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过于内向,或者是孩子胆小懦弱,比如遇见了熟人不敢打招呼,被人欺负了不敢还手等等,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的性格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所处的生长环境导致的。如果孩子出现了胆小懦弱的毛病,那么家长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不足造成的。
一、爸爸是不是经常不在家?
研究表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父亲在他们生长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男孩来说,只有父亲才能教给他们如何变得阳刚和自信,孩子们也是能从父亲身上耳濡目染的,这一点是妈妈做不到的。所以,爸爸们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孩子的成长负责。
二、妈妈带孩子时是否经常情绪不稳定?
有的妈妈平时实在是太忙了,孩子又很调皮,有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训斥孩子。有的妈妈甚至会想,自己为了孩子丧失了很多自由,甚至连工作都辞了,孩子太不听话,训斥一下又何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两样东西来自于父母对他的肯定和呵护。妈妈的指责会伤害到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所以妈妈们对于孩子一定要多包容。
三、孩子是否上学年龄过早?
家长应当让孩子尽量和同龄人一起上学,如果孩子比同班孩子小了一两岁,他不会意识到,但他只知道别人会的他不会,渐渐的就产生自卑感。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家长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正常上学。
那么,如果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了,父母应该怎么做?
平时要多尊重孩子,给他们多个选择,而不是强制孩子执行。比如,孩子出门穿什么鞋子,可以让他自己挑选。这样做的意义可以建立起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家长要引导他们去说出来。
一般胆小内向的孩子都不爱说话,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造成的,孩子因为害怕受到父母的指责而选择沉默,久而久之懦弱的性格就会养成。父母应当和孩子做朋友,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或者“你感觉怎么样?”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指责孩子“笨死了”“你怎么这么笨”……班级里一个小孩的妈妈和我吐槽,说小朋友胆子特别小,真搞不懂她在怕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么爱她,难道还是缺乏安全感吗?是的,爱孩子和帮孩子建立安全感是两码事,何况爱也要有度,对孩子过度的爱过于保护,往往是孩子胆小怯懦的根源。孩子胆小懦弱?原因可能在父母,再不知道就晚了!
不要把孩子溺“爱”成温室里的花朵
让孩子与胆小怯懦说不,需要从小做起,从你意识到安全感重要性的那一刻做起。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一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缺乏安全感的大人经常有不好的预感,缺乏安全感的小孩经常预感到危险。其实危险未必会发生,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担忧。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呢?
多多陪伴您的孩子
宝宝在6个月以后,开始表现为对陌生人以及环境的恐惧,害怕与亲近的人尤其是害怕与妈妈分离,这时候要多多陪伴,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从小就有安全感。
有些害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害怕的对象和程度会发生变化。不要在陪宝宝玩耍的时候“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让”,以不卫生、危险等理由拒绝孩子,宝宝频繁接受此类信息,会对事物产生恐惧。
宝宝对妈妈天生信赖
有时候,孩子的胆小怯懦往往来源于父母的“争吵”,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