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向我吐槽自己的4岁女儿,说小姑娘现在太难管了,经常一点事情不合她的心意,就开始大哭大闹,脾气大得吓人。
朋友无奈地说起有一次她带女儿逛商场,看到有个夹娃娃机,女儿非得要玩。朋友有急事得赶时间,就告诉女儿先回家。但小姑娘死活不愿意离开,见朋友态度坚决,直接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让朋友很是尴尬。
在家里,小姑娘更是个十足的“小霸王”。家里的一些洋娃娃都被她给“破坏”得惨不忍睹,饭菜不合口味就要大吼大叫,早上穿个衣服就要吵闹半天。
身边遇到过朋友女儿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总是阴晴不定,一丁点的小事就会惹得他们不开心,然后开始撒泼打滚、痛哭流涕。
很多家长都为此感到头疼,孩子之前明明很乖很听话,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其实,这和孩子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02
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发脾气,看似让人头疼,其实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逐渐发育的表现。
1.上层大脑的进一步发育
人的大脑分为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两部分。下层大脑在每个人出生时就已经发育完全,但是上层大脑要等到成年以后才会发育成熟。
而上层大脑主要负责理性,我们对事物的怀疑和思考,对问题的探索,都是上层大脑在帮助我们完成。
上幼儿园的孩子,上层大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下层大脑仍然控制着他们主要的大脑活动。
所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毫无顾忌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情绪也更加强烈。
2.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过“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在孩子2-5岁时,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又称“前道德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他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恰恰能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比如,和孩子一起去买玩具,之前都是你给他买的火车,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可能就会慢慢表达自己的需求,他可能会告诉你“自己想要的是飞机,并不是火车”。
如果家长选择忽略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发脾气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宋庆龄说过:“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是家庭。”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孩子犯错时惩罚又很严格,就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过于压抑。长时间的压抑必然会导致爆发,孩子就会变得乱发脾气。
03
找到了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那么家长该怎么正确处理这种情况,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
1.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
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给孩子一些情感上的安慰。
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3》里有一期,霍思燕的孩子嗯哼坐在地上玩玩具,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很尖的钉子,嗯哼疼得哇哇大哭。
所以孩子发脾气、表达情绪是试着和世界沟通联系的一种基本方式,家长一定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学会正确地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世界基本的安全感。
2.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再进行教育
我身边的长辈们常常相信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旦不听话发脾气,就直接动手打孩子,认为这样效果最好,还能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
这种教育理念其实大错特错,看似孩子的情绪平静,变得听话了。但其实在孩子的心里,他已经开始压抑表达自己的愿望,长大后性格也容易变得沉闷、压抑,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妈妈带女儿去餐厅吃饭,女儿不知怎么,突然开始哭闹,声音很大,搞得周围人根本没心思吃饭。
这位妈妈见状,把女儿带到了洗手间,什么也没有说,一直等到女儿不哭了,才开口:
女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有点不情愿,但后来还是向餐厅里的每一个人都道了歉。
这位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效仿,她没有被孩子的情绪影响,没有大发雷霆,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了,再对她进行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又比较激烈,如果在他大声哭闹的时候硬要和他讲道理,往往收效甚微。
3.多倾听孩子的意见
前面我们提到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所以倾听孩子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非常重要。
孩子哭闹时可以询问具体的原因,问问他当时的感受是什么,然后给他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我的同事小安,她的孩子经常在吃早饭的时候大哭大闹。后来小安问孩子原因,孩子说早饭太难吃她不喜欢,于是小安开始认真学习烹饪,经常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就少了很多。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并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而是情感上的重视和安慰,让孩子感觉到“我很重要”。我爸喜欢发脾气,一言不和就开吼,再上升一点就打,小时候只差没被打死了。现在我同弟弟都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孩子了,我们当初讨厌极了爸爸的臭脾气,可是我们还是彻底成了他的接盘侠,我脾气臭,弟弟脾气更臭,所以我觉得坏脾气是会影响孩子情商的,不自觉让其模仿,将这个害人害己的习惯遗传下去。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事实上,如果这种喜欢冲孩子大吼大叫的行为就是一种可以祸害子孙的习惯,最好能在我们手上终结。不论是家长经济压力大,还是情绪不稳定,又或者是家长想借这种严厉的手段来教育孩子,让孩子长记性,都不应该这样发脾气。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据一项涉及10万名儿童的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是孩子最反感的10种表现之一。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会给孩子留下终身不良影响。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轻度后果,孩子变得软弱、胆怯或者叛逆、多疑;
中度后果,孩子严重缺少安全感,感受不到爱,容易变得不自信、孤僻、封闭、不愿意交际;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重度后果,孩子精神抑郁症,严重心理问题,人格不健全,甚至有可能导致自残、自杀等行为。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6
培养孩子成才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毁掉孩子往往只需要一个坏脾气的家长。
毕竟心平气和才是沟通的最佳状态,孩子也容易接受不是?
曾经有一项研究,他们对几十组优秀家庭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这些优秀的孩子有个共同点:他们都能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教育是情商教育的必修课,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是“早熟”的一代,也许你会发现,身边的孩子们,爱发脾气的还真不少。
当然,孩子也有发脾气的权利,但当发脾气变成手段,或者是生活中随时可见的“风景”,咱们做家长的就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孩子的情绪教育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的回应很关键,以下5件事应该尽量避免:
1、要在孩子发牌气的时候试图跟他讲道理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给他讲道理,想让他平静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根本不会在意你说的话,他正处于演出的高潮,此刻他就是明星。在这期间你不管跟他进行任何讨论只会助长他的脾气,因为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有了观众。
2、家长自己不要发火
你可以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发飙?我知道我跟孩子说不可以都是有原因的。”你情绪失控,只会让孩子的脾气更大,而且,你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他遇到事情也不需要保持冷静。
3、不要贬低孩子
孩子发脾气,不代表他是一个坏孩子。不要说:“你这个坏孩子,当着这么多人,你难道不害臊吗?”这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尊心,感觉自己不配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4、不要翻旧账
不要在同一天提醒孩子当天发过的脾气。这只会让他觉得更加关注这个行为,为了成为大人谈话的中心,他跟可能自己发脾气。
5、不要因为孩子发脾气而惩罚孩子
在孩子发火之后惩罚他,只会让他变本加厉地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他发脾气的行为不讨人喜欢,就代表他这个人是令人讨厌的。
孩子总是乱发脾气怎么办?
1、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如大人,有了情绪就藏不住这是正常的;
2、其次我要思考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善于“共情”,并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因为……”,当孩子得到了你的理解,他会感觉好受一些;
3、如果孩子的情绪一时间无法平息,可以教孩子一些释放情绪的方法,例如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干脆在自己的房间大喊几声等等;
4、对于爱发脾气的孩子,家长要善于察言观色,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能提前察觉孩子快要发脾气了,这时候可以紧急采取措施,避免一场情绪风暴的到来;
5、当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要及时提出表扬,让孩子意识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好事情,是一件值得自己努力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