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广州户籍新政下,户籍生和非户籍生,该如何选学校?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根据新政:初中招生时,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派位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剩余的招生计划应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这个政策导向,利于优质的一贯制学校吸引自身小学部的生源。

自从广州义务教育招生新政细则(征求意见稿)落地,家长对学校招生就有各种讨论不完的话题。

其中不少家长会问到:

如果还是希望冲刺民校,有哪些学校值得关注?

我是户籍生/非户籍生,选择学校时,应该注意什么?‍

今天,给大家做一个分析以供参考,最终的细则会根据新政终稿有部分调整。

01这几类优质民校,值得关注‍

超报民校摇号招生,让民校的生源有更多不确定性。跟以往相比,民校的生源质量可能会有所波动。生源波动较小的民校,办学质量容易保持。家长在选择民校时,建议重点这些学校。

一般地,下面的这些民校,生源波动较小。

1. 小班教学、热度较高的学校

一般公校40-50人一个班。

有部分民校在班型设置上,能够做到与一般公校班型规模的差异化,实行20-30人的小班教学。这种小班设置,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加工能力。

孩子在小规模的班级里,能够学习得更高效。这类学校,容易受到不少家长青睐。

2. 办学特色明显的学校

新政下,一些办学特色与公校相比,有明显差异化的民办学校,能够吸引不少优质生源。

不少民校,在课程设置上,很花心思,打造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有些学校重视国防教育,对学生的纪律性有严格要求;有些学校采用双语教学,融合中西方教育文化,综合发展学生;有些学校重视打造学生特长:棋类、球类、合唱......

孩子如果在这些学校就读,能够很好地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兴趣特长。

3. 优质的一贯制民校

根据新政:初中招生时,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派位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剩余的招生计划应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这个政策导向,利于优质的一贯制学校吸引自身小学部的生源。

如果孩子目前在优质的一贯制民校的小学部,并且意向入读学校的初中部,那么,在未来可以提前争取锁定这些优质学位的机会。

4. 教育集团内的学校

成立教育集团,是当下学校发展的趋势。教育集团对集中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

家长们选择民校时,可以留意它是不是在教育集团内,且所在的教育集团,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如果是,学校的成长会很有优势。

孩子这类教育集团内的民校就读,能够享受更前沿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地来说,具备独特的班型设置和课程特色,在发展孩子兴趣特长的同时,能汇集教育资源,保障加工能力的民办初中,会使未来生源质量稳定,受政策影响较少的优质学校,值得大家关注。

广州户籍新政下,户籍生和非户籍生,该如何选学校?(图1)

&

02户籍生/非户籍生,选民校应该留意什么?

1. 系统可填报数目少了

新政要求,在报读系统上,最多只能够填写两所民校。不像以前,大家在网报系统上可以填写四所。这意味着大家民校的报读机会收窄了,网报前,进一步考虑清楚自己的定位,冲刺哪些学校。

2. 部分热门民校可争取的机会少了

新政要求,无寄宿条件的民校,不可跨区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校,经过申请核准后,可跨区招生,招生比例上限为招生计划的50%。客观地说,大家报读热门民校的范围,收窄了。

根据经验,不少老三区的民办学校,以往是不提供宿位的。而当中不乏全市范围知名度较高的民校。新政下,不在该区的学生,是否有机会报读这些民校,相信不少家长会很关注。

而即使可以跨区招生,民校最终流出外区的招生比例,到底有多少?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50%是上限,如果学校在本区热度已经很高,被审核用于招外区的学生的招生计划数,不用达到50%,也是有可能的。

两点结合下来,也许对大家来说,意味着一些热门的民校,可以争取的机会,的确比以前少了。

3. 清晰自己可争取学校的区域范围

对于户籍生来说,新政下,可以争取的学位有:

公办学校(地段生)+市属外国语学校+民办学校(区内+面向全市招生的民校,2所)

对于非户籍省来说,新政下,可以争取的学位有:

公办学校(积分入学)+民办学校(区内+面向全市招生的民校,2所)

总体来说,相比以往,大家的选择范围,都收窄了一些。

在新政意见稿的影响下,民校会迎来新的洗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需要有更多新的思考。除了学校形势的变化,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