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关于一纸户口背后多少利益 申办上海户口条件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近期,旨在吸引城郊农民和外来人员加户籍。新政在取消先有住房再转户口限制、允许农民带土地进城等方面做出很多人性化探索,曾引起广泛关注。然而,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谁都能进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尝尽外来人的苦楚。如何让城外的人跑步进城,让进城梦早日

近期,旨在吸引城郊农民和外来人员加户籍。新政在取消& 先有住房再转户口&限制、允许农民& 带土地进城&等方面做出很多人性化探索,曾引起广泛关注。然而,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谁都能进城,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尝尽& 外来人&的苦楚。如何让城外的人跑步进城,让& 进城梦&早日变成现实?

  户口虽然只是一张薄薄的纸,但还附着沉甸甸的利益。为了一纸户口,人们&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住在城边十几年却& 进不了城&。

  就在距离银川市中心不到30公里的& 西马银移民开发区&里,1.25万名在城市边缘辛勤劳作的居民,还没有被户改新政覆盖。

  从银川市中心出发,大约半小时车程就能抵达一个叫& 西马银移民开发区&的地方。从地图上看,这是一个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地方。

  然而,现在的西马银,还挂着& 西吉县城关镇西马银……&的牌子。银川市和西吉县相距400公里,至少4小时车程。

  19年前,因老家西吉缺水干旱,马兴国带领6个村民来到贺兰山下开荒种地;19年后,来投靠扎根的人已有1.25万人,俨然是一个镇子的规模;如今这里一派繁荣,与银川城郊的农村表面上看并无二致,但仔细看,仍有很多不同:

  & 在银川看了病,还得回西吉报销。&18年前就定居于此的王国举老人叹了口气。

  & 孩子没户口就不让考本地好中学,怎么办嘛!&西马银小学校长王毓芳一脸愁容。

  & 银川说我们归西吉管,可隔着400公里,有时候鞭长莫及啊。&西马银党支部书记马兴国那张西北汉子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 不能当他们是透明人。&在宁夏大学教授苏东海看来,应在制度上尽快将他们纳入城市,新一轮户改尤其不能忽视这些& 半城市化&群体。

  & 只要平时注意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居住证、缴纳保险、照章纳税,进城已不再是难事。&银川市公安局人口服务与管理处处长康建说,此次银川户改新政实施1个多月,就有2300多人办理银川城市户口。

  其实,户改带来的压力,主要加在了地方头上。而一组从2003年到2012年的数字,说明不少问题:

  ——十年间银川市财政收入增加约6倍;

  ——GDP增长4.6倍;

  ——学校数量是原来的1.7倍;

  ——医疗机构数量增加5倍;

  不过,同期银川市户籍人口从133万增加到167万,仅增加约0.26倍。

  & 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相对人口增长而言都更快更高,使银川有足够的底气承接这些新市民。&银川市副市长李守银分析。

  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有如银川这样独特的条件,能顺利得到并完整保留用工合同、纳税等证明的外来务工者也只是少数,遭遇复杂琐碎的现实时,很多人被挡在了城门之外。

  & 花100元办个假户口,女儿一学期就省了500元借读费,赚了!&这是从甘肃陇西来银川打工20年的李录定,在面对户籍障碍时曾经做出的选择。

  & 再不能让娃娃遭罪了。&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曾经没学上、没临时工当、& 一辈子受没城里户口苦&的贾西海,在1985年时花了2万元,为老婆和3个孩子转了城市户口,3个孩子顺利读上城市学校。

  李录定和贾喜海的遭遇,只是无数为一纸户口费尽周折的中国人的写照。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试图冲破那张纸的限制。

  与西马银人对城市户口的& 翘首企盼&不同,当银川的& 城门&真正向农民打开时,有些站在& 城门口&的农民却开始犹豫、张望,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统计数据显示,银川户改新政实施2个多月来,当地农民办理& 农转非&的只有3户。

  & 1995年花2000块钱转的户口,只享受了一年低价粮油供应,亏大啦!&银川市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村民殷进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让人羡慕不已的城镇户口,却成了他如今最后悔的事。

  和他一样曾在上世纪90年代花钱转户口的人,如今最懊恼的就是,当土地被征用时,他们无法得到每人45平米的住房补偿。

  新胜村是一个缩影。如今,担忧和纠结,成为站在& 城门口&的农民最生动的写照。

  他们担忧,一旦无法在城市立足,还能不能退守到土地这一最后的保障;他们纠结,向往城市里更好的福利和更舒适的生活,却又舍不得指日可待的土地收益。

  & 我老婆孩子的户口都转过来了,我自己的还是留在农村了,这样娃娃上学用城市户口,我在老家的地也能保留。&银川户改新政出台后,符合条件的李录定,却为自己和家人选择了不同的& 归宿&。

  一半农村、一半城市,两头的利益都想占——在担忧和纠结中,这种畸形的& 二元家庭&模式,成为& 李录定们&精心盘算的蓝图。

  & 户口看似是一张纸,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表面上追求城市生活,实质上始终在做利益盘算。&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 如果户籍改革中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那不是农民的错,而是政策出了问题,搞得农民行为扭曲。&

  & 谁不想当城里人,&62岁的王国举说,& 可进了城又没了地,吃什么,住什么?&

  老人的问题不好回答。是否可以允许农民& 带土地进城&?是否能用土地换来城市的保障?城乡利益如何公平转换,成为了一道横亘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

  & 我老家在湖北农村,还有地,我不打算在城市落户,毕业后可能要回家搞规模化种植。&宁夏大培学通类学系研究生向建华说。

  & 我的户口在山东老家,也不打算转户口,因为在老家农村户籍的可以生二胎。&向建华的同学于丽平说。

  这段发生在宁夏大学政法学院人类学系研究生课堂上的对话,似乎在提醒着我们,& 二元家庭&这种怪现象,也许会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愈演愈烈。

  & 人的城镇化可不是玩数字游戏,&苏东海说,从这个角度而言,银川的户改新政无疑是进步的;但这种进步带来的新问题,无疑也是棘手的。

  & 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户籍改革作出部署。

  一边维持现有市民的福利,一边给新落户的人赋予同等待遇,地方财政承受的压力必然很大。在博弈中损害哪一方的利益都将产生新的矛盾,这是一道难解的题。

  2013年是异地高考& 破冰&之年,可是这个期盼已久的举措却好评寥寥,实际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只有几千人。越是经济发达、流入人口多、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开的口子越小,很多考生发现,只领到了一张& 空头支票&。

  当西马银小学校长还在为没有银川户籍、上不了好小学的孩子们奔波,听说开挂面厂的安徽老板方学习的女儿在宁夏参加高考,她又不禁皱眉,担心政策放宽后外地考生对本地考生形成冲击,因为此刻,她自己的女儿已经坐在银川一所中学的教室里,过两年也要参加高考。

  & 立场不同、反应不同,但维护自己利益的愿望是相同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这样看待上面这矛盾的一幕,& 户籍不应成为利益分配的标尺。户籍改革可以采用新人新办法的渐进方式,但如果最终不能剥离利益分配功能,那很多梦想就真的只是一场梦了。&

  不难发现,当各地打着城镇化的旗号如火如荼地搞建设,热衷于数字报喜,很多地方领导却对加快推进户籍改革& 又爱又怕&。& 买得起商品房、消费能力高的人,地方政府希望来得越多越好,&党国英说,& 消费能力不高的人,哪怕人已在城市,也不想从户口上请进来。&

  & 都想摘取红利,不想付出成本。&网民& 杨柳依依&的一条微博道破了& 玄机&。

  & 蚁族&也好、& 农民工&也罢……如果城市不去满足& 事实进城&群体的需求,有意忽视他们,那么城市光鲜的外表迟早要被潜藏的矛盾撑破。

  & 其实有些福利是拴在脚后跟上的,比如宽阔的马路、漂亮的街景,你能说没户口就不让人享受吗?&党国英打了个比方,他认为,把事实上已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吸纳进来,并不会增加太多公共资源压力。

  在& 人的城镇化&这道难题中,户籍改革也许是一个突破点,但单兵突进的户籍改革,也必然走不了多远。

  & 只要好好设计社会福利的转化机制,这些看上去的‘包袱’,就会变成释放人口红利的‘发动机’,如今社保不是已经‘跟着人走’了吗?&竹立家对此比较乐观,& 地方政府一定要转变观念,顺势而为。&

  & 进城梦&,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每个盼望着& 进城&的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他们的中国梦,什么时候能不再跟一纸户口纠缠不清?&&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