一族了吗?他有点哑然,我算哪门子有钱人啊。我说,现在有一个新的流行说法,叫“穷人家的富二代”,既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是消费水平却是参照富人家。听我这么说,这位父亲立刻陷入沉默。
“我女儿从来都是花钱大手大脚,没钱她可以向家里任何人哀求,甚至还经常向同学借。借完后,我们只能替她还,不然同学或其家长就会找上门来。有时我们不给,她就会从家里偷钱,你说我们这是养的啥孩子啊?”
要说这家长没有价值观啊,还真是遭罪,自己辛苦工作,没捞得上享受,却被儿女大手大脚地消费。如果家长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并不是为了儿女,而是为自己的生活,那必然能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讲,我能给你的就是这么多,多一分都不行。给孩子设置了消费顶线,永远不逾越这条红线,你看孩子还有得花吗?
现在很多家长仍然固守着一个传统:我们这代人辛苦打拼,将来不就是留给儿女一个高起点的生活吗?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你的价值观中缺少了一条——我们拒绝心甘情愿地养活一条寄生虫!你有勇气这么说,他有勇气这么做吗?
孩子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世界就在每个人眼前。
每个孩子在不断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有家长引导孩子找到生活与学业目标,而有没有目标则关系到孩子将来的路能走多远。就如前面几个事例,都是家长缺乏育儿目标感所导致的诸多问题。生活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则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少了这些,就成了闭着眼育儿了。
纵观那些把孩子培养的很优秀的家长,他们普遍都有很好的世界观,能把孩子放眼于一个大的世界里去审视,而不是只从单元家庭里满足于做衣食父母。孩子做什么样的人,有目标;孩子学业的规划,有目标;孩子将来长远的职业发展,亦有目标。明明白白做父亲,才能有所为。
“我女儿现在读初二,学业成绩在学校同年级组始终保持前三名,但是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死学。而是有自己的丰富的兴趣爱好,就如写作,她五年级时开始创作,六年级就出版第一本书。初一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创作第二部,现在也马上要出版了,这孩子写作的精力特别。孩子的书法也特别棒,曾在全市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现在她对自己上什么样的高中,将来考什么大学,以及考研考博,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梦想呢,而我们作为父母,则是助力她实现梦想最大后援团。”
和说这话的妈妈,认识已经有六七年,亲眼见证了她是怎样去育儿的。多年前,我浅薄地认为她做的是超现实主义育儿梦,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她每一步走的都是那么扎实,并没有把功夫下在嘴上,而是真抓实干。女儿在爸爸妈妈精心培育之下,如花儿绽放日渐美丽。
我们怎样看世界,关乎你的心大与小,视野的宽与窄。如果你没有世界观,又如何看世界呢?又如何将自己置身于大千世界之中呢。有世界观的人,对自己所处世界是特别了解的,而没有世界观的人,自己便是整个世界,永远走不出自我设陷的观念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