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教育调皮的孩子 什么样的方法才算正确的

最新资讯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调皮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多了大声的呵斥,他们有些已经习惯了这种电闪雷鸣式的教育方式,对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往往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坐一节课确实比较困难。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给孩子有秩序的动的机会,经常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生活在希望当中,学会自尊自爱
“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我们得先去感化孩子,得先让孩子“亲其师”,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觉得,如果自己不遵守纪律,不好好表现,会对不起老师的关心爱护。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破坏了班级荣誉会有一种羞耻感,要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逐步懂得自尊、自爱。因此,遇到调皮的孩子惹我们生气时,我们偏不能生气,偏要对着他微笑,偏要想方设法亲近他,同时让他亲近我们!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一见到孩子调皮,也不管人前人后,一味地责备,长期以往,孩子的脸皮就变“厚”了,不仅轻描淡写的话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评、责骂也无所谓了,主观上再也不愿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最可怕的。我们作为专业教师,一定不能犯这个忌,一定要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让孩子爱的期待中学会自尊自爱。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管是多么调皮、多么好动的孩子,他都才是一年级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尤其是老师在班集体中的表扬。老师的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在班集体或同伴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这种自尊感和荣誉感往往才是学生前进的内动力。因此,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不断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引导孩子不断地向前发展。
让孩子渐渐地习惯“微笑”教育
调皮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多了大声的呵斥,他们有些已经习惯了这种电闪雷鸣式的教育方式,对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往往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坐一节课确实比较困难。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给孩子有秩序的动的机会,经常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孩子在站起来表演,动一动;读生字时可以跳起来抢读,动一动……我还常对孩子们说,碰到高兴的地方,你可以开怀大笑,甚至手舞足蹈,但是,大笑一次是可以的,如果笑过一次之后,人家都回到课堂上了,你还在沉浸在刚才的内容里,一个劲地笑个不停、动来动去,就变成小傻瓜了。因为这是课堂,我们还有更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一开始,有的孩子放了就收不住,我也就调侃着说一句“瞧瞧,傻了吧?”然后,让大家来评述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时间一长,他们就习惯了我的微笑教育,无论是跳起来抢答,还是做动作背诵课文,哪怕是表演“采集蝴蝶”,都能迅速地回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状态。
晓之以理,让孩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调皮好动的孩子上课不安分,下课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打闹。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呢?我先从安全的角度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不能追逐打闹。有的说,地面很硬,摔下来会骨折;有的说,追逐打闹会撞到别人,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还有的说,追逐奔跑,执勤的老师会扣我们班的分,会有损我们班级的荣誉。现在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谁也不愿意自己缺胳膊少腿的。因此,要让孩子不追逐打闹,得先让他们懂得不打闹是保护自己的需要,也是维护班级荣誉的需要;不打闹是爱自己的表现,也是爱集体的表现。
有赏识,也要有惩罚
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应该是主旋律,它符合教育学的规律,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特别是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的时候,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学生说“不”。如何惩罚,我主张先民主后集中。就说课间打闹吧,光是让他们懂了道理还不够,还得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怎么惩罚?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讨论的结果是大家互相监督,发现违规情况,先友情提醒,再惩罚他回教室,坐到自己座位上反思,不得去室外活动。任何规章制度只要经过全体同学的认可,执行起来也就容易多了,结果反而没人被罚“坐教室”了。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做到人手一绳,下课后就跳绳、踢毽子、猜谜语什么的。我还跟他们说,如果你们表现好,我就带你们去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一些有趣的游戏,我还可以建议你们的家长带你们去蜀冈西峰等生态公园去玩,那里有成片的树林、柔软的草地,到那里可以尽情地追逐、放声地欢笑!这样,下课奔跑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又没有意见,还是觉得生活中阳光明媚。
联系家长,让家庭配合教育

孩子调皮好动,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往往跟家长的生活态度、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告诉家长,他们家孩子在班上的状况,要求他们配合教育。可以让他算一算,人家孩子一堂课听讲35分钟,你家孩子一堂课只能听10分钟,一天六七节课,你家孩子会损失多少?还要告诉他,不管你家孩子有多聪明,如果他心不在课堂上,不在老师授课的内容上,是不可能学得好的。长期以往,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然后,再让家长想想,你们过去有没有助长孩子的调皮好动?家长一定都是直摇头,怎么可能呢?我们怎么可能去助长孩子的调皮好动呢?接下来再问问他:孩子看书的时候你有没有给他递水送吃的?有没有让他跑去开门拿东西什么的?家长一听,恍然大悟:他小时候吃饭都是奶奶追在后面喂的,妈妈给他讲故事时经常是边吃边听,怪不得现在做作业时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要上厕所的。到这时,我就建议他给孩子限时做事,规规矩矩做事。比如说吃饭,不仅要限定好多长时间必须吃好,而且还要限定吃饭的这段时间内必须坐端正,一心一意的吃好饭。其他方面,如写字、看书、出去玩呀,你都得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到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学就是学,玩就是玩,一定要学会安下心来做某件事。到此,家长没有不表示“配合”的,因为,从来就没有不希望孩子成才的家长。

教育调皮的孩子 什么样的方法才算正确的(图1)


调皮、好动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生理特点,而且,男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有句俗语说“七岁八岁狗都嫌。”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由于个体的差异、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幼儿园教育的不同,因此,在遵守纪律上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而现在,经过了三个多月的习惯培养,班上已经有那么的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了,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庆幸,难道不应该怀着更大的期待、更多的耐心去关注那两个特别调皮、特别好动的孩子吗?如果习惯养成是两、三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咱们都可以成为这方面的权威,到全国各地去办习惯养成的速成班了。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没有恶意行为,他们正在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无论是注意力还是学习时间。《我爱死了孩子》(Honey,I Wrecked Kids)的作者Alyson Schafer的观点是:我们需要通过保持期望合理来减少他们的懈怠。要权衡儿童最令人烦恼的行为并提供新的想法来遏制他们。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参考。
孩子不听话
当你要求孩子放下iPad进入浴缸时,似乎他在假装自己没有听到你的声音。作为父母,即孩子有意不听我们的话。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只是分散注意力或玩得太多而无法关注。
帮助你的孩子学到聆听的好处。首先说明你了解他的观点。你可能会说:“我看到你正在建造一座积木塔。就此停止并不容易。问题是,我们需要在睡前洗个澡。”然后将选择放回孩子的手中。整天孩子们该怎么做,没人会喜欢。尝试为他提供一个选择:“你要在去洗手间的路上像兔子一样跳吗?”
如果他继续无视你,则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你的孩子需要机会来控制自己。寻找其他方式让他在白天的其他事情中拥有发言权,无论是让他挑选衣服还是在两次不同的活动中进行选择。
在外疯狂玩闹
带着孩子去购物,当他们在过道上竞速玩闹,并将罐头食品从货架上拉下来时,甚至还会遇到很多夸张的行为。事实是,年幼的孩子都很活跃,他们却缺乏抑制身体的能力。 而且,孩子越累或过度兴奋,他控制行为的难度就越大。
由于玩闹在孩子发展上是正常的,因此让你的孩子可以自由地自由活动,也进行锻炼。当他的举动不适合环境时(例如在超级市场中)。可以尝试给孩子做作业,例如挑选苹果或将物品装到结帐台上。 如果那不起作用,并且你无法让他安定下来,则有两种选择:将他放入购物车或离开商店。
吃饭时闹腾
一家人出去吃饭虽然不错,但是带小孩去餐厅通常并不能让你有完全放松的用餐体验。他们的注意力很短,一旦不耐烦了,他们就坐不下来或不会有耐心。
尽管如此,你仍可以使你的孩子安静下来,你可以带上通话书或小玩具,让他“忙碌”起来,可以不让孩子吃饭太早,孩子饭量小很容易吃饱,之后他只会等你吃完饭。上菜的那一刻可以给孩子介绍菜名菜单,这样,一旦他感到烦躁,便可以迅速应对。如果你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吃饭,可以在孩子吃完饭后去玩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孩子爆粗口
一旦你的孩子进入学前班,他可能会对同龄人表现出一种卑鄙的态度。然后,有一天,当你告诉他该放下玩具去吃饭的时候,他把手放在臀部上说:“你真蠢”。
不要亲自去做。你的孩子可能会生你的气,但他只是复制其他孩子说的话。虽然你应该提醒他我们不给他人所脏话,因为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但你也应该帮助他解读自己的感受。像这样说:“我可以看到你很生气。你希望自己能继续玩得开心。”稍后,当孩子冷静时,在和他说话,并提出一些更好的方法,让你知道孩子的心理比如“妈妈很生气,你必须停下来。你还有几分钟”。
爱发脾气
尽管你的孩子平时表现得很戏剧性,但事实是他不能忍受自己的情绪。这个年龄的孩子无法像大多数成年人那样消除挫败感,而且并不总是拥有表达它们的词汇。通常,这会导致恶性循环,你的孩子发脾气,生气地做出反应,然后变得更加沮丧。
家长的目标是减少被动反应,提供更多支持。给孩子一个让他崩溃的空间,即使这意味着把他带到另一个房间里也是如此。哭泣具有治疗作用,并释放压力荷尔蒙。当他爆发时,请尽量不要屈服于自己的要求,否则,他会发现不听话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有效策略。但是要保持同情和谅解,并在他需要拥抱时向他保证,你就在那里。
打架
看到你的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在打架,这种情况可能真是令人心碎。当然,这很尴尬,但是你们中的一小部分人也忍不住想知道这是否预示着某种更深层的情感问题。不用担心,大多数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学会了不要身体攻击。同时,你可以对宠物和洋娃娃的温柔行为进行建模,以演示应如何对待他人。
如果你的孩子撞到某人,请让他远离,然后说:“我们不打我们的朋友。伤害了他们。”并承认他的感受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XX没有给你XX,但撞撞不是解决的办法的”。不要羞辱你的孩子,你想传达的信息是他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孩子,只需要一些指导即可。
你可能还会建议一些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沮丧感。如果他对必须共享一个玩具不满意,他可以说:“我不想和你一起玩”,然后走开。而且,当然他可以随时向你寻求帮助。这是他会在未来几年在适合年龄段做出的响应,因此请习惯。
以上五点你学会了吗?如果你有更好的经验也欢迎分享,可以留言,喜欢的话可以点赞转发,关注子安同学,每天分享新知识,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