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小婴儿坐飞机对耳膜不好,真的是这样吗?带宝宝出行,他老容易晕车,好可怜,这该怎么办?……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爸爸妈妈最喜爱的国民奶奶张思莱,为大家分享春节带娃宝典。
问:春节带宝宝出行想乘飞机,但听说小婴儿坐飞机对耳膜不好,真的是这样吗?宝宝多大可以坐飞机?
张思莱:一般出后生满月的宝宝就可以坐飞机,但是在飞机的升和降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压的变化,会导致鼓膜内陷,可能会让孩子的耳朵很不舒服。越小的孩子,他越不会表达,他就大哭。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做咀嚼和吸吮的动作来缓解对于耳膜的压力。
建议:可以让孩子用奶瓶喝点水,或者给他一个安抚奶嘴,让他做吸吮的动作,这样会缓解耳朵的压力。
问:带宝宝出行您推荐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张思莱:如果旅途远并且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坐飞机是最好的选择。经济条件稍微差一些,或者要去的地方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或火车,当然如果能自驾是更好的。自驾毕竟空间小,宝宝接触的人少(可以减少被病菌传染的概率)。
问:宝宝坐高铁汽车容易晕车怎么办?
张思莱:晕车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晕动病。人的平衡能力是由前庭系统、整体感以及眼睛决定的。如果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传到大脑里与我们的前庭系统或者整体感觉的器官感觉到的东西不匹配的话,就会发生晕动病。小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哭闹、呕吐。
建议:
1、如果是自驾,可以让孩子下车休息一下,下车后很快就能缓过来。如果是坐长途大巴或者火车,最好选择靠窗、靠前,视野比较开阔的位置。
2、上车之后不要让孩子低头看书或者玩ipad、手机之类的东西。
3、给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可以在出发前提前30分钟给他吃一点茶本海明。如果是乘坐长途车,间隔4个小时吃一次。如果孩子晕动病比较严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遵医嘱,弄清楚情况再用药。
4、孩子生病的时候,例如中耳炎或者感冒,也可能诱发晕动病,所以建议选择孩子健康的时候出行。
提醒:小孩子的前庭系统完全发育成熟需要到7岁左右,在这之前他可能会发生晕动病之类的问题,所以平时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一下。比如:让他们荡秋千、坐木马。随着孩子的前庭系统发育成熟,晕动病就会减轻很多。
问:春节带宝宝出行,难免会到车站、机场等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如何做好防护才能避免让宝宝患上流感或者一些传染病?
张思莱:(1)许多呼吸道的传染病都是通过飞沫,所以在孩子吃东西前要让他洗净双手。(2)出行最好能戴上口罩。(3)6个月以上的孩子能打流感疫苗的就打流感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完全杜绝很困难,但我们应该在个人能把控的环节上多多注意。
春节带娃出行必备药品
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次15mg/kg,一天总量不超过60mg/kg,间隔6小时用药一次。布洛芬(美林):每次10mg/kg,6~8小时用药一次。一天不要超过4次。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腹泻药:& 口服补液盐Ⅲ&和& 微生态制剂&
过敏药:
(1)& 马来酸氯苯那敏&(也叫扑尔敏)但是容易引起犯困
(2)& 氯雷他定&没有犯困这个副作用
(3)西替利嗪
便秘药:缓解便秘推荐& 开塞露&;用小肥皂条塞肛门;对于婴儿也可以用消毒好的棉签沾着消毒好的植物油(隔水蒸20分钟)轻轻刺激肛门。
晕车药:推荐& 茶苯海明&
其他:数字化电子体温计、创可贴、百多邦、碘酊、喂药器、无菌棉签。
春节带娃出行必备儿童用品
配方奶、奶瓶、奶嘴、宝宝的毛巾衣服、纸尿裤(一定要勤换)、润肤油(如果孩子湿疹要勤抹,湿疹严重要带湿疹膏)、口咬胶(缓解孩子出牙不适)、口水巾(注意消毒)。
春节期间要杜绝的坑娃陋习
筷子蘸酒喂孩子:有一些地方有用筷子蘸酒喂孩子的行为,所谓的& 尝尝酒酒&(长长久久),张思莱表示应该严厉制止。让孩子尝酒容易发展成酒精中毒。
辅食咀嚼后喂孩子:正所谓& 隔代亲&,宝宝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爷爷奶奶好久没有见宝宝甚是想念,许多事情都想& 亲力亲为&。就拿喂辅食这件事情来说,有一些老人喜欢自己咀嚼完辅食后去喂孩子,其实这样很不卫生,特别容易将空腔中的细菌传染给孩子。爸爸妈妈要阻止。
米汤菜汁尝尝鲜: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是6个月以后。特殊情况下,满足了辅食添加的条件后,可以在4~6个月添加,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宝宝带回老家后,有一些老人会时不时地用筷子蘸点米汤或者菜汁给宝宝尝鲜。一是为了表示对孩子的亲昵,二是他们觉得辅食吃得越早越好。给孩子尝米汤,容易引起腹泻。小婴儿对味道的敏感度非常高,过早给孩子喂菜汤,相当于给他吃了咸的东西,将来容易养成嗜咸的毛病。所以应该极力避免这些行为。很多人一进年关心里就会开始打鼓,想着把孩子带回老家待上那么几天似乎困难重重:旅途的安全隐患,回到老家的各种不适应,熊亲戚们的各种& 坑娃&招数,老人们的各种越界宠爱,以及突然被打乱的饮食作息节奏……生生把回趟老家想成是赴一场前途未卜的鸿门宴。
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现代人独有的& 育儿焦虑症&?
王小满同学今年也是第一次回老家过年。山东和四川,两边的老家都要回,第一次坐那么久的车,第一次去到那么寒冷的北方。但在我看来,这仍是一场非走不可且意义非凡的旅行,让我来为你数数带娃回老家的那些好处吧。
生活在别处
咱们的生活都有过够的时候,孩子的生活也是如此。平常的日子里,整天整夜面对不变的人不变的场景,去相同的地方释放好奇心以及找乐子。纵使孩子不会说,但心底也一定是渴望新鲜的刺激与变化的。
如果刚好你也腻歪了当下的生活,正好,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把自己和崽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坐上车,带着旅人归家的胆怯,带着这一年的风尘,悠然返乡。带给孩子和自己几日清闲,几日新鲜。
让隔代宠爱来得更猛烈些吧
世人都抨击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不论因果缘由。在抨击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之前,我们应当先问问自己,说这话前我们是否放下了自己与老人之间的嫌隙。不可否认,很多人是因为自己先与老人相处不好,再主观武断地认为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一无是处的。说得明白点,就是自己在赌气呢。
个人认为,隔代宠爱并非一无是处。想想我们小时候,一想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记忆里大都是美好的,想要什么吃的玩的,他们都会想着法子满足。每个暑假寒假都盼着能去趟奶奶家或者外婆家。脑海中的记忆总是暖暖的。
老人就是用来宠爱孩子的,父母才是用来管教孩子的。
如果老人时时刻刻对孩子说这不行那不许,在你凶孩子的时候不会冲出来护着,在你不给孩子吃零食的时候不会偷偷给孩子递上一颗棒棒糖。这样的祖父母还是我们的祖父母吗?
三五天惯不坏孩子。过年了,把孩子带回家,让孩子被& 狠狠&溺爱一回吧,这是他们应该享受的祖孙之乐,也会是他们寒冬腊月里的温暖色调。
糖果饼干巧克力必须有
说实话,如果说糖果不影响胃口不蛀牙,饼干不影响胃口不耽误营养吸收,巧克力不影响胃口不蛀牙,如果说所有的不健康食品都健康的话(我这是什么逻辑……),我愿意让满满每天吃糖果,每天吃饼干,每天吃巧克力,每天喝可乐!
满满是个极少吃垃圾食品的孩子,偶尔给她吃颗棒棒糖,感觉她整个人都要飞起来。每次看到她快乐得像只小鸟我都觉得好感动。作为一个母亲,真希望孩子每天都能吃到糖果,每天都能快乐地飞起来。
可是我不能。所以我盼着过年,就像孩子盼着过年一样。过年了,我就可以给孩子吃糖果,吃饼干,吃巧克力了。孩子需要健康,孩子也需要味蕾的惊喜。我已经备好糖果、巧克力、可乐,等待过年的时候,我们大人把酒言欢,我的孩子也能甜蜜、欢喜。
让孩子感受家乡的温度
一年360天,我们都是客居他乡的旅人,只有过年的时候,南方的孩子可以回到南方,北方的孩子可以回到北方,或温暖、或严寒。不管是哪一种,这才是我们孩子真正的根之所向。
满满来到北方,被所有的人围攻& 穿得太少&,你的任何解释都无力抵抗。啥都别说了,穿穿穿就对了。大棉袄二棉袄统统裹上,薄帽子厚帽子缺一不可,娃稍微到院子里透口气就会被揪回屋暖着,洗个澡也得去外面滚澡堂子,洗得一身汗出门又冻成狗……
可是,如果这一切都没有了,年就不再是年,家乡也就不再称其为家乡。
数不尽的新鲜玩意儿
满满酷爱绘本,我很欣慰,但也时常觉得悲凉。因为孩子只能通过书本去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些经常出现在绘本里的鸡鸭鱼猪兔,在真实世界里也很难见到。
可是回到老家就不一样了。家里就有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喂根萝卜喂口白菜,这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 爱吃萝卜爱吃菜&;大鲤鱼就在盆里可以看个够;巧了还能碰到牛羊从家门口走过;小鸟就在院子里;柚子就挂在外婆家门口的树上;地瓜放在炉子上烤烤就比城里的美味;能亲手从鸡窝里捡鸡蛋;每天在公鸡打鸣的声音里醒来……
这些看来最稀松平常的事情,于我们成人,是从前的回忆,于我们的孩子,是阅读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