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否活到121岁?在11月6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届虹桥国际健康创新论坛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持乐观态度
我觉得即使不容易,但如果有信心去行动起来的话,耐心做下去还是能做到的。
郭广昌对人类活到121岁
持乐观态度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第二届虹桥国际健康创新论坛也在同期举行。在论坛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做了主旨发言。
他表示,他对于人类活到121岁仍持有乐观态度,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三个方向上进行努力:■第一,是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第二,是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源整合。■第三,是完善健康生态闭环,让更多的人少生病、不生病。
&
他说,要让更多的人活到121岁,不仅让有钱人活到121岁,而是让全人类活得更长更健康。
他指出:
借本次进博会的契机,我也希望在大健康产业能够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特别是希望能够对于生命科学前沿科技项目放宽限制,同时也对——•
高端医药
•
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
•
生产合资项目更加包容
只有聚集全球的力量,共同推动前沿项目在中国的尽早落地,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水平,也为更多中国患者带来福音。
上海三大健康指标
稳居世界前列
期望寿命83.6岁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三大健康指标稳居世界前列,上海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3岁(其中男性81.25岁,女性86.08岁),已达到人类极高、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
成功研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
近期,由中科院上海药事所耿美玉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日前已获准上市,填补了该领域全球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将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全市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提升到13分钟
今年,上海市卫健委还在38家市级医院要求全面布局建立临床研究中心,发挥市级医院医学创新主体功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上海120推进院前和院内无缝对接,已建成国内最大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全市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从16分钟提升到目前的13分钟。
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通过在线转诊,上海深化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在不同医院之间互联互通互认,努力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