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上海号称中国最难落户的城市了,那么现在他又出了什么落户新政呢?这次政策针对部分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当然我们说这个部分高校这个说多了,这部分高校其实就两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这个政策的效果如何,到底这个政策能不能吸引,大量的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到上海来工作呢?咱们老百姓有老句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仅上海市出台政策,还要看一看清华北大毕业生的选择,他们是不是愿意到上海市来发展,我个人觉得还真不一定。因为最近有一个报告叫,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年度报告,也就是去年毕业的北大的所有的毕业生,这里我们还包括本科生 硕士生和博士生,选择上海工作的毕业生仅占2.77%,一共67个人。我们知道而北大毕业的学生中,选择北京的毕业生超过一千人,占比超过40%,这个上海你不要说跟北京比了,杭州、广州就业的都超过一百多人了,就连成都也吸引了79名北大毕业生,也比上海要高,所以你看从北大这个就业情况来看,连硕士、博士加本科生在一起才67个人,2.7%到上海工作。
那你现在出台这个新政策能不能有那么多北大的毕业生,响应这个政策。就怕你是上海自己出台政策,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就怕这个高校毕业生这个不响应,这就很尴尬了!这就是你这个政策,那就为这67个人开的特例吗?又有人说了,上海人家主要关心的是智能制造,新能源这些高精尖的工科技术,所以北大学生不来可以理解,清华的学生一定来,然而现实是什么呢。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也只有4.1%的清华本科毕业生,选择去上海工作,而同样这一年呢,广东却占了35.4%,浙江占了8%。但是清华的就业数据显示,本科生之外,这个研究生和博士生,似乎更愿意到上海发展,有13.1%的硕士和9.7%的博士到上海就业,但是广东仍然和上海平分秋色,广东有18.2%的清华硕士和8.7%的博士前往广东,北京也不必说了,留京的清华硕士 博士占了50%以上。所以我们觉得上海这个做法呢,是非常明显的,它主要是和北京在争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
那么上海市为什么特别需要这两个学校呢?其实主要还是看中了专业的对口性。这个去年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呢,像清华的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三个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金融业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北大毕业生就业人员数量前三的行业,是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保障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家看到了这几个专业当中,金融业不用说了,那是上海的经济支柱和名片,上海市长就多次说过,要在今后五年,上海要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那不仅要和香港挑战,甚至要挑战伦敦和纽约的,所以对金融专业就需要了。那么其他的也是一样,上海要发展别的专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服务等等,都是需要这个毕业生的,所以我们觉得上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说所有清华北大的本科毕业生,上海就给你户口的,你首先本科就读于清华北大的应届生,你得顺利毕业,拿到学士学位,因为清华北大也有留级的、肄业的、转到专科的,你得顺利毕业拿到那个学位证,同时你要被符合基本条件的上海用人单位录取。什么条件呢?什么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上等等。那当然我们说,上海这个政策并不是就关闭了,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落户那没有的。除了这两个学校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参加上海市这个叫打分落户政策获得72分以上,还是可以直接落户的。
所以我们觉得上海这个户籍政策,它有一定的这个风险,就是出台之后不一定能吸引到,那么多的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可能预期的期望过大了!
社保新规来了!7月开始重大调整,或将影响你的月收入
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还要考虑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资福利等,在这一双向选择过程中,那些管理制度健全、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无疑更有吸引力。7月到了,不仅带来了更热的天气,还带来了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变化的消息。
社保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就拿养老来说吧,社保决定了我们退休后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万一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生病住院,医保就可以报销一部分。所以足以见得社保对我们的重要性了。大家只有按规定缴纳了,日后才能享受相应的好处。
社保的主要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降低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标准,另一方面扩大社保缴费基数的选择范围。从7月1日起,社保缴费基数将改为全口径平均工资,也就是说,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也会考虑进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参保人员的实际成本,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承受社保障费用的缴纳。
首先,很多法律都明文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义务参加社保和缴纳社保的义务,属于强制性义务。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无论用人单位想出什么办法和借口逃避缴纳社保的义务,但凡是没有给员工办社保的,就是触犯了法律。
可能有一些劳动者不想要社保,认为几十年来为交社保钱还不如直接变现来得更踏实。事实上,如果由于劳动者本人原因放弃缴纳社保,经劳动行政部门核实,到头来还是公司遭殃,只要劳动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费用就成为一项单位必须遵守的规定。
7月份除社保外、住房公积金也有变化。从7月1日,也就是今天起,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12%,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下限5%,上限12%。去年平均月薪低于12%的实际缴存额度和基数不超过所在地去年职工平均月薪的住房公积金3倍,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到底住房公积金基数有什么影响呢?一般来说,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基数是员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资,可是为了照顾收入比较低的人群,抑制收入高的人员从中套利,于是公积金的缴存基数都被设定了上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