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孩子不喜欢动脑经 如何让孩子开动脑筋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3-6岁的孩子,对抽象的理论不易理解,因此,光有说教不行,父母要创造动脑筋的环境,开展一些健康(健康食品)、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动脑筋,如搞家庭数学游戏、家庭猜谜活动、家庭智力游戏、中秋赏月晚会等,将数学、智力题融入活动之中。

有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就是笨,讲了好多遍也学不会,怎么办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后设认知”。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读书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
老师已经讲解过的数学题,我们又做错;回家订正时,父母又和我们讲一遍,我们还是错,反反复复就是做不正确。
这时,父母经常会说:“你怎么就不动脑筋呢?上课没带脑子啊?”
所谓“学习时不动脑筋”,其实就是说明孩子缺乏“后设认知”。
后设认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思考。
他们只是单纯机械模仿“被教授的内容”,而不是有意识地去考虑:我该怎样掌握这个知识,怎样支配它来解决其他问题。
可见,这个能力对于学习特别重要。
当孩子不会做某件事时,后设认知强的孩子会自我反思:“我哪里不会?我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才能够去完成呢?我该如何掌握这些技能?”
而不是简单地说“我做不了!”
当孩子解不出题时,后设认知强的孩子就会进行自我谈话:
“我刚刚尝试了运用策略A来解题,貌似行不通,那我以前还学过什么其他方法可能会有帮助呢?”
而不是简单地放弃了。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的本质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训练大脑学会思考。
由此可见,当我们具有足够强大的后设认知后,我们就不会被很多问题的表象而困住。
而是可以透过表象发现问题,从而给自己全新的视角来改变,而这就是通常意义上讲的“会动脑筋”。
后设认知也是需要启蒙训练的,美国不少小学都有成体系的教材进行培养。
童童和大家分享几个在家就可以做的启蒙训练方法:
向孩子展示思考过程
孩子通过模仿家长来进行学习,这点对于小孩子特别重要。
让孩子掌握如何思考,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有意识地向孩子展示我们的思考过程。
在孩子向我们求助时,不直接替他做,而是把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思考过程一步一步的说出来。
比如,孩子想把一个大的玩具装进小一点的盒子里,塞不进去时就会向我们求助。
我们可以边帮忙边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
“我们需要先看看玩具和盒子哪个大?然后放在一起比一下。哦,玩具大,盒子小,所以放不进去,那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找一个大点的盒子,再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盒子大,玩具小,这次可以放进去了。”
这样的边说边演示,就是在帮助孩子,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参考这样的思考步骤解决。
甚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完善,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解决问题方法。
联系新旧知识
后设认知高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会调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用不同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在和孩子日常的互动中,可以意识地把一些新旧的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孩子在绘本里学到了各种各样的反义词,那么就不要光满足于读绘本,可以带着孩子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
比如去了公园让她摸摸树干,再摸摸草,这就是“硬”和“软”;
回家后吃的晚饭里有米饭,还有樱桃 ,这也是“硬”和“软”。
我们还可以问问孩子:“我们今天还看到什么是硬的,什么是软的啊?”
只要我们坚持启发孩子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养成好习惯,那么他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也会去调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帮助解决新的难题,也就是所谓的“融会贯通”。
学会问启发式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让孩子更加有意识地察觉自己的思考过程。
比如当孩子表述了一个观点后,不要急于评判对错,而是多问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和孩子读完绘本后,可以问一些假设性问题“如果你是小红帽,你会怎么做呢?”
当孩子向我们求助时,也可以问一些启发性问题:
“你觉得你目前了解的知识有哪些?哪些方面是你不了解的?我们可以从哪里入手呢?”
人的思维惯性是很可怕的,有时我们会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是一样的。
这些提问就是在帮助孩子按下暂停键,让孩子跳出来看整体,从而对情况有更好的判断。
当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后,慢慢地就内化成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就不需要外人的提醒而是可以自发地进行内省。
其实,很多时候教育并不需要一本正经坐下来教孩子的,而是在日常游戏互动中进行。
希望爸爸妈妈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后设认知”,帮孩子更好的武装学习能力,培养思维模式,让孩子受益一辈子。1、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若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就会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怎样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孩子,要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趣去影响孩子。同时,父母还要常常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
2、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父母对不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入手,如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
3、将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融进生活之中
3-6岁的孩子,对抽象的理论不易理解,因此,光有说教不行,父母要创造动脑筋的环境,开展一些健康(健康食品)、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动脑筋,如搞家庭数学游戏、家庭猜谜活动、家庭智力游戏、中秋赏月晚会等,将数学、智力题融入活动之中。
4、让孩子读一些幼儿(幼儿食品)刊物,看“七巧板”等少儿节目,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5、带孩子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感受生活,拓宽生活空间
可边观察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观察季节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特征,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
6、运用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进步,父母也不要放过,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

孩子不喜欢动脑经 如何让孩子开动脑筋(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