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1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7月1日起,《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120分&成了新政的聚焦点。对于众多外来人口而言,积分达标就意味着能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而其中& 异地高考&无疑是最大的& 诱惑&。
随着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模拟打分系统的上线,外来人员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就能给自己打分了。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120分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并不难。
达到标准分值并不难
随着居住证管理办法模拟打分系统的上线,对于广大持居住证的外来人员而言,打分、算分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打电话咨询,更不用到受理现场去打听,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前后花不了1分钟,分值就一目了然,不存在任何模糊地带。
& 我到网上去测算过了,居然有180分&;& 要达到120分一点也不难,随便怎么算都够了&……昨天,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网友已经迫不及待将自己的积分晒了出来,其中不乏高分获得者。
昨天下午,记者登录& 上海21世纪人才网&,在《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模拟打分计算器系统中,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缴保年限、加分指标等一应俱全。通过简单测算,记者发现仅凭& 年龄30岁&、& 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两项就能获得120分,如果再加上& 在本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 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的选择项,就能突破160分大关。如此看来,& 120分&对于不少年轻的外来人员确实并非难事。
& 我真不知道,拿到160分这么高的积分有什么用。&目前,在沪上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陈辉告诉记者,32岁的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买房子结婚,子女高考实在离他太远了。
事实上,采访中记者也发现,类似陈辉这样的高分获得者并不少见,但显然年龄的优势让他们& 无法&享受异地高考的政策便利。于是不少网友也用& 空欢喜&来形容自己的& 高分过关&。
学历年龄仍是拦路虎
& 我家女儿今年上初一,虽然离高考还有段时间,但我心里也很着急。&王巧和丈夫来沪打工已经有10多年了,居住证新政的出台,让她看到了女儿能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希望。& 但是,目前还只是个美好的希望,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学历太低是个致命伤。&
据记者了解,王巧与丈夫都在美容美发行业工作,两人都只有初中学历,10年辗转于沪上各处打工,根本就没有正规的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拿到120分确实是& 不可能的任务&。
& 有希望就有目标,我现在在努力进修专业技能,如果能考出美容高级技师说不定就能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技能方面拿到更多分数。&王巧向记者透露,她研究了政策,如果持证人在临港地区工作并居住,每满1年积2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最高分值可以达到20分。& 我跟老公商量了,不排除会去临港租房子,在那里找工作,毕竟对我们来说这一年2分还是很关键的。&
事实上,对于很多外来务工者而言,文化层次低无疑是个硬伤。& 我打算让我丈夫去上夜大读,拿个大学学历,哪怕没有学位也能比现在多10分。&刘琴夫妻俩在上海开了一家洗车房,虽然也算是自主创业,但小作坊式的经营规模,让他们很难在& 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上面拿到分数。& 为了儿子5年后能够在上海参加高考,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读书、考技能,要么把生意做大。&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除了学历,年龄也是一个& 拦路虎&。
& 在积分中最好拿的就是年龄分,只要在44岁以下就能拿到30分的满分,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个分数有可能是逐年减少的。再加上我们这批人的学历普遍不高,最多也就是高职,所以这个120分并不好拿。&针对今年40岁的陈先生的担忧,记者比对了相关积分标准,发现43岁是一个分水岭,从44岁起30分的年龄积分将以每年2分开始递减。但所幸,只要该人员有大专(高职)学历、14年以上在沪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记录,仍可达到1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