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 美国很多孩子在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张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惧.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句"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睡觉,孩子抱着布娃娃,狗熊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二 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 爱孩子但决不盯着孩子,抱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用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子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饭,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做或跟着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会把很小的孩子寄放在别人家,办晚会或者去参加别人家的宴会,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三 让孩子接受锻炼 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大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摸黑回家.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四 教孩子使用工具 教孩子从小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及电器,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应学会这些工具,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就可以自己动手修理."工具包里有手锯,刨子,锉刀,螺丝刀,钳子等.父母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他们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家里东西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修理.
五 教孩子适应环境 约翰夫妇假日里带着孩子到山区旅游.每当经过山涧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水流较浅或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做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有无危险,决定是否攀登,并问孩子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那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六 进行自我保护训练 上街时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要的电话号码,如父母单位的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小编家住步行街旁、经常看到小孩子的各种表演,有时候也在思考这些表演的积极作用。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跳舞并不是希望孩子能靠这个吃饭,而是为了锻炼孩子,锻炼孩子的胆量,培养自信心。&
很多小孩虽然成绩优秀、但是读书读多了,又不与外界接触、久而久之成了书呆子。以后碰到一些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就开始胆怯了,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小编认为培养胆量是要分阶段的。
在儿童阶段,小孩子的自我锻炼意识比较差,那么需要家长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胆量要增加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克服胆怯心理。家长可以采取如下办法:给小孩培养自己的兴趣,尽量要偏向于团体的兴趣、比如跳舞,跆拳道等。这些一般要报名兴趣班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些同龄的孩子,利于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兴趣班定期会有汇报演出,他们得将自己学习的成果进行汇报上台表演,一般都是一个班的一起表演,不落单,可以让孩子锻炼下,不惧怕聚光灯,慢慢变得不胆小。
在青少年阶段,此时孩子慢慢有自己的思想了,你要逼他去学习东西通常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你可以渐渐地引导他去做一些事,比如让他多和同学一起去打篮球,爱好运动,班上年级上有些活动鼓励他去参加,如果从小有领导意识、愿意当班干部就更好了。让他们从这些经历中收获快乐,从而建立自信,就能克服胆小,锻炼自己的胆量。
在大学阶段,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时候。父母不要管的太多了,大学的校园有很多的机会,孩子会认识到各种朋友,会学习如何和室友相处,会有机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你需要鼓励他多去与别人交流,多与外界接触,多去表现自己。结交好的朋友共同进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有一些考试多去参加,有一些比赛多去锻炼,失败了也是你的经历,你会成长,成功了更是鼓励。多去做一些尝试,不要经常打击,要让他迈过自己的那道坎,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增加胆量和勇气。
人的勇气来源于自信。只有通过不断地经历事情,从经历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培养自己做事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思维。知道怎么做事才能无所畏惧,一次次的尝试利于锻炼自己。培养胆量,要父母的引导,也需要自己主动去改变。人的得培养自己的气场,慢慢地走出胆小,不惧与陌生人接触,不为别人欺骗。
每个阶段,你都需要自己主动去参与一些事情去积极改变自己。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潜力无穷,自己有时可以自我安慰,反正事情做得不好不成功,别人也不认识你,那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走出胆小。找到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