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轻松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家长子需要这么做就好啦

最新资讯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想好了以后,把孩子叫过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你告诉妈妈好吗?妈妈愿意听。”如果孩子还不愿意说,可以对孩子这样说:“让妈妈猜一猜,是不是因为……”这样的交流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懂得他的心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很快就会建立起来。

在玩胜,每一次上完课,教练们都会给在课堂上勇敢完成任务的小朋友一枚玩胜币,作为他们认真上课的勋章。把每一次的玩胜币积累起来,孩子们就能在场馆兑换各种各样的玩具了。
这不,刚下课,就听到了小朋友歇斯底里的哭声。
原来是盼盼(化名)小朋友想要立马用玩胜币兑换小汽车,阿姨不允许。愿望得不到满足盼盼就哭,他这一哭就停不下来了,似乎不拿到玩具不罢休。阿姨说,盼盼平时在家就很难约束,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去做,需要做的事情,他又百般拖延着不肯行动。
盼盼的问题,可能是很多家长正在头疼的问题。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公共场合会忍不住地跑来跑去,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当下就拥有,抵抗不了诱惑...
试想一下,如果给你的孩子一个棉花糖,告诉他可以选择当下吃掉一个,也可以选择等待15分钟之后获得两个,他会怎么选择?
棉花糖实验
这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的一个著名实验——“延迟满足实验”,研究人员在幼儿园选择一些小朋友,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他们爱吃的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那样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用这4种方法轻松提高孩子自控力
研究者后续对这些小朋友进行跟踪研究,发现那些拿到两个棉花糖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更强,他们在学业上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事业更顺利、更少出现成瘾行为、亲密关系也更稳定。延迟满足能力实际上可以看作我们常常会挂在嘴边的“自控力”。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Kelly McGonigal 认为,自控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
要想在需要“说不”时说“不”,在需要“说好”时说“好”,同时我们还需要第三种力量:那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家长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要想走进孩子的心里,家长有几个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首先,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要了解本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教育类的期刊,杂志,文章。当然,纯理论的东西也有,但这些东西消化起来可能会比较难。一条比较容易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向老师咨询。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没有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方面,可就没有捷径可以走,唯一的方法就是观察和交流。
观察孩子平时的言行,你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与老师积极交流,把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在家的表现结合起来。观察要全面,立体,这样对孩子的了解才是立体的,不会以偏盖全。
再次,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是了解孩子的捷径。
了解是走进孩子内心的基础。但是,只凭了解,是不能走进孩子内心的。重要的是和孩子沟通的艺术。
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的,想说,敢说,愿意说的环境。
交流方面,要注重双向的交流。有的家长习惯于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啊,你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抢小朋友的东西”“不要打人”……这样的沟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只是“灌输”。交流是双向的,家长要特别学会“听”孩子的话,充分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要以“期待”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表达。语言是交流的窗户,只有让孩子敢说,愿意说,你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想法。诸如“闭嘴”“不许插嘴”“胡说八道”这样堵住孩子嘴的话,千万不能说。
当你要批评孩子的时候,是最容易把自己和孩子对立起来的。这时,我们要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呢?
先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去想这件事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想好了以后,把孩子叫过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你告诉妈妈好吗?妈妈愿意听。”如果孩子还不愿意说,可以对孩子这样说:“让妈妈猜一猜,是不是因为……”这样的交流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懂得他的心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很快就会建立起来。

嘿嘿,有点啰嗦了,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是了解孩子,这是走进孩子内心的基础。二是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这会让孩子对你打开心扉!

轻松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家长子需要这么做就好啦(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