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的,才能有意识的记忆。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自己想记住某些东西,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它上面。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有明确记忆目的?父母是否常提醒孩子有意记忆,对记忆效果和记忆力的提高影响很大。所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主动的向孩子提出记忆的任务和要求。
要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去记忆。不要让孩子的记忆枯燥无味,最好要让他的记忆行为发生在最开心的时候,最放松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在玩中学玩中记,而不是单调的强制性的记忆。比如有一种买东西的游戏,就很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我们可以在家里模拟开一个小超市,然后让孩子去这个超市里买些东西,并同时给他一些纸条当钱。就这样通过模拟性的买卖行为,孩子就会很快,记住很多物品的名字,甚至连钱的使用方式也能够产生很深的记忆。
要让孩子多个感官配合,一起来提高记忆效果。心理学家,有实验证明单凭听觉记的效果为60%,单凭视觉系的效果为70%,如果把视觉听觉和语言活动协同进行的话,记忆效果则高达86%以上。因此我们如果想让孩子记住一些东西,培养他的记忆力,应该发动孩子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同时参与进去,这样的情况下,记忆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还要让孩子对记忆产生兴趣。所以有一个大诗人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你在平时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发现,一旦他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就会非常集中注意力,有时候甚至会忘掉身边的一切,忘情投入。而且培养孩子的兴趣,能使识记材料变得非常有趣味,是增强记忆力的关键环节。
2有什么办法能够提高记忆力
识记与回忆结合
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回忆的次数越多,大脑记忆就越牢固。而识记的次数与回忆的次数之比为2:8时,效果是最好的。
以往我们都是一个一个记下来,然后再回忆,甚至有的时候都不回忆,这样我们就可能前功尽弃啦。
所以我们最好用心看过一遍之后,再在脑子里回荡一遍,如果回忆的完整,就继续回忆四遍。这当中,如果你不能完整的回忆的话,那么请你再回过头去仔细识记,重复之前的步骤。
其中,这中间的回忆,可以运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费曼学习法,这样效果更佳哦~人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记忆。记忆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把人感知过的事物留在脑海中,以便在进行思考时我们有原材料进行加工,通俗来说,记忆帮助我们进行经验的累积,有了经验的积累,我们才能成长。
那么孩子的记忆力可以训练吗?有没有什么科学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记东西记得更好呢?下面这8种方法,有科学依据,实践效果也很好,家长们赶紧学起来吧。
1、选择最佳时间
根据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一天当中最好的记忆时间是早晨和睡觉之前,上床之后和起床之后背东西,记忆效果会好很多,其中睡觉之前记忆东西的效果更好,记住东西后,因为大脑已经基本处于休息状态,不会受到其它信息的干扰,无倒摄抑制,会记得很牢。
2、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遗忘曲线描述人类的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这条曲线告诉人们人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1/4,所以为了克服遗忘先快后慢的特性,新学习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记得更牢固。
3、坚持复述
记忆存在消退说,复述才是硬道理。复述是把看到或听到的材料,在自己理解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让学习材料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移,让孩子记得更牢固。
4、尝试背诵
有的孩子在背课文时,会反反复复读,读了很多遍,还是背不下来,很容易受挫。在记忆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尝试背诵,可能一时间背不下来,但通过背诵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部分记不住,在尝试多次后,不断反馈并纠错,慢慢就能连贯地背诵下来了。
5、理解意义
死记硬背只是机械地记忆,无法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把要记忆的内容先理解一遍,转换成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我们已有的经验挂钩后,通过这样的理解,信息在脑内的加工自然更加顺畅,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6、运用多种感官通道
在背诵一些枯燥的材料时,可以利用多种感官,例如边听边写边读,多种感官联合活动,联结越丰富,越难忘记。
7、画思维导图
运用逻辑思路进行梳理,最好放手让孩子自己梳理,例如学完一个单元,让孩子自己梳理一下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梳理,孩子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在头脑中搭建一个系统的框架,加深理解。
8、泛听泛读泛学习
想让孩子记住一些东西,家长可以在平时做一些铺垫,如泛听泛读泛学习,为什么呢?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是内隐记忆,说的是经历了某些事情自己不记得了,但在行动中和没有经历那些事行为不一样,比如有人研究过在睡眠中听单词会提高他的记忆效果,虽然睡觉时没听见,但在白天他们却记得更好。
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能使大脑最敏锐、最准确、最清晰地记忆被注意的知识和经验。小编曾经听自己的老师说过,毛主席在青年的时候喜欢在嘈杂的人群中看书,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干扰我们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杂念、饮食调控失控、其他噪音和琐碎的事情。
所以,我们平时也要学会如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说去学习氛围很好的图书馆、注意文理交替和减少自己学习的疲倦感和厌烦感、把学习的时间分散,不要长时间的只学习,这样会让自己的效率越来越低。
分类记忆
分类就是依据事物的某些内在联系或某些外部特征,把杂乱无序的事物重新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类别的过程。
通过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学到的分散的知识更加集中,零碎的知识逐渐组合成系统,变得更有调理更有依据,这样就便于记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