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为孩子练口才提供环境。 范姜国一:我家就是一个口才训练基地。 爸爸东子 ——— 既然口才对一个人的发展如此重要,既然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口才的培养,那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口才?培养孩子的口才不像辅导孩子学语文、数学那样,有章可循,有书可依,家长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在这里,我就把培养依依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说给大家听听。 我觉得,要让孩子有口才,首先要从发音抓起,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而要孩子有正确的发音,育人者必须用普通话语音来做示范。一个人要想口才好,会说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试想,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听起来极具口才,可是因为是一口方言,说了些什么,没有人能听得懂,如此之“口才”,又有何意义呢?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探讨问题的重要工具。我一直认为,说好普通话,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作为现代人,必须说好普通话。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所以普及普通话要从孩子抓起。对于孩子来说,学说普通话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运用语言这个交流工具,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 教孩子说普通话,首先父母要会说普通话。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语音,主要是靠模仿。如果父母说着一口方言,孩子势必说同样语调的话。因此做父母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为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平时要用普通话同孩子说话,让孩子学说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如果孩子有发得不准确的语音,要结合日常生活有关内容进行反复训练,进行强化练习。 有些家长无论如何也说不好普通话,那也不必犯难。可以播放用标准普通话播音的磁带,引导孩子去模仿;多让孩子和说普通话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多鼓励孩子用普通话朗诵儿歌,背绕口令……小孩子在语言方面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特别强,只要用心引导,孩子会很快打下说普通话的基础。而且,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学校里把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要求每个老师都用普通话授课,孩子们在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基本上都可以流利地说好普通话了。 在我家里,普通话绝对是“家庭主导语言”。我生在吉林,东北方言本就接近普通话,加之我从小注意纠正个别字的方言发音,所以一直说着相对标准的普通话。尤其后来经常接受电视访谈,而且在电台主持节目,走上大学讲台授课,我越发注意自己的发音,努力做到发音准确。 而我妻子毕业于师范院校,普通话训练是大学学习期间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工作后更是将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 听儿童故事
如何锻炼孩子的 口才
1、锻炼孩子的胆量
和家人达成共识,首先引导孩子说话的兴趣,如告诉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你,想看你表演的节目哟!”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唱歌或朗诵短诗,或定期举行家庭表演会,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讲笑话或与他人分享个人的特殊生活经历,如度假、旅游等。以此训练孩子的胆量。
2、让孩子学会叙述
父母要反复强调当众说话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以此鼓励孩子说话的勇气,让孩子重述小说或电视电影的故事,帮助孩子将长故事浓缩成“短剧”,锻炼孩子的叙述能力和记忆能力。
3、多给孩子鼓励
当孩子的口才训练有了提高和进步时,父母要对他们的努力进行表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4、让孩子学会速读和背诵
速读也就是快速地朗读。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速读的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辞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先拿来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而背诵,并不仅仅要求把某篇演讲词、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既要“背”,还要“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锻炼孩子的口才_孩子学口才的最佳年龄
2
孩子学口才的最佳年龄
从4岁幼儿园中班就可以的,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口才的好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中,更多的家长开始寻求各种方法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
源自美国教育演说家的教学理念证明:如果从小锻炼孩子的演讲、解说、辩论、主持等能力,便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前途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口才是人素养、能力和智慧的一种综合反映,好口才非常重要,而这恰恰是很多人的弱点所在,对于个性原本就相对内敛的中国人来说,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民族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性的张扬,许多人在公共场合讲话或与人沟通时,往往会心跳、紧张、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组织语言,以至于根本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人以为缺乏自信而害怕,成为公众的焦点,因此失去了许多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甚至与成功擦肩过。
幼儿园年龄阶段儿童,因为年龄的关系在组织语言、表达语言方面有着生理及心理上的不足,在家中特别是老年人代管孩子的家庭,很多家长忽略了和孩子进行心灵上语言沟通的活动,特别是在这个孩子阶段重要的语言发展期,而更多的家长是找不到培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讲普通话,就尽可能的自己讲普通话来引导孩子,其实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至少是营造了一个语言环境,另外表情训练、气息训练、大胆上台、组织语言、表达语言、克服紧张情绪等很多内容应是越早学习越好。
如何锻炼孩子的口才_孩子学口才的最佳年龄
3
口才课对孩子的影响
培养孩子拥有好口才重不重要?答案毫无疑问。也许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人们认为“嘴笨”的人是可靠、本分、没有心机的象征,而口若悬河,能言善辩便是不稳重,狡猾,奸诈的象征。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这种思想与社会上的人才需求是不吻合的。我们都知道,今后孩子要想在社会站稳脚步,除了需要扎实的技术能力,学历等等,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人际关系,尤其在我们处在一个人情社会,人情关系更是体现在生活工作方方面面。一个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的人,和一个能言善辩喜欢沟通的人,在同等智力、学历、家庭背景下,社会更愿意接纳会说话的人。
长期以来,学校实行的考试都是笔试,考核能力只体现在一张纸上,这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要知道孩子未来面对的坎坷困难不仅仅是一张张卷纸。求职面试时面对的也不是考卷,面对的是人的印象及评判。就像很多学生从小学习英语,笔试成绩次次过关,一直到考上大学,才发现学了这么多年,连一整套连续的句子都说不出,这时才发现英语不过是一种语言,一种工具,重要的还是在于能应用在日常,在于能说出口。这时想在短时间弥补自己口语上的不足,却力不从心。
口才,就是说话的才能,它不仅在我们成人世界的竞争中决定着我们的成败,也是孩子在他们的小世界里崭露头角的武器:课堂上积极发言,成为老师们喜欢的好学生;邻里间主动问候,成为邻居们夸奖的好孩子;游戏时出谋划策,成为伙伴们追捧的“小司令”……敢说的孩子,总是得到更多的机会;乐说的孩子,总是得到更多的关注;巧说的孩子,总是得到更多的成功!
4
怎样培养孩子的口才
1.鼓励孩子或朗诵短诗让你欣赏,或定期举行家庭表演会,以此训练孩子的胆子;
2.让孩子重述小说或电视电影的故事,帮助孩子将长故事浓缩成“短剧”;
3.多给孩子打气,对他们的努力要有具体的表扬,如“我很喜欢你描述的人物,很生动,你能不能再多讲一点?”
4.鼓励孩子在亲友前讲笑话或与他人分享个人的特殊生活经历,如度假、诱敌旅游等;
5.比较年长的孩子可参与非正式讨论,以训练辩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