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父母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还是应该通过吃苦教育从小让他们学会努力、坚强、认真、负责?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怎样的金钱观?什么样的金钱观才是正确的金钱观?这可能是每一个生活在温饱线之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前段时间,一位名叫“杜森”的作者在豆瓣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苦难教育》的文章,再一次将“穷养还是富养”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引发了诸多共鸣和讨论。
吃苦不是绝对正确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家生活在国外,女儿参加完幼儿园同学生日聚会,提出自己为什么从来没有生日聚会的问题时,一直以来厉行勤俭、特别能吃苦的妈妈严肃地说了三句话:一、别人有的,我们不一定有;二、我们都想要很多东西,但我们不能都得到;三、你想要的,不等于你真正需要的。我们可以先从妈妈的这三句话里讨论一个问题,要不要吃苦?
首先,妈妈说的这三句话我非常认同,这代表一种独立且有反思意识的生活态度。你想要什么?你想要的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想要是因为别人都有而想要,还是就是你自己想要?这不仅是在谈金钱观,这是我们做任何一个重要的决定时都需要问自己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应该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反思,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的想要是不是真的想要。明白这些之后,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为自己负责。
从这一点上看,吃苦当然是必要的,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自然而然就来,凡事都需要争取,都需要努力。争取不会是轻轻松松的,争取一定是辛苦的。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真的是吃苦吗?凡是为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奋斗过的人都明白,你在奋斗的过程中不会觉得那是苦的,你会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很值得。
另一方面,吃苦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吃苦,而只是习惯了吃苦,进而把吃苦等同于优秀,觉得不吃苦就是罪恶,就是堕落。这可能是长期吃苦给我们造成的后遗症,这个后遗症会禁锢我们去发掘生活中的资源,过快乐的生活,它也会阻止我们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从而变得越来越闭塞。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像一首流行歌曲一样,在许多年轻的父母口中传唱的时候,此观点也一直颇受争议。
很多人都不知道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认为男孩要严格,少给钱花,女孩要给买好的东西多给钱花。有儿女的看看下面的内容···
赞同派: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观念有一定的道理。男儿当自强,从小吃苦、意志得到磨炼的人,更能干出一番事业。而“富”养的女孩,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能坚守良好的道德观念来对抗诱惑,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女性。另外,从性别差异来讲,男孩天生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女孩则更具预测力、稳定性,喜欢和谐、融洽地交流。所以,给予女孩更多的宠爱与关注,而给男孩更多有挑战的情境让他们去征服,是符合子女天生的性别差异的。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反对派:这一说法局限性太大
“富”养的女孩可能养尊处优,不能免疫诱惑不说,说不定还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穷”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失关爱,一方面没有安全感、自闭自卑,另一方面过度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况且,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简单的认为男孩要严格,少给钱花,女孩要给买好的东西多给钱花。如果理解有误,教育不当,恐怕它也会像流行感冒一样,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引向歧途。
苦难教育是不是好的教育?
一、“穷”养男孩的真正内涵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现在儿子受“苦”,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对于每个男孩子来说,无论是成长还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面对更大的困难,需要不懈的自我奋斗,可以说,成功男人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艰苦奋斗的过程。也许,好多人认为“穷”养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销,不要给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惯坏他,这样的理解较为片面,和我们所说的“穷”养有一定的区别,我们认为“穷”养男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穷困”和“艰苦”的切身感受,对孩子意志、品质、性格、心态的磨砺、锻炼和培养给孩子带来的价值。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男孩极易养成挥霍的习惯,贪图享受,脆弱无能,不负责任,不知人间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学生听说农村有孩子吃不饱饭,竟吃惊地问:“饿了为什么不吃巧克力?”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痴呆皇帝晋惠帝,天下荒乱,百姓饥饿,他说的话就是:“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男孩日后怎能面对生活的考验。他们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男孩要成才,不回避“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让男孩过早地亲近“富”,远避“穷”,看似爱之,实则害之。所以,一定要让男孩在必要的“穷”和“苦”中得到锤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穷”养男孩,并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忆苦思甜,让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让父母减少对男孩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让男孩从小多一些经历、多一些锻炼,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
专家认为所谓“穷”养儿,是不要给孩子太物质话的生活,并且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敢于担当,有很强的独立能力、自主能力、动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还应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学一些提升孩子意志品质的活动,如某种运动、越野、拓展等等。当然穷养儿并不是非要让孩子过苦日子,该满足的正当需求是可以的。
二、“富”养女孩的真正内涵?
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等她到花一样的年龄时,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女孩最应该培养的品质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个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给予她帮助的人都心怀感激,是一名优雅的淑女。
专家觉得女人在未来的社会中承担非常重大的责任,是家庭的核心,所以从小应该培养女儿的温柔、宽厚、包容、善解人意,懂得沟通、协调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为了修养以上的素养,应该学习一些可以修身养性的能力,如琴棋书画,但前提是孩子喜欢,并且自愿学习,不以考级等为目标。富养女最忌讳的是过渡物质生活,可能会导致孩子未来的以物质为导向的生活方式。
三、如何正确的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其实,在养育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让父母很为难。比如,要不要“给孩子最好的”?哪个父母不愿意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呢?但我们必须要把握什么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而是适合家庭消费水平的、由父母精心挑选的、品质安全的。对孩子“最好”的东西,往往浸透着父母的爱,带着父母的深谋远虑,对整个家庭的发展具有安全性。
另外,除了物质基础方面,“穷”和“富”的核心更应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无论儿子和女儿,对他们实施兼具“穷”和“富”的教养很必要。
“富”是指教育投资方面的富足,关爱子女,开阔他们的视野与见识,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这是儿女都应有的“富”和“宠”。而“穷养”,是指无论家境是否富有,让子女适当经历磨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勇敢、自强不息的个性,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取舍、感激、满足,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去创造幸福生活。
专家说: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不应该娇生惯养,做人的基本素养都应该具备:如自理、孝顺、独立等。此外,应该根据性别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环境,让男孩子更多的接触需要坚强、奋斗、担当的活动。女孩儿接触更多的温暖、幸福、包容的活动。
因此,不管穷养还是富养,最主要的就是养成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有主见,不攀比,让孩子在精神上富起来,远比在物质上面富起来要利于健康,利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