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系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自幼接触并使用福建话并不会影响长大后对英语的掌握。
该研究是由国大心理学系副教授勒埃辛在去年上半年进行,她用新加坡使用率最高的方言福建话作为研究重点,对34名年龄介于19岁至22岁的新加坡大学生开展了全面的语言测试。
这34名大学生中,一半是由从小讲福建话的祖父母辈照料,而剩下的一半从小只接触华语和英语,没有接触过福建话,也不会讲福建方言。
在语言测试中,研究人员多次对大学生进行了英语能力测试以及福建话能力测试,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这些大学生身上有任何的英语能力差别。
而在福建话能力测试中,研究人员事先教授大学生们一些简单的福建话发音,然后测试他们能否举一反三运用于其他福建话词汇。
经过研究发现,小时候曾经接触过福建话的人比没有接触福建话的研究对象,能更快地再次掌握福建话。
勒埃辛表示:
接触福建话不但不会对孩子日后的英语掌握能力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反而更能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甚至在未来能更容易重拾福建话。
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在今年5月份的《儿童心理学实验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国际期刊上发表。
这个研究充分说明了,与其费尽心思为孩子选择学习的语言,不如培养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能力。
在着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口才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呢?
创造民主的环境
孩子的性格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性格内敛的父母,孩子的性格往往也多沉默寡言,而性格开朗的父母,孩子的性格往往也多较为开朗。
而开朗的个性明显更有益于和人进行交流,即使是陌生人也不会“畏首畏尾”。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培养民主的家庭氛围,定期和孩子谈心,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家庭成员尽可能在家里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对正处在锻炼口才黄金时期的孩子来说,如果家庭成员使用方言,会导致孩子把声音符号和周围实物联系起来比较困难,致使孩子推迟开口讲话的时间。
有关儿童语言教育专家指出:
在教孩子说话的最初期,应该尽可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减少方言、外语等复杂混乱的语言环境。
注意逻辑的清晰
在孩子学习说话的期间,一旦养成了发音错误、口齿不清等坏习惯,以后想要纠正就比较困难,因此在孩子学习说话期间,尽可能培养孩子口齿清晰,发音正确,逻辑分明的好习惯。
尤其是6岁以后的孩子,家长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音以及口齿的清晰度,同时要注意逻辑条理的顺畅,避免孩子“有样学样”,养成坏习惯。
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说话方式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F.R施莱伯说:
“要想知道你孩子将来的语言如何就必须先研究你本人现在的言语。”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长得再大始终也是自己的孩子,可是对于孩子来说,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他的思维,语言习惯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如果父母执意用对待小孩子的态度对待已经“超龄”的孩子,那么孩子将无法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孩子的心理也无法顺利成长。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以下几点父母们要注意↓↓↓
视线与孩子齐平。
身体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
不要制造“墙壁”,如两手抱着胳膊等。
用眼睛“听”。在孩子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集中精神倾听孩子的声音。
想要培养孩子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从小开始,这五个幼儿关键培养时期千万不能错过!
关键期一:0-6个月
这个时期虽然孩子还不会讲话,但是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启了存储词汇信息的功能。而且宝宝的语言和感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这个期间妈妈应该多对孩子说说话,加强和孩子的感情联系。
关键期二:1岁左右
在这个时期,尽管孩子还不怎么会说,但已经有了想要交流的欲望。
这个时期的时候妈妈可以教导孩子一些和人交流的注意事项,比如交流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如果孩子有发音错了,不要生气,用正确的发音把孩子的话复述一遍,这样,孩子就会把正确的发音存储在脑海里。
妈妈们可以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们读一些儿童读物。
关键期三:2-3岁
孩子在这个时期学会了回答父母的一些问题以及提问问题,这个时期是孩子较为敏感的时期,父母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注意避免对孩子说一些伤人的话,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语言障碍。
关键期四:4岁左右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对文字产生极大的兴趣,父母们可以引导孩子把要学的字和日常口头表达的语言联系起来。
关键期五:6-7岁
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的关键期,父母们应鼓励孩子多多记录自己平时的生活点滴。80、90后们小时候的童年可以说是很心酸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崇尚的是打击式教育,压抑孩子天性,最经常说的话就是:“你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成绩好了不能夸,怕骄傲,成绩差了一顿骂就劈头盖脸的砸下来,这都是家常便饭。
当他们长大后完全能理解这种偏差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这一代父母更看重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从中挖掘他们的天赋和潜能,让孩子把自己最擅长的地方磨练成武器。
父母要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
一说培养兴趣,很多家长就会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或者从众多乐器里面挑一种让孩子学,孩子一开始或许感到好奇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但是,新奇替代不了热爱,后面就开始越来越排斥了,钱也交了,不能退,学个一年半载就中途放弃了。
主要是因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单独体验的,父母并没有一起参与进来,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真的参与到激发孩子潜能和天赋的过程中去。
这也是为什么家庭教育中反复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和父母能玩到一块儿的孩子能够不受拘束,大胆思考,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发展,不被条条框框所约束。
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家庭关系中的孩子对于自我的管理相比被动的管理更有成效,因此成绩优秀者居多。
山姆骑士亲子体验上线
激发孩子无限潜能!
作为一项游乐项目,山姆骑士亲子卡丁车是一个既能让家长参与,又能让孩子兴奋到两眼发光的体验式运动。
无论大人和小孩,都难以抵挡得赛车的魅力,当父母和孩子一起驾驶的时候,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家长既能当孩子的老师,又能和孩子并肩作战。
山姆骑士城市卡丁车俱乐部
另外,卡丁车能培养孩子综合能力,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拥有独立的思考模式,让家长更全面的看出孩子的潜能和天赋,从而因材施教。
那些F1赛车冠军的童年都是在卡丁车上度过的,一路从卡丁车赛道跑到F1赛道,因为驾驶卡丁车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敏度,并对大脑、眼睛、手脚及身体其他部位进行很好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