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名师在线 教学 反思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教学反思】创建书香校园不但要让校园里飘满书香,而且要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著名作家冰心女士就曾经说过:读好书,读书

【教学反思】

创建书香校园不但要让校园里飘满书香,而且要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著名作家冰心女士就曾经说过: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而绘本《安的种子》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好书,该书曾荣获“首届丰子恺优秀儿童图画书奖”。

要想引导孩子读懂故事,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用心去研读故事。本书的故事架构很简单,围绕本、静、安三个小和尚对待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的不同态度展开情节,文字简洁质朴,却蕴含了深刻的寓意。

本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也蛮有好胜之心的,他得到了种子后立刻就动手,但他忽略了最重要的条件与环境的因素。好胜心有时候会遮蔽眼睛,会让人看不到对自己不利的因素,甚至连种子在冬天不会发芽的常识也看不到了;而不假思索的盲目行动,真的是具有将黄金化成石头的毁灭性力量。当好胜心转化为满心的挫折,就只有放弃一个结果了。

静他是一个爱读书,懂得珍惜,知道利用知识和其他外界因素默默实现自己目标的人。他花了那么多精力精心做好各种准备——查找书籍、金花盆、最珍贵的药水和花土、最温暖的房间,这样的努力让人感动,也显得十分理性。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太过在乎、过度谨慎还是因为太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静给了莲花种子它并不需要的金花盆,却好心地剥夺了它最需要的阳光和氧气,刚刚长出来的小芽死于华贵的金花盆和最舒适的环境中。静掌握的智慧可能比任何人都多,但这其中恰恰不包括生命的本质。从另一个侧面看,静不正是一个消费社会中被过多的物质和信息所干扰的现代人的典型吗?

安,貌似一直忙于各种琐事,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但他其实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就是春天的到来。春天,种子就会自然生发,而莲花不能生长于贵重的花盆,它的归宿就在荷塘的淤泥中。

成年人能很快通过阅读提炼出故事的寓意,但就像千年莲花的生长需要土壤一样,故事里的营养一样需要适当的“心灵土壤”来吸收,实在强求不得。那么,帮孩子培植“心灵土壤”就是授课教师的职责了。

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也掌握了不少有关种植方面的科学知识,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以“本为什么会失败?”“静为什么会失败?”“安为什么会成功?”这三个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用种植的科学知识回答问题时,帮助他们一步步概括出“本急于求成,违背了自然规律”;“静过分呵护,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这样当回答安为什么会成功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能说出“因为安遵循自然规律,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使明理的目标达成水到渠成。

读书明理的进一步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际生活,当同学们已经掌握故事的寓意后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运用的环节,例举了发生在我们班级里的一个真实事件:小苗同学担任了种植员后对工作充满热情,几乎每节课后他都要为植物箱里的番茄苗松土、浇水,但几周后,别的班级的番茄苗长得又高又壮,我们班的番茄苗却死了。由于这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所以同学们一点都没有距离感地用这课堂上学到的道理去帮助小苗解惑。从而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生活的效果。

我曾经在阅读指导讲座上多次向家长们强调千万不要忽视好绘本的教育力量,许多家长也听从了我的阅读建议,但是有一次一位家长向我质疑:“华老师,我听你介绍了儿童情绪管理丛书,马上就把整套书都买回家了,但是我的孩子不到十分钟就把八本书都看完了,后来再没看过。一百几十元的书,就看了十分钟,我觉得太不值了。”对此,我用2011年上海书展中的一句口号回答该位家长:“给孩子买100本书,不如陪孩子读一本书!”童书,虽是为儿童制作的,但不是给孩子独自看的。如果全部依靠孩子自己的阅读,那阅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小学阶段家长最应该为孩子做的三件事是:陪伴、阅读、习惯养成。

所以我建议家长们也可以静下心来读读这本《安的种子》,因为这本书的寓意是可以从各种角度分析。从家庭教育角度看,种子即孩子,本、静、安代表三种教育方式。现实生活中,本+静的育儿方式很多,尽管让孩子争第一的家长不多,但不能输给别人的想法很普遍,家长会像静一样,给孩子各种“最好”。大家都认可用平常心,做自然事,可没有相当常识,是无法把“平常心”化为“顺其自然”的具体做法。目前的育儿问题在于成人往往一厢情愿地倾注自己太过滚烫的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渐渐承受不起,如静已经发芽的种子一样夭折。育儿的土壤,即家庭。土壤出问题,再好的种子也不会发芽。为人父母,要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概念,做好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同样的,站在教师角度分析,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珍贵的莲花种子,为人师者要允许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要有耐心和信心静待每一朵莲花的绽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