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今儿就教教你如何欣赏当代艺术作品?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这些艺术的结晶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然并卵,对于一些不懂得如何欣赏的人来说,再美的艺术也只能起到催眠的效果。相信看过下面的文章之后,面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品,你再也不会茫然无措啦,你一定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欣赏方式,让自己正确地获得艺术的熏陶,成为一个更加优雅的人。

每个人的生命都注定了要和一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品相遇。这些艺术的结晶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然并卵,对于一些不懂得如何欣赏的人来说,再美的艺术也只能起到催眠的效果。相信看过下面的文章之后,面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品,你再也不会茫然无措啦,你一定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欣赏方式,让自己正确地获得艺术的熏陶,成为一个更加优雅的人。
欣赏方式一:扒一扒古老的背景故事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品都是她所在的特定时代的产物。时代赋予了她特定的风格和特别的意义。大多数时候,艺术作品和艺术品往往是由时代催生的,她和孕育她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而言,艺术家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创作,他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个时代下的具体环境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这些内容构成了艺术作品和艺术品的创作背景。而这些创作背景当中往往蕴藏着有趣的故事。比如伦娜杜夫人在巴洛克艺术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打破了由阳刚之美主宰一切的流行法则,从服饰、珠宝和其它艺术门类中完成了女性化的改良,创造出全新的洛可可风格,这种娇艳甜美而又不失优雅华丽的女性化风格体现在欧洲古典绘画作品当中,它源于巴洛克艺术又在巴洛克艺术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由这样的背景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洛可可艺术诞生的过程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扒一扒古老的背景故事很有助于我们完成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品的欣赏。
欣赏方式二:跟着感觉走
每个人的天性当中都有一种灵性。它往往通过一个人的感受力而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感受艺术作品的时候,人们运用的正是这股深藏在天性中的灵性,或者说是灵悟能力。这能力可以判别一个事物是否富有感染力,是否能生动地显现它本身的风格和美。而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艺术品的时候,这种感受力是尤为重要的。如果你没有太多的艺术领域的知识积累,那么你不妨绕开复杂的创作背景,直接从最小白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开始做起——感觉。跟着感觉走,通过肉眼观察和心灵感觉来判断这件艺术作品或艺术品能不能带给你灵魂的震撼与感动,来判断这件作品的风格是否鲜明、其中蕴藉的情绪或情感是否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来判断这件作品是否活灵活现、好像是会说话一样,来判断这件作品是否能够绕梁三日余韵不觉、在你脑海和心灵当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通过感觉来完成的判断就是你对一件艺术作品或艺术品最为简单却最为有效的欣赏方式。相信自己的感觉,它一定会引导你找到适合你欣赏的那件艺术结晶,引发你灵魂深处的共鸣。
欣赏方式三:让思想的火花照耀你
艺术作品和艺术品的诞生过程往往是复杂的,这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上。并非所有艺术家都是凭借卓越的天赋来创作。纯然依靠天赋的灵感来进行创作之时,艺术作品和艺术品大多会以审美性作为本质属性,此时诞生的艺术是美的艺术,她的美可以被人们所感觉、所共鸣。然而,除了依靠灵感的碰撞来缔造艺术结晶之外,不少艺术家还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用自己深刻的思想来塑造艺术作品和艺术品,使它们不仅仅局限于表现美,而且在观念性层面和思想性层面上能到达一定的深度,能具备一定的内涵。面对这类艺术作品,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就好像在解读一个谜题。比如,现代主义艺术大师达利的画作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性很强的艺术。达利的思想性和他充沛的灵感之间构成了相得益彰的关系,他的作品富有奇诡幻美的吸引力和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思想性方面,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则成为更加关键的因素。当我们解读达利作品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融化的钟”“追赶蝴蝶的人”“燃烧的长颈鹿”“抽屉人”等意象的含义,再将它们依照画作的构图方式联系在一起,便可以解读出他画作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思想。解读艺术作品和艺术品当中蕴含的思想是精妙而有趣的。我们应当结合资料和实践体验,大胆想象,去分析、去揣度一件艺术结晶的思想内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欣赏方式。当代艺术很难理解,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小长假临近,很多人会计划去美术馆逛逛,如何欣赏那些当代艺术作品?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的作品《潜能》,1980
观看当代艺术,大约有三类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一类是各种艺术的专业实践者,或者就号称艺术家 。这些专业人士观看,总是大谈艺术门类的观念和技巧,尤其是自己擅长的某个领域的技巧是如何精湛与特殊,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系统。这语言系统门外汉是不熟悉的,于是艺术家便可以大谈特谈。
观看的另一类人,是知晓各种文化知识的智者(我之所以不用学者一词,是被如今过于知识化的所谓的学者弄怕了),因为可以从宽阔的视野,更高的俯瞰,将艺术纳入到文化现象里来审视,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看艺术的表现便十分明了,知道当代艺术的前因后果,也知道艺术家的个人经验有普遍的现实基础。这样的观看需要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图像学、符号学等相关知识,懂得艺术的本体语言和发展规律,最后糅合成一种基于现象学的智慧观看和阐释,从而对于现象有清晰全面的解释。
最后的一类观看者是普通人,似乎当代艺术玄之又玄,不是普通人所能妄言的。但是就像观看人世间一切事物一样,当代艺术也不过是一切事物中的一种而已,普通人的观看可以就靠自己的眼光,凭直觉作出判断,凭感受道出一二。现在艺术的观看,往往把普通人排除在外,似乎普通人就是被教育者。这其实是不对的,普通人也有观看和判断的权利。我希望自己的观看是属于智者的观看, 但是我特别支持和赞同普通人的观看。
爱德华·卡茨作品,被植入水母基因的绿色荧光兔“阿尔巴”( Alba),2000
艺术是关于图像的力量。图像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存在,任何人面对图像,都可以大声说我喜欢或不喜欢,尽可以言说自己体会的那一面,而不是要被教育才能懂得。当代艺术更加强调作为作品的三个层面的存在:生产、流通和接受。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
当代艺术也是如此。观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观看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均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而这些方面在艺术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尤应被加以审视。
阐释学认为:作品文本和观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采取创造性的态度使作品“具体化”。因为作品只是一个物质成品,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在读者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才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而大众的阐释与解说,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内涵,并且构成了以接受和阐释作为当代艺术的完成的最终环节。
现象学认为: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当代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人可以通过直接、细微的认识和内省分析,以澄清其间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进而获得对艺术现象与本质的一些认识。
草间弥生装置作品,《 无限镜屋-数百万光年外的灵魂 》,2013
现在当代艺术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当代艺术家创作和展示作品时考虑到身体观看的各种可能,而把观看的方式尽量朝体验式观看方向拓展。因此观看就是全身心的,诉诸于各种感官的,而不仅仅是视觉的观看,甚至不仅仅是观看,还包含了与作品产生身体的交流和互动。
基于这种注重五感观看的作品,自然每一位观者都有理由诉说自己的感受。另一种是对当代艺术作品必须带着知识、观念去思考地予以观看,因为其充满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充满了图像的象征与寓意。而当代艺术也有一个特征,正是观念艺术排斥了技术,强调了思想,显得高深莫测,观众才不懂了。但是观念艺术是可以被人们随便大说特说的,只要你说的有些道理。因为当代艺术不是叙事的艺术,而是表现与象征,因此阐释丰富了作品的意义,批评家变得重要起来,其实就是,观众更加重要。所以,我以为每个人能对着作品言说,因为视觉是第一性的,直觉是一切观看的开始。
如果视觉艺术有材料、技巧、结构等视觉因素,基于艺术的语言特征、情感特征和审美特征就可成为判断的标准。用身心灵全方位地在空间与时间中去接触当代艺术,自会有自己深切的感受。肉体的接触提供了切实的感觉,是对作品作为物的呈现形式的认识;精神的接触是对艺术家创作背景和过程的认识生发作用,是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对其宗教的、人文的或社会观进行共鸣;而灵魂独一无二地、不可言说地与作品对话,和作品产生独立于艺术家之外的一种关系。
村上隆作品中标志性的太阳花图案
如今当代艺术打破艺术的传统疆界,探寻各种可能的个性语言去自由表达,天马行空的奇思玄想,突出跨界的构思理念,使艺术风格呈现出爆炸式的多样化。无论是现代绘画的视觉革命,还是后现代艺术对现代绘画的反叛和颠覆,都是一场审美的重大变革,造成一定的解读困难,也不足为奇。但是一些当代艺术表达语言故意晦涩费解,批评家故弄玄虚,云里雾里地制造理论陷阱,也造成当代艺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艺术价值体系混乱。
一般人没有这种自信,就存有安徒生笔下臣民们观看皇帝新装一样的心理,不敢对当代艺术提出质疑。其实根本不要迷信艺术家和批评家,也不必被权威艺术机构所震慑,更不必被艺术品市场的各种炒作所糊弄。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资本主义文化市场对当代艺术的买断和操纵,用商品价格扭曲了艺术的价值。判断当代艺术作品,每个个体都要有自身价值观的选择和坚持。或许现代艺术的鼻祖杜尚那句话可以给我们以信心——“我的生活就是艺术”。
艺术平民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一个人只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观,放下被神化的经典,学会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心态去认识西方那种革命性的、否定式的、颠覆性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自己就可以成为不需要刻意去创作和展示作品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观看和思考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已。
现代文明也带来许多现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造成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现代心理问题:烦躁与痛苦,恐惧与战栗,孤独与喧嚣,焦虑与不安,苦闷和迷茫,都通过艺术的方式加以表现。而美的一面,喜庆安详的一面,反而通过设计的形式融入生活,以生活体验的方式来作为一种精神的补偿,平衡和调节人类的身心,以缓解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当代艺术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一种自由表达。而自现代以来,艺术便从象牙之塔进入寻常百姓家,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也许体现了自由平等所创造的主流价值和文明进步。我们一方面因为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所以能与当代艺术的一些东西产生共鸣和共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凭借艺术设计在生活中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所以,我们既不必敬畏所谓的当代艺术,以为多高深莫测,也不必漠视当代艺术的存在,毕竟,艺术给我们带来了反思与启迪。
杰夫·昆斯作品《凝视球(安提诺乌斯-狄奥尼索斯)》,2013
我早已厌倦了一些所谓专业理论家们的观看与解说,而更喜欢有些人单纯直觉地判断和言说。智者的观看与阐释是极少数的,但却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我希望自己最终是一个文化现象的观看者,又带有极其敏锐的艺术直觉。人如果兼有学术的高度理性和感觉的高度敏锐,对人生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把艺术看作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而把文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的一部分,就如同我在生活中看到的任何事物一样,均是自然生发的现象。这样我便心平气和地去观看,去思考,并得出我自己的结论,完成了我对作品的最后阐释。并且,我也以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一切其他的评价,并带着好奇的态度去了解。

我也反复说过,我不轻易地判断是非和好坏,尤其是关于艺术,这表明了我的一种态度,便是视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呈现。但是就具体的一些问题,我又必须鲜明地说出我的观点,因为毕竟在一类流派中,总归是可以比较好坏优劣的,具体就一个作品而言,在语言表现上也还是可以分出好坏的。艺术的好坏,于是常常指向表现主题和技术。并且,如果我这样判断,就必须言明我的依据和标准,否则我只能说喜欢和不喜欢。和我一样,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喜好都在言说着他自己的存在。写到这里,雾气渐渐消散,天空明朗了起来。阳光照在万物之上,万物平等,万物有灵,万物显示出意味,万物美好起来。

今儿就教教你如何欣赏当代艺术作品?(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