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以贬低孩子为前提的“谦虚”“为孩子好”,真的好吗?听到这些话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他们会感觉尊严受到了打击,无地自容,自我评价变低。如果这样的情况多了,日积月累,就会养成孩子自卑消极的心态。
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贬低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失去自尊心轻而易举,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却是一个非常缓慢和困难的过程。
2
向孩子诉苦
很多父母,他们很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努力的归结点。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起早贪黑,粗茶淡饭,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孩子。
为了激励孩子,让他们达到自己的期望,便总是频繁地将生活的辛苦与不易灌输给孩子,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他们吃了多少苦。很多时候,父母只是说说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种下了种子,影响他一辈子。
父母的诉苦,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早早就背上了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他们会愧疚,会自责,总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父母,性格也会因此变得内向而自卑。
不要随便向孩子诉苦,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诉苦,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会怎样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会改变孩子人生的轨迹。
3
父母冷暴力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下面的经历: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无视孩子的呼唤,有的甚至对孩子不耐烦,装作听不到;孩子犯错后,作为惩罚,冷漠对待他们;表面上在陪孩子玩耍看书,其实是心不在焉地应付他们……
父母的冷暴力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是让孩子形成压抑型和孤僻型人格。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成为“冷暴力”的传递者,对他人冷漠,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冷暴力,冷暴力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我们的预计。
4
爸爸妈妈吵架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当最亲的爸爸妈妈针锋相对,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时,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来说,无疑会冲击他们的内心,摧毁他们的世界。
而对于懂事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因为父母吵架而难过,胡思乱想,无心学习,会变得没有安全感,甚至会否定自己,否定爱。
当争吵结束后,坚定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是意见不一致,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一家人会永远相爱。让孩子有恒定的安全感,是父母最重要的事。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陷入两个极端,第一种就是不让孩子跟人家比。当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买玩具,就会向家长要,家长非但不给孩子买,还总问“别人有的你就要?”
第二种,就是当家长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也不可或缺,也必须有。然而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弊端,不适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使用。
父母认为的“不亏欠”,对孩子却未必好
潘婷在一个二胎家庭里长大,父母都比较疼爱弟弟,时常忽略自身的存在。家里如果买了玩具,肯定是只给弟弟买一个,自己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从小就遭受父母不公平待遇的潘婷,就希望在结婚之后,把自己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只要别人家有的,自己也绝对不会亏欠孩子。
潘婷在结婚之后生了一个女孩,宝宝一出生,潘婷就把工作给辞掉了,因为她想给孩子更多的爱。孩子在一个月的时候,家里的玩具就没断过,即使孩子不会玩,也要买了放在家里堆着。用的奶瓶,尿不湿虽然不算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生活条件中也算是首屈一指。
看见别人家孩子买了什么新鲜的玩具,潘婷也会马上给自己家的孩子也买一个。有些玩具并没有到孩子的使用年龄,孩子才八个月大,像一些益智的玩具,孩子根本就不会玩,但她还是给买了回来。
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了,开始上幼儿园了,别人家的孩子学跳舞,潘婷也去舞蹈社给孩子报了舞蹈班,结果孩子学了两天说太无聊,不想去。潘婷想,既然孩子不喜欢那就算了。后来为了女儿长大能够防身,又给女儿报了跆拳道班。总之,别人家小孩子干的事情,潘婷家的孩子从来不缺。
到现在,孩子已经被娇惯的,一到超市什么东西都想买,而家里的一大堆玩具却从来都不玩,每天穿得像小公主一样,零花钱也从来没断过。其他的小朋友,都特别羡慕女儿能过上如此自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