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是阻碍孩子成长的一块巨石,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跨越巨石,让孩子走出自负误区。如今每一户家就一个孩子,家长长辈往往把孩子当成掌上宝,所以很大的程度上对女儿宠爱有加。其实被溺爱的孩子更容易自负,就目前来看,自负的孩子占整体数量的比例非常大。自负的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只有自己是最棒的人,别人则—无是处,这种孩子总是骄傲自大、喜欢指责别人、又不愿自我反省。如果你的孩子以如此心态和同龄人相处,势必会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格发展。
自负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类孩子从来都不会为别人考虑。通常情况下,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当别人帮助他们时,他们也不会道谢,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自负的孩子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即使知道别人是正确的,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想法和建议。自负的孩子自尊心很强,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当别人成绩高时,就会暗自记恨;当别人成绩低时,就会暗自叫好。同样,做事时面对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也会出现这种心理。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只要有点成绩孩子就会傲视他人。这种行为对别人是一种伤害,更会让孩子自己停滞不前。所以,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一定要纠正孩子自负的坏习惯。骄傲自满这种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自身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通常是高估了自己而导致的。当人低估自己的时候会自卑,而高估的时候表现为自负或者骄傲。一个看不起别人,目中无人的人,在他与外界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城墙”。他们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这对一个孩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孩子骄傲自大怎么办?
孩子骄傲自大的原因
1、家庭溺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心理能否形成和发展。从小得到了家庭过多的奖励和表扬,导致孩子的目中无人,自命不凡。
2、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有的父母由于自身条件较好,平时总是一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姿态,时常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屑,比如在背后议论某个同事邻居的缺点,不如自己,等等。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也会有样学样,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嘲笑别人的缺点和短处。
3、家庭生活条件优越
如果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虚荣自大的心理,若是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养成喜欢炫耀自己、嘲笑别人的习惯,比如孩子经常穿着价格不菲的名牌衣服,就会看不起那些穿旧衣服的小朋友。
孩子骄傲自大怎么办
1、教育孩子要理智
很多时候孩子情绪上之所以表现得激烈,还是因为父母给惯得,取得进步的时候父母就欣喜若狂,赞不绝口,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们误以为自己做了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当溢美之词过多的时候就可能会让孩子错估自己了,从而产生骄傲情绪。
2、改变表扬方式
有时候父母一味的表扬,会滋生孩子骄傲自大的心态,所以首先,父母要改变表扬方式,不要夸大表扬,不恰当表扬,会滋生孩子的骄傲情绪,看不起别人。
3、适当让孩子受点挫折
交给孩子一些难度稍大的工作,使他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还需向别人学习,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进步,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孩子由于过分顺利而滋长骄傲情绪。
4、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
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也会有缺点。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到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取长补短,更好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