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针对倔强的孩子 学会这几个方法 比说多少话都管用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有些家长喜欢时不时的翻旧账,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孩子,不要犯同样的错。其实家长走进了一个教育的误区,这样做的结果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一定要坚持正向引导,不要盯着孩子的小问题。

等到什么时候呢?一直到孩子停下他手里正在忙活的事,并看着你的时候。第一步是要吸引他的注意力,意识到你过来了,第二步就是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常见的情况是:孩子正在专心画画、读书、写卡片或者看动画片,你这时发话,他可能根本就没听着,所以你重复多少遍也没用,还把自己气得够呛。
另外,当他在注意自己的事情时,即使听到了什么,也会很快就忘了,因为他正醉心于自己的事。你如果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再下指令,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不一样了。
④『第三步:讲清楚』
“你先去把玩具收拾了,再把自己的衣服放在衣服框里,接着把画过的纸扔掉,最后……”给孩子下指令时,最忌讳长篇大论,逻辑不清。
把要求讲给孩子听时,用语一定要简单,含义要清楚,而且只讲一次。只有这样,你才不需要重复。如果你重复几次才把话讲明白,无意中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哦,我不用第一次就把话听清楚,反正你会多说几次的。”长此以往,当你再想纠正,就晚了,孩子也失去了学习耐心听话的机会。
⑤『第四步:复述』
不仅要自己说,还要让孩子把要求重新叙述一遍给你听。引导他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说出来。当孩子用语言描绘他应该做什么时,他的大脑就能自动生成一幅清楚、生动的画面,画面中能显示他做事的相关事项。
有了大脑的描绘,让他从玩耍的状态过渡到做事的状态,就没那么难了。另外,当孩子自己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时,他也产生了主人翁意识。与由你说出来的要求相比,他会更把这件事当回事。
最近有家长给我们留言说,家里的孩子做错事情总是不愿意承认,孩子做错事情不承认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孩子性格倔强任性怕丢面子,第二个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比如说在孩子与小伙伴产生纠纷时,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如此孩子就要以他为中心才行,最后就是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打骂呵斥孩子。孩子担心受到惩罚或者责怪,做错事情了就不敢承认,孩子没有一定的责任心,犯了错误之后就会为自己找借口推卸责任。
孩子没有养成承认错误的好习惯,家长们不要急于追究错误的大小。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承认错误的问题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其实孩子犯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家长们不要表现出过度紧张很气愤的样子。让孩子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误,家长们要积极的帮助孩子分析做错事情的原因,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原谅孩子因为缺乏经验而造成的过失。
策略一:鼓励孩子实话实说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实情,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改了就可以原谅,从而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改正错误。要让孩子知道错误并不是不可挽救的,要避免孩子因为害怕承担后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犯错时,家长们千万不要当众训孩子,也不要的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更不要认为不打不成才还对孩子进行动粗。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还有当孩子犯错之后并不一定要让孩子在口头上认错,只要孩子心里清楚自己的错误就行,只要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的目的。
策略二:家长言传身教
培养孩子认错的好习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这样认为做错事情了向孩子道歉就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家长的威严。所以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和尊严,即使是爸爸妈妈犯了错误,也坚决不向孩子道歉。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大人们犯错之后,也要向孩子认错,不仅不会失去自己的威严,反而会让孩子更加的敬重家长。而且可以带动孩子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并能增进亲子关系。
策略三:正向引导

有些家长喜欢时不时的翻旧账,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孩子,不要犯同样的错。其实家长走进了一个教育的误区,这样做的结果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一定要坚持正向引导,不要盯着孩子的小问题。

针对倔强的孩子 学会这几个方法 比说多少话都管用(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