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好教育?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客观的说,不仅勒庞看不清真相,他以及他之后的好几代知识阶层,都没有看清楚真相。否则巴黎公社模式也不会在以后的100多里,对人类社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任何教育体制都不是完美的,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是衡量标准单一性。在了解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到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的功能,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乌合之众》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有害的。但这本书至今还是华语界的畅销书,这令人感到十分担忧。在《乌合之众》的影响下,缺乏现代社会学观念的父母,便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就把孩子给教歪了。
批驳《乌合之众》的内容前,先八卦一下成书背景。《乌合之众》的作者是个叫勒庞的法国人,他成长期间,法国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巴黎公社运动。坦率的说,《乌合之众》就是勒庞受到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刺激后的产物。
勒庞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不具备从群体内部分析的视角和工具。他的分析视角是远距离的、高高在上的、否定性的,所以自然看不到这一场运动的内在机制的,也就更不可能总结出什么正确的规律了。
客观的说,不仅勒庞看不清真相,他以及他之后的好几代知识阶层,都没有看清楚真相。否则巴黎公社模式也不会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对人类社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知道得更多。安安那时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小姑娘,喜欢勇橡皮泥捏外星人,喜欢用蜡笔编连环画。但当她上学后,她的妈妈就再也不支持她的兴趣爱好了,甚至连读课外书都不让他读——因为安安的成绩并不是非常好,因此她妈妈给她安排了许多辅导班,并觉得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做题。
记得有一次,她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回答一道应用题,却被妈妈批评:“你就按答案上回答就行,别写别的,否则会出错。”
她的妈妈是个强势的女性,说她是“虎妈”,一点都不过分。
对了,安安还在妈妈的安排下学了几年长笛,但很明显,她也没什么音乐天分。
在这二十年里,许多孩子都像安安这样,在父母的包办和支配下长大。他们渐渐地习惯了父母给安排的“艺术特长”,习惯了在上学后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与辅导班间,习惯了为应付考试而背“答题套路”,习惯了在高考填志愿时听从爸妈的话,选择一个看起来前景不错,但自己并不了解的专业……
安安就是如此,她高考时考了个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在一所普通院校学习软件设计。但她发现,没了高考的“小皮鞭”,她完全没有学下去的动力——她的逻辑感不是很好,更不喜欢计算机语言。别的同学都去暑期实习了,可她却什么都不做。
“你要是这么不喜欢学软件,可以转专业呀。”我说。
“可我妈说,学软件好就业。”
“这可不一定!学软件的人太多了,而且现在软件技术日新月异,说不定你学的东西毕业后就没用了。”
“呀!是吗?”她显得很惊讶,“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真是好纠结啊……姐,咱们不聊这个了,还是去吃好吃的吧。”
现在安安快要大学毕业了。因为缺少实践经验,成绩又不好,她还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在家待着,跟家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我无意褒贬她的选择,毕竟每个人的条件和处境都不同。以安安妈的强势程度,如果是我是她的女儿,我大概会时刻想着如何从家里搬出来。
但安安丝毫不打算这么做。二十多年来,她已经习惯了母亲为她安排一切。她并不能(或许更多的是不愿)面对她的现状,独立地思考她的生活、她的职业、她的未来。

我常常想,如果安安在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那道数学题时,得到的是妈妈的夸奖或耐心讲解,她现在或许就不会陷入如今的痛苦和纠结之中。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好教育?(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