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牵牛花是自然(科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由于通过此前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根据教材& 探究事物的变化过程&的探究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牵牛花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并提高观察与记录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
本课时通过收集、交流& 牵牛花&的资料;探究种植牵牛花与气温规律;交流牵牛花苗苗成长日记并完成评价三个教学活动,来对种植牵牛花这个跨度半年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探讨、学习,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种植牵牛花课题,展开讨论,绘制折线图等一系列活动,教师教学形式新颖,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很好的体现了乐课堂的气氛愉悦,趣味盎然的理念。
这节课最大亮点是打破学科框架,将自然与数学学科的知识点整合了起来。
首先,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学到了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来了解自然界事物变化过程的数学思维。然后,在这节课上,运用所学到的本领,通过折线图来探究种植牵牛花的气温规律。这体现在:
|
|
|
|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对教师、学生帮助都很大,等于换了视野思考教学方法。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