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配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明确将健全人才引进的市场主体评价体制,通过薪酬评价、第三方评价和投资评价统筹体制内外人才引进条件,备受关注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预计年内出台,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则有望7月出台。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海洋说,现有的居住证制度偏向于对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的考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并不特别有利,针对这一现状,上海将推动人才引进由体制内评价为主向市场化评价为主的转变,统筹体制内外人才引进条件,落实市场对创新人才的最终评价权。
经初步考虑,市场主体评价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薪酬评价(社会贡献)、第三方评价和投资评价。其中,薪酬评价是指通过体现人才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市场化薪酬水平(社保缴纳基数和个人所得税)来判别人才;第三方评价是指通过第三方组织的评价结果(如国际权威的大学排名等)来判别人才;投资评价是指通过创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筛选机制来判别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人才引进政策将分为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籍和户籍直接引进三个不同的梯度,符合不同条件的人才享受不同梯度的政策,目前,上述政策的具体条件和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年内将出台。
此外,上海还将实施更为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外籍高层次人才中国绿卡办理周期从原来的半年以上缩短至90天,并开展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试点,对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在上海自贸区、大张江(板块楼盘、地图选房)园区就业的外国留学应届毕业生,可直接申办外国人就业手续和工作类居留证件。据悉,海外人才引进政策7月有望出台。
点,增幅回落幅度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此外,工业增长速度下降8%,市场销售增幅下降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5.8%,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下降21%,各项指标全面下滑。
今年11月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公开表示,今年上海GDP增速是15年来最低的。他同时坦言,房地产在上海的GDP中的过快增长,已使某些经济领域处于极大压力之下。事实上,数据也显示,2005年上半年,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回落非常明显,从1月份的20.20%下降到5月份的7.60%。其中,最明显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从1月的22.50%下降到5月的1%,几近零增长,从而导致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分析说,上海经济出现的下滑形势,除土地、信贷收缩导致的投资下降之外,与上海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经济战略紧密相关,而这种通过外部资金投入的经济是最落后的经济,并不能激发内在有效的投资需求,而投资放缓将导致发展放缓。由于房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当中国进行以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时,上海的经济增长就会面临较大的困难。易宪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房地产是个很长的产业链,它的上游是建筑材料、钢铁、煤电、运输,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泡沫破灭,整个产业链生产过剩,经济趋于萧条。因此,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危害不仅仅限于行业本身,而且影响到其他许多行业。一旦房地产崩盘,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可能发生危机。
&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把未来当现实,把本来要10年、20年的房价涨幅在短短2至3年中提前完成了,这样严重透支未来的结果,是严重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损失了上海人民的福利,伤害了上海增长的潜力。&尹伯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