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上海研究生毕业落户政策有什么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上海研究生落户政策:上海户口新政策-改革目的对于此次改革的目的,方案明确指出“基于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趋势,以及上海所面临的人才不足和各地人才竞争形势,对上海居住证转户籍人口提出一个基本的政策设计框架”。

上海研究生落户政策:上海户口新政策-改革目的对于此次改革的目的,方案明确指出“基于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趋势,以及上海所面临的人才不足和各地人才竞争形势,对上海居住证转户籍人口提出一个基本的政策设计框架”。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上海研究生落户政策有哪些的知识。
上海研究生落户政策
一、上海户口新政策-改革目的
对于此次改革的目的,方案明确指出“基于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趋势,以及上海所面临的人才不足和各地人才竞争形势,对上海居住证转户籍人口提出一个基本的政策设计框架”。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第四次户籍松动,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吸引人才,或许为众多持有上海居住证的人士及外地人才打开入沪之门。
二、上海户口新政策-政策目标
由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端人才的缺乏,上海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人才,而解决这些人才的户籍问题也成为上海相关部门的考量事项。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此次的户籍新政规定了四条原则,具体包括:
1.不调控急需人才;
2.满足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
3.重视教育背景,同时更要重视能力业绩;
4.强化准入,明晰预期。对于第一条原则,方案给予了详细的解释,“不调控急需人才;不调控急需劳动力流入;调控传统产业领域的劳动力流入,不调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劳动力流入。”
对于第二条原则,指出“要着重引进创业投资型人才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必须的职业技能人才”。这显然符合上海目前着力打造的两大产业的人才需求: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显示,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船舶制造、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金融等诸多领域都属于上海紧缺的人才。
第三条则强调,除了重视教育背景之外,在引进人才 要强调能用、有用,要更加注重工作资历和实践能力。”“比如一个造船焊接工,尽管教育背景可能不太好,只有初中水平,但如果是十分紧缺的话,并且符合条件就应该可以考虑入沪上海。。
至于第四条原则,方案明晰了预期会让大-众对居住证转户籍标准有了明确的了解,这样可起到调动工作积极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而根据上述四点原则,方案具体规定了入沪上海需要的两大条件: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
综合素质条件包括:主要反映人才的道德品行、政治、文化素质与基本从业状况,是一个底线性条件。凡要申请转为上海户籍的人才,必须拥护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必须没有犯罪记录,必须达到大专以上文化学历水平,并且必须在上海正规就业。知识能力条件则包括:知识能力可从多方面予以体现,从可量化的要求出发,主要设置教育程度、在沪就业岗位、职业资历、在沪工作年份、收入水平、特殊成就、创业投资活动等七个具体条件。其中教育程度反映文化学历水平,其他各项主要反映能力水平。通过各个具体条件的评价,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形成一个综合评价。达到一定的知识能力水准,才能具备申请的资格。
三、上海户口新政策-转户条件
居住证转户籍也是方案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此前据媒体报道,上海正在细化第四次户籍改革以吸引人才。其中一种方案建议实行打分制,凡满足七大类指标累积得分达到100分者,即可具备入户上海的条件,包括:1.学历;
2.在沪就职;
3.在沪缴纳社会保险;
4.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
5.外省市(海外)工作资质;
6.特殊成就;
7.在沪创业投资纳税。
这一方案在公平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上都比以前有所提高。它事实上给了公众对于未来的明确预期,有利于公民通过合理合法的努力,去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比起当前很多地方过于严苛地规定哪一类人才可以入户,上海的综合积分制更科学、更普适、更公平。这样的综合积分,也使户籍人口的增加始终处在有序的、财政和社会都能容纳的范围内,防止入户“井喷”导致可能的公共资源紧张,是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很多同学在考虑择校的时候就会想着去哪所城市发展,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等,在一线城市发展可能就会面临毕业后落户的问题,当前,上海、北京都有严格的落户政策。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的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标准分72分,由毕业生要素和用人单位要素组成,具体评分如下:
毕业生要素分
1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27分
硕士、研究生:24分
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15分
原“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
☆ 第二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2) 12分
其他原“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上海研究生毕业落户政策有什么(图1)


3.学习成绩
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
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
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4.外语水平
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
☆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 7分
(本科2013年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13年(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
☆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
☆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2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秀毕业生”)
☆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1分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不含专项竞赛)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10分
二等奖8分
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5分
二等奖3分
三等奖1分
(1.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2.同类奖励取最高分;3.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申请落户的毕业生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且对该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不包含该专利首次申请后变更的发明人。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 5分
(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按相关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要素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见附件3)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
在校或休学期间创业,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5分
(毕业生须为符合相关要求创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为原始发起人(不含股份转让、后期转入资金的创业情况),在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