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语文课上,我们一如往常地通过开火车形式复习所学新知。火车开到小夏同学时,戛然而止。& 夏××,该轮到你说啦!&有几位热心的同学提醒道。小夏同学终于抬起了深埋已久的脑袋,视线回到课堂中来。我的手指着生字卡片,示意他读出来,却始终没有听到正确的答案。这时,一两位活跃的孩子已经开始发表意见& 他不会&,也有个别同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看小夏一副实在读不出的架势,也不再为难,让他坐了下来。
火车继续开着,小夏的心思已经回到课堂上,他的视线还跟着我手中的生字卡片。同学们似乎以已经对小夏产生偏见,认为他很多知识都不懂。我决定要想办法让大家对他稍有改观......过了一会,我讲到给& 日&字组词,小夏一下子把手举得好高好高,在我请两个孩子说完以后他依然保持着这个姿势,那就给他个机会说一说吧。我示意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小夏& 唰&地一下站起来,大声回答:& 风和日丽&。我心里一惊,马上反应过来,& 恩!小夏不仅给‘日’找到了好朋友,而且还是个成语呢!说明小夏的课外知识很丰富,非常不容易呢!其他小朋友想到这个成语的有吗,请举手。&为数不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刚刚调皮得意的孩子也安静了下来。
我赶紧抓住机会进行教育:& 小夏可能在有些地方比大家慢,可是他也有比你们厉害的地方,所以没什么可得意的。我们一个班级的孩子要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一起进步才对,慢的孩子,我们等一等他就好了,高老师觉得每个孩子都很棒!&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夏也害羞地坐了下来。
问题讨论:小夏是班级里比较特殊的孩子。平时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下课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了& 不爱学习&的偏见。虽然这节课上小夏同学再一次地开小差,但是当他意识到以后,马上努力跟上了,说明他是愿意学的。作为老师,理应给他机会。也正好借此机会对全班同学进行德育教育,避免出现排斥同学的现象。班里个别孩子虽然调皮活跃,但是内心单纯善良,本无意排斥,只是知道要像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所以对他们稍加提醒就会明白老师的意思,这时,他们也很乐意帮助那些慢一些的孩子。
小夏同学的表现也说明: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老师要做的是相信他,鼓励他,同时为孩子们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相信类似这次的事件以后还会发生,教师只有在不断督促中才能彻底杜绝,让班级走上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之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