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办教育品牌,着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的民办教育家。
在被问及为何在此时出台《意见》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司长表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撑起了学前教育的& 半壁江山&,为缓解& 入园难&、& 入园贵&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出台《意见》是为在新的一年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
据悉,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10万所,比上年增加8253所,其中有民办幼儿园15.42万所,比上年增加7827所,占全国学前教育的比例为53%-54%,极大缓解了我国适龄儿童入园问题。
可以说,随着&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幼儿基数的增大和随之而来的政策红利,为幼教市场带来巨大利好,但这势必为幼儿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指出& 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服务社会需求,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指明了幼教市场的发展方——不仅要大力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政策红利下,在势必会引发幼教市场,尤其是与幼儿园加盟相关的产业将会加速整合,构建起更加一体化的幼儿园加盟体系。
不过,从实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一行业性的整合动作早已在已经悄然展开,为幼教市场发展开拓出新局面。总的来看,幼教行业整合布局最多的方向为实体幼儿园加盟和幼教信息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是因为& 全面二孩政策&带来幼儿基数增大,势必也会造成& 入园难&问题不断突出,这使得数量庞大的民办幼儿园及为其服务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在这当中,优质高端的幼儿园加盟品牌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对象。
其中,最引业界关注的是伟才教育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业界称其为& 幼儿园第一股&。但其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其登陆新三板的意义非凡,更因为其自身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优质的幼教资源整合能力。这是其他幼儿园品牌无法企及的。
据悉,伟才教育成立于2001年,旗下拥有高端幼儿园品牌& 伟才幼儿园&,数百家伟才幼儿园遍布全国各地,深受幼儿及家长的喜爱;拥有专业的幼教资源整合能力和平台,囊括幼教行业里的幼儿园开办、管理及运营培训、教育金融、土地招标业务、幼教装备产品、安全接送及互动平台、幼儿园装修设计、品牌设计及推广等多方面业务服务,覆盖到全行业的各个板块。
通过新三板挂牌,伟才教育更加明确了方向——打造国内一流的& 幼教资源整合平台&。资本的进入,为伟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进入资本市场,必然会受到资本冲击。
即使如此,优秀民办教育家、& 度广东徽商创新人物&、伟才教育董事长罗骇浪先生不忘初心,坚守教育的& 良知&,带领伟才教育用责任和担当服务每一位孩子,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行业。
在记者问及对幼教市场的预测时,罗骇浪董事长坚信在多方政策鼓励和扶持下,幼教市场将更加多元,幼儿园加盟行业将成为更多人的投资选择。伟才教育也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锻造金质品牌,以更加全面、更高品质的服务回馈给资本方、加盟方以及广大的家长朋友。
在采访最后,罗骇浪董事长表示,再过一周就是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伟才教育将迎来全新的开始,愿伟才幼教之花开放海内外,与全球华人共享更高教育品质。罗骇浪也代表伟才教育全体同仁提前向全国各族人民及海内外同胞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 全面二胎&政策落地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里,政策带的人口红利为早幼教市场打开了良好的开端,《民促法》的落定又为早幼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开始大举并购幼教资产,新三板企业亿童文教半年净利润超6000万元,小熊尼奥等借着科技之风兴起的创业公司获得大额融资,看上去早幼教行业似乎已经迎来了黄金时间。
各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早幼教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一时间创业者、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纷纷入场争夺这块千亿级大蛋糕。虽然行业选手众多,但是早幼教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如何解决?一直烧钱的家园共育平台能盈利吗?如何盈利?上市公司、基金等资本的进入又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人满为患的早幼教行业还有新的创业、投资机会吗?&
整合与变现,逃不开的& 主旋律&
从资本角度来看,的幼教领域多了几位财大气粗的选手,而他们带来的关键词则是& 整合&。
蓝鲸教育此前曾在《A股上市公司威创、和晶的幼教角逐》中提及,在A股上市公司中,和晶科技和威创股份已经在幼教领域形成了两军对垒之势。在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以及部分行业天花板效应逐渐显现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积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此时本身具备逆周期性特点又受到政策利好的教育行业正为了& 不二之选&,以勤上光电、长方集团、秀强股份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大举并购线下幼教资产,迅速切入幼教领域。此外,蓝鲸教育注意到,上市公司青睐的线下资产中不乏走中高端路线的幼儿园,一些园所年收费甚至接近10万元。
前海梦创海外投资总监冯翀翀认为,目前资本、上市公司进入早幼教领域,是一个& 合情合理&的时间节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学校22.4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占学前教育学校的占比仅为35%,民办幼儿园在学前市场占据主力地位。再加上《民促法》落定,使得资本倾向于学前及K9之后市场。而资本或上市公司之所以会通过收购线下连锁幼儿园的方式入场,是因为幼儿园尤其是中高端型幼儿园在投入产出比上具有明显优势,收购连锁直营幼儿园可以迅速整合资源,抢占市场份额。
& 整合&之于的早幼教市场不仅仅是资产并购,还意味着生态系统建立,教育公司通过整合早幼教资产,可以为后续的K12、甚至留学等领域的发展未雨绸缪;对于其他产业布局庞大的& 大鳄&来说,整合早幼教则意味着打通了奇经八脉。通过宝宝树的融资路径即可见一斑,2014年,好未来对其投资1.5亿元人民币,宝宝树与好未来合作推出了米卡早教等产品。两年后,宝宝树宣布完成由复星集团领投、好未来等机构跟投的30亿元融资。
对此,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公司目前投资方向围绕中产家庭需求。本轮融资后宝宝树将和复星集团投资的医疗健康、金融等企业合作,谋求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除整合外,变现也是早幼教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如何变现?成为了悬在这一领域线上产品头上的& 利剑&。
在分享投资分析师李梦娜看来,早幼教领域出现过爆款的线上产品,但是,但最后都因为盈利问题无疾而终。目前中国应用市场上约有千余款早幼教类APP,这些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艺术、语言、认知、益智多个领域。这些线上工具基本走的是&APP-少儿IP-实体产品的路线,但在早期阶段除了软件付费和广告以外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另外像早幼教内容产品& 凯叔讲故事&也已进行了电商平台、家长培训等变现尝试,变现结果如何依然需要等待。
造成& 变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国内APP付费市场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就是早幼教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早幼教产品的使用者和付费者不是同一群体的,虽然适龄儿童是产品的使用者,但是作为付费者的家长们却拥有较为复杂的决策流程。家长们追寻产品背后的教育理念,即& 使用这个产品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
早幼教之领域的另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家园共育平台。冯翀翀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 厮杀&,智慧树、掌通家园、贝聊等家园共育产品的跑马圈地基本上进入后半程。现在主要是前几名的选手进行深度竞争,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让用户产生粘性以及探索可行的盈利渠道。
内容为王、细分再细分
早幼教内容产品本身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赛道内的选手们来说,同质化是一个尴尬着却尚未找到出路的问题。
业内人士告诉蓝鲸教育,同质化现象不仅存在于APP、图书绘本等早幼教产品领域,家园共育平台也是如此。优质内容和产品形态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早幼教产品同质化现象,李梦娜表示,以早幼教APP和绘本为例,虽然打着各种理念的产品种类繁多,但是真正本质上的内容迭代未必有那么快。
因此& 内容为王&放在早幼教领域依旧适用。A股上市公司皇氏集团的子公司盛世骄阳专门从事幼教、动漫及影视新媒体节目的整合与运营,并于和新东方达成合作,将在在电视媒体渠道内开设早教数字课堂等,新东方为其提供内容,盛世骄阳进行IP开发。无独有偶,并购线下连锁幼儿园之后,秀强股份选择增资厦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与其设计符合儿童市场、针对幼教新的独立IP,同时推出动画。&
此外,多为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一些走国际化路线的幼儿园来说,收取费用中的硬件设施是可见的,但是真正占更大价值的是其课程体系。幼儿园的硬件没有那么重要,其核心还是教授的内容。在年轻一代的家长看来,早幼教机构的教学理念、内容设置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甚至会对将来的性格、爱好产生影响。冯翀翀表示,VR、AR类产品也是如此,VR和AR作为表现形式可以增强体验,但归根结底作用如何还是要看内容的质量。
除了内容还有什么能够影响家长们的消费动作?李梦娜认为,圈子里的KOL作用重大。因为行业内产品良莠不齐,家长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产品,因此目前大多数家长的决策严重依赖亲子社群推荐。这也是为何以亲子社群起家的宝宝树等母婴平台备受资本青睐的原因之一。
通过近两年来早幼教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早幼教赛道的一些细分领域的门槛已经提高,依然留在场内的公司都拥有自己的行业壁垒以及早期形成的优势。那么对于新入场的创业者们和投资者们而言,早幼教领域的机会在何处?冯翀翀认为,虽然目前行业的选手众多,但是在更加细分、更垂直的领域依然具有机会。她认为幼师培训、营地教育等细分领域目前依然具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而在李梦娜看来,亲子游等陪伴类产品及儿童餐等相对传统的细分领域依然具有创业机会。
结语:
早幼教行业出现的一些趋势,在今年依然会延续。可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以自身或者参设基金投资并购的方式大手笔收购线下幼教资产,中高端幼儿园将会迎来资本的集体 & 注目礼&,这一领域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行业内更多的公司在线上产品大肆烧钱、开拓渠道之后,势必会加码运营和内容。
只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已有不少人认为早幼教行业拐点已至,但是目前人口红利还未完全释放。因此对于早幼教市场以及入场的众多选手们,不妨报以足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