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又称& 关键期&)。所谓敏感期, 是指学龄前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连续的短暂的时间里,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对某种能力有强烈的自然学习行为,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指出:& 儿童敏感期是自然在为儿童的生命助力!如果在某种行为敏感期内因一些变故幼儿无法发展,即幼儿丧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要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成果也会大不如那一阶段显著&。所以,父母应抓住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提高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按时间顺序细数一下0—6岁儿童有哪些敏感期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光感的敏感期(0~3个月)
刚出生的婴儿对光线十分敏感。这时的宝宝会自适应明视觉与暗视觉的差异,父母要做的就是,婴儿房白天尽可能多地拉开窗帘,晚上关好灯睡觉。此外建议给宝宝看一些有趣的婴儿黑白卡片,让宝宝开心之余又适应了自然光线的变化。
二、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
这一阶段,妈妈通常会发现宝宝特别喜欢吃手,而且无论怎么阻止,孩子仍旧把手放进嘴巴,吃得津津有味。介于口腔特殊敏感时期,父母请不要以强硬态度阻止孩子,要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其实他正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议给宝宝购入一些品牌牙胶或磨牙棒,尽量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
三、肌肉发育的敏感期(6个月~2.5岁)
孩子最初的表现是喜欢扔东西,这是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不要管制
宝宝这个行为,让他扔个够吧!待宝宝一岁半后学会走路,更要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做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让他的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要知道,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增长智力。
四、语言敏感期(1.5岁~2.5岁)
1.5岁~2.5岁的孩子对语言进入了一个正式学习阶段。比如,有些孩子说话晚,如果不是病症,那么就有可能是父母没有抓住这一阶段给孩子正确引导所至。
其实,在孩子0~6岁的成长时间里,语言的启蒙始终相伴。当他尝试自己发出声音表达意愿,当他咿咿呀呀学语,都意味着他进入了语言敏感期。 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也能为将来孩子语言能力表达注入& 养分& 。因此,不管孩子会不会说话,我们都要不断给多和他说话、讲故事,久而久之,幼儿表达能力自然就增强了。
五、自我意识的敏感期(1.5岁~3岁)
幼龄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 而对自我意识敏感期的把握又是幼龄期心理教育的核心部分。
这一段阶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从开始说& 我的&,到开始说& 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时通过说& 不&偏执地表达& 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最多的年龄是2~3岁。
即便如此,我们仍建议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成人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尽量不压抑他的自我吧。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重要过程。他的未来是不是很强大,是否具备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护这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这个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有什么问题都丢给下一个年龄段儿吧~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岁~6岁)
当孩子长到两岁半左右,便进入了社会规范敏感期,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这一时期孩子要逐渐摆脱& 以自我为中心& 的世界,开始喜欢交朋友,喜欢群体活动。这时父母应抓住时机教养,为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一般3岁以上孩子就可以准备入园了,那里能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
七、空间敏感期(3岁~4岁)
据数据统计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游戏。
父母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多提供些类似的玩具,同时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对日后学习几何学奠定兴趣基础。
八、秩序敏感期(2.5岁~4岁)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表现为对事情完美、执拗。比如看动画片不能被打断、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等等。这个阶段的孩子秩序感强烈,对物体摆放的位置、事情完成的顺序以及物品的归属等问题会有极强的& 执念&,他会很坚决地维护他认定的秩序,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改变。
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样,这个敏感期对家长同样是个挑战——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九、诅咒敏感期(2.5岁~5岁)
& 臭东西&、& 打死你&、& 把你踢死去&, 这些听上去不文明的言辞出自三岁左右孩子之口的话,大可不必捉急。
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嘴里的& 诅咒&,其实是他的无心之过——在学习语言的初期接触到了一些脏话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话后,被他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于是,毫无观点不分场合的使用……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只需适度引导、淡化,甚至可以忽略。为什么这样处理?我们从根源分析,当孩子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话能够像利剑一样刺伤别人时,他只是在使用强而有力的语言来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观察别人的反应。因此,这时候父母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记住,这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慢慢等待这个阶段过去吧,一切都能够恢复正常。
十、阅读敏感期(4.5岁~6岁)
有兴趣读书的儿童与无兴趣读书的儿童在相同的时间里、相同的读书条件下去读同一种书,其结果必定会出现很大的差距。 所以说,捕捉这一决定性的阶段正确引导,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究其因果,孩子对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父母的引导,培养无法分开的。 当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敏感期内,对阅读发生兴趣后,其书写、认知能力便会自然产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这一阶段建议父母多选择一些有趣的绘本读物,同时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将来才能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