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烦恼,幼儿园里的老师告诉说,宝宝在班里的表现欲望过于强烈,常常喜欢打断老师的讲话,老师让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宝宝也从来不听,有时候,老师明明给了宝宝明确的提示,但宝宝也还是陷在自己的思维里,不断重复自己的讲述,老师要求妈妈配合训练宝宝的倾听本领。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宝贝倾听的能力,是从父母开始倾听宝贝做起的。因为这种能力,是无法通过言语或者有步骤的假话来完成的,它是在双向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养,所以建议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宝贝的声音。
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很急躁,容不得宝贝延迟,听不得宝贝吞吞吐吐的话。宝贝年龄小,语言表达有限,爸妈应耐下性子,多给宝贝时间,让宝贝心情放松地把话说出来。同时,也要让孩子听一听你的想法。这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彼此倾听的过程。慢慢地,孩子会体验到倾听的巨大力量,当在幼儿园中遇到交往问题时,他会很自然地想到用"对话"来解决。
2.注意宝贝肢体语言、观察宝贝的表情。
即使宝贝说不出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宝贝的身体语言是很丰富的,一句惊喜的尖叫,一个快乐的跳跃,一个浅浅的低头,都蕴含着宝贝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要注意去倾听和理解宝贝的肢体语言。
3.亲子阅读。
通过亲子阅读,孩子能习得正确的语音,感受不同的语音语调,养成耐心地安静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提问、追问的方法,提高孩子倾听的专注度与理解能力。
4.指令游戏。
为了特别锻炼孩子的专注性倾听能力,我们不妨与孩子一起做一些富含指令性的亲子游戏。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原有歌曲歌词并会做出对应动作的基础上,改变唱法,随意改换动词,请孩子配合做出相应地变化动作。在宝宝成长期间母乳是最好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但有的孩子对于妈妈的乳汁很抵抗,不爱喝奶水。
如果不是孩子生病的问题,可能就是在妈妈身上。如果不是孩子生病的问题,可能就是在妈妈身上。妈妈有下面这些行为会影响奶水质量,导致宝宝不爱吃而营养不良。
第一、宝妈哺乳期吃药,宝妈在哺乳期间难免会生病吃药,这些药会进入妈妈的体内,经过循环进入乳汁中,这些药物会影响乳汁的质量。宝宝不爱吃奶反而会营养不良。
第三、宝妈自身体质。妈妈们如果体质不好,也会影响分泌出的乳汁,乳汁的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情况。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成长初期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就是识别自己的情绪。
什么叫做识别自己的情绪?就是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每个人都有开心、难过、伤心、愤怒、嫉妒,各种这样的情绪,那么每个人的这种情绪都是正常的。当他识别了自己的情绪之后,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会第二个本事,就是当自己有这些情绪的时候他可做什么来表达自己。比如说开心的时候我们都会笑,都会鼓掌。那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跺脚,我们可以打人或者是说我们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释放我们的负面情绪。这些才是我们父母交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那么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他们也会寻找一些自己的方法,比如说有的孩子在音乐当中缓解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有的孩子可以通过运动来释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有的孩子通过画画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我们用一种更延展更开阔的方式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的开放性、父母的倾听能力,是一个孩子愿意和大家表达自己情绪的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说当孩子意识到我们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自己的愤怒、自己的不安,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又或者说是他们表达之后能够获得父母的接纳、父母的帮助,他就更愿意在家庭里面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了。那么一个人的情绪是否被识别,一个人是否能够用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他的一生影响重大。这影响这他是否快乐,是否幸福,是否能交到很好的朋友,又能否让周围的人更多的去理解他帮助他。
所以帮助一个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方式是父母非常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