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向所谓内向,就是指孩子喜静、爱思考,不合群常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和别人接触。这种类型的孩子比较保守,做事情非常有计划性,但是也会瞻前顾后。一般都较为悲观,容易焦虑、发怒,严重的会出现抑郁的情况,睡眠质量也往往比较差,属于中医中“气虚”体质。如果一个人的语言、思维以及情感基本不外显,也不张扬,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这个人就是内向性格,这也表现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过程是占优势的。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各种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不过每个人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这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以及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性格内向性格内向的孩子有很多,但是致使每个孩子性格内向的因素不尽相同。所以说父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性格内向的原因,这样才能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解决办法。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如果有父母或者是近亲是内向性格,那么孩子有极大的几率是内向的人,所以说性格也有着一定遗传性。
2.模仿:不少孩子是模仿成人的内向性格,而变得内向的。因为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如果家庭成员有性格内向的人,孩子就会因此也变得比较内向。
&3.独生子女:计划生育的实行导致很多独生子女的出现,这让他们的成长少了很多同龄人的陪伴,性格因此变得比较内向。
4.受过心灵创伤: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免不了遭遇一些心灵上的刺激和创伤,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怀和疏导,孩子因此有了心理阴影,其性格也会偏内向一些。
&
&5.怀孕时受过惊吓:虽然孩子肚子里,但是孩子的感官已经有了一定发育。此时如果孩子受到惊吓,那么出生之后安全感也会偏弱,性格也因此比较内向。
6.父母保护过度: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事情往往是大包大揽,这会让孩子失去了很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
7.语言发育迟缓:有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语言能力比较弱,这就导致他和其他孩子交流有困难,时间久了就会脱离群体,变得比较内向。孩子内向的表现内向的孩子往往不善言谈,从外表看显得比较冷漠。除了一些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他们是不愿和别人接触。不善与人交往,在人多的地方会变得非常拘谨,可能只会在熟悉的朋友面前变得无话不谈。多是慢性子,性格敏感,喜欢幻想、思考,而且他们更喜欢一种有规律的生活,当生活产生变化的时候,会变得比较焦虑。
内向其实也分真内向和假内向,它们之间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1.假内向如果是假内向,他们在熟人面前往往非常健谈,但是一遇到陌生人就哑口无言,可能会非常胆怯,甚至脸红都说不出话。其实孩子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改变自己,想要和别人接触和交流,只是因为心理素质比较差而遇到阻碍。
2.真内向如果一个孩子是真内向,那么他无论是面对陌生人还是熟人都不喜欢说话。这类的孩子往往更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接触外界,哪怕被动的接触也大多是应付一下。他们对于外界缺乏兴趣,而且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1.营造和睦的氛围首先父母要营造一个温暖家庭环境,孩子在处于这样的环境里面,会非常有安全感,也会更乐意和父母交流,有助于培养开朗的性格。
2.多与同龄人交往相较于父母,孩子可能和同龄人应该更有话说,所以可以多为孩子创造与同龄小朋友交往的机会。比如把小朋友邀请到家里来,让自己的孩子做一次主人,他们会很乐意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这么做可以逐渐孩增强子的自信心,让他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3.保护孩子自尊心孩子虽然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却不小。平常要多与孩子沟通,鼓励他们说话,千万不要体罚或者语言攻击孩子,这样做有助于塑造孩子活波的性格。
4.主动与孩子交流内向孩子很少主动开口说话,所以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交流,这样才能走到孩子内心深处,从而正确引导孩子打开自己心扉。这样孩子渐渐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
5.让孩子锻炼独立孩子如果比较内向,不喜欢与外界接触交流,比较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去超市买瓶酱油,或者是和邻居借点东西等等。这些锻炼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也敢于去接触自己喜欢的事物。孩子内向的优缺点 · 缺点如果一个孩子性格偏内向,那么他就不怎么喜欢和别人交流,大部分时间是喜欢一个人独处。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非常紧张,最明显的就是容易脸红。总的来说内向的孩子不善言谈,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比较差,人际交往能力也略显不足,在这个注重交际的年代,他们往往容易被忽视。 · 优点内向孩子的缺点也往往是优点,就比如他们会更加稳重,虽然语言比较少但是其内心非常生活丰富,而且内向的孩子往往更热爱学习。而且内向的孩子之所以不爱说话,或者是说话慢,大多是因为他们凡事喜欢多思考,因此内向的孩子往往不容易犯错,而且他们不像内向的孩子那么冲动莽撞。此外内向的人往往内心更强大的一些,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也更加容易实现自我。孩子内向怎样教育内向的性格也自己的优势,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比较内向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张。
在发现孩子性格偏内向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改变,而是去考虑怎么去教育孩子,下面我们这几点家长就要多多注意。
1.态度平和内向的孩子很会看大人脸色,一旦发现大人脸色不好,他们就会感到紧张、害怕,认为自己要被批评了。如果此时再对孩子恶语相向,他们就会失去家庭安全感,把自己孤立起来不愿再多说话。
&2.多多表扬内向的孩子往往比较缺乏自信心,所以大人的激励和表扬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需要的。需要提醒的是内向的孩子会比较容易害羞,所以对于他们的表扬要柔和一些,不用太隆重。
3.引导孩子多表达内向的孩子的表达能力并不差,只不过他们比较被动,所以他们不愿说话,更多的是喜欢做一个听众。因此家长最好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并且引导他们多多表达自己的看法,时间久了孩子会逐渐变得健谈起来。
&4.不要催促孩子做决定内向的孩子凡是都会多思考一下,所以反应总是慢半拍。因此在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大人最好不要去催促,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考虑。
5.父母要粗线条一点内向的孩子大多是完美主义者,做事情非常在乎细节,但是如果过于重视细节可能容易忽略大局。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表现的粗线条一些,这可以让他们变得大气一些。
&6.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大人们要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有些事情他喜欢做就放心让他做,不要什么事情都去限制和约束,以免孩子变得更加怯弱。
怎么改善孩子内向
1.多带孩子接触外界让孩子能多多接触外界,比如经常带孩子走亲戚朋友,或者是给他报个兴趣班、参加个社区活动。当然也可以让孩子邀请自己的朋友上门做客,让他做一次小主人。
&2.让孩子遭遇困难多锻炼孩子,让他去独自面对一些困难,父母千万不要包办全部事情。随着孩子面对困难的增多,他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也会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性格也会开朗起来。 3.别叫孩子胆小鬼内向的孩子脸皮都比较薄,所以在遇到人或事的时候,极易出现害羞不敢说话的情况,这个时候不该数落孩子或者说他是胆小鬼,而是应该还是以鼓励为主,帮助他敞开心门。
4.不指望孩子成为社会焦点内向孩子需要的只是几个贴心的朋友,他们是不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所以说父母不要指望这类孩子能成为大明星,或者是社会的焦点。
5.请幼儿园老师帮忙还可以找幼儿园老师帮忙,让他安排几个开朗儿童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多安排孩子去参加一些团体活动,这样孩子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开朗起来。
&6.寓学于乐引导模仿平常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的故事,或者看一些相关的动画,最好在结束之后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和巩固,并且要他复述一遍,这样可以加深他的印象并且去模仿。鼓励内向孩子自我调适除了父母方面的支持,内向的孩子也需要一些自我的调试,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大群体中。下面几个自我调适方法是非常不错的,把它们介绍给孩子们吧。
&1.面对生活中各类大小事情的事情,不要做太多的思考,因为往往思考的越多,你就越是烦恼和伤心。
&2.相信别人和自己关注的细节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要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别人嘲笑也不要紧张,冷静面对就可以了。
&3.让自己的生活更有积极性,培养自身的进取心。
&4.可以选择参加一些网络的社交,然后通过网络学会与社会交流。
一、“我家孩子太内向了,胆小,不爱说话,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有这个焦虑,碰到熟人,孩子不愿叫人甚至躲开,立马觉得,惨了惨了,这孩子就是内向。内向可不好,怎么办,怎么让孩子变得外向一点?其实根本不用这么焦急害怕,也不必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去改变内向的孩子。相反,要恭喜你,你家孩子说不定日后大有作为啊。美国研究内向性格的权威专家马蒂兰尼,就曾大胆地呼吁人们:内向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们有着独特的性格优势。只要,作为家长的你,善于顺应孩子内向的个性,多为孩子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发挥性格优势,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二、内向和外向都是性格特质,是平等的,没有好坏之分首先,你要明白一点,性格特质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因为我们人的一个不同看法,以及认同感,主观地将它们区分为好与坏,即外向性格好,内向就不好。追溯起来,它们都是人的一种“气质”,不是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而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性格的基石,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些自然的行为倾向,比如思考问题的方式,感知事情的方式,体验情感的方式等。这种“气质”在婴儿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说,有的婴儿很喜欢哭闹,焦躁不安;有的婴儿却安静少哭,易满足。这些先天的行为倾向,是孩子骨子里的东西,难以改变而且本身也并无好坏之分。会伴随孩子长大,衍生出最为普遍的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特质,显现于他们的行为方式里。为什么说最为普遍?因为,人类太过于复杂了,单用内向和外向把人分门别类,过于简单。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方便,好操作,所以,才笼统地分为这两个类别。美国心理学家普洛格和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就按个人心理活动倾向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倾向于内部)、外向型(倾向于外部)两类。
&★ 外向型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自信、开朗、活泼、善于交际;
★ 内向型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交际。归根结底,两者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内向时,真的不用太过心急,内向不是孩子的错,不要因为孩子内向的性格,而感觉“这孩子可怎么办,没救了”。作为父母,你若放弃了孩子,孩子也会放弃他自己。三、为什么我们普遍觉得内向不好?问大家一个问题,记住你的第一想法:如果,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可以选择,你会选哪个?相信基本上大家都会不假思索地觉得外向好,包括一些内向的人。为什么,我们普遍认为,内向不如外向好呢?
1)长久以来的误解和偏见内向性格的人,因为不善于交际,所以,给人一种胆小,害羞,沉闷,不太合群的感觉,人们难免会对内向者,产生误解。最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内心性格的人其实也喜欢与人交往,只是群体活动会消耗他们大量的精力,所以,他们更喜欢一对一的亲密交谈。这让人觉得他们高冷,不好接近;
第二,他们不喜欢展示自己,在别人夸夸其谈的时候,他们不好意思打断别人,认为这可能会冒犯别人,这让他们看起来神秘兮兮的,摸不透;第三,内向的人思考时间比较长,通常会反复思量后给出一个想法,这就有点让外向的人等得不耐烦,从而嫌弃,认为他们有话藏着掖着,不坦诚。玛蒂·莱利在《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里说:很多人并未真正认识性格内向的人,甚至连那些内向人都并不十分了解自己的性格,外界的人大多戴了有色眼镜看待内向者,认为外向比内向好。据说内向者与外向者的比例大致为1:3,外向者远多于内向者。自古以来,少数要服从多数的潜意识,让作为外向的人占了心理上的优势,内向的人受其影响,也很容易否定自己的性格。所以,人们对内向的人存在着很深的偏见和误解。父母也不能免于俗套,一发现自己的孩子内向的话,就各种胆心。其实,父母的过度担心的表现,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性格不自信,从而产生自我否定。(这点我们等会再细说)
2)外向者更受欢迎,更吃得开美国研究内向性格的权威专家马蒂兰尼,在《内向者心理学》中,将内向的人比喻成一个充电电池,将外向的人比喻成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她认为:内向的人,他们的精力有限,需要不断地从自身内部充电,补充精力。比如坐下来独自思考、调整情绪或休息一下。外部环境的刺激,对他们是种消耗,频繁的应酬,和长时间的社交活动会让他们想要逃离。反观,外向的人,倾向于向外部世界获取能量,就像太阳能电池板,只要有外面的阳光照耀就能充满能量,独处反而像阴天获取不到能量补给。所以,他们很喜欢抱团,喜欢跑出去活动,跟人交朋友,参与各种娱乐活动或运动,或竞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这就给人一种开朗好交往的感觉,而且他们确实能交到很多的朋友,拥有很广泛的人脉,这些都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帮助。在我们现在这个崇尚影响力,自信和个性的社会,有一种倾向,认为要想成功,就得大胆走出去付诸行动。所以,外向的人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而内向的人则成了被忽视的沉默群体。 3)只看到了内向性格的缺点,没看到优点曾经有个教授,在班里做了一个实验。什么实验呢?他拿了一张上面有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一瞧,“不就是一张纸吗?”
教授又让他们仔细再看,有个眼尖的同学说,“哟,有个大黑点。”于是,其他人纷纷跟着说,真的有个大黑点。教授又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学生再仔细看过后,说什么都没有了。教授说,这么大一张纸,这么大一片白色,你们却只看到了一个芝麻粒点大的小污点。说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通常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喜欢从众,而且盯住一个点后,会把它放大,并默认自己是正确的。内向的孩子不被看好,就是这个道理。说个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有天你带着孩子去遛弯,路上碰到熟人了,你跟孩子说,快叫叔叔阿姨。孩子反而躲到你身后,一声不吭地。你为了缓解尴尬,不失礼貌的笑着解释:“这孩子太内向了,害羞不爱叫人。” 孩子看到陌生人,会怕生是正常的心理,自我保护防御机制让他们的反应慢半拍,这个时候,你来一句“这孩子就是内向”,好了,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嘴堵上了。可能话都到嗓子眼了,又咽回肚子里去了。然后,你抓住孩子“怕生”这个点,瞬间放大到内向,你开始自我催眠,无限放大:内向不好,嘴笨交不到朋友,老实容易被欺负,以后还影响找工作,……越想越觉得,完了完了,这孩子以后咋办。孩子内向的缺点都被你想全了,优点却常常被忽视。四、内向的孩子的性格优势 1)心思细腻,洞察力强内向性格的人更关注自身内心,所以,心思会比外向的人更细腻一点;善于观察和思考,能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些事情看得也比别人通透,只是不愿意多嘴。
&2)重情重义,踏实可靠他们交朋友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和你不熟的时候,话少,熟了也是个话匣子;认定了的朋友,绝对会掏心掏肺的对待;他们总是会替别人着想,不想过多的麻烦别人,除了自己搞不定了才会向别人求助。
&3)少说多做,执行力强喜欢想甚于说,能沉下心来专注于手头上的事。不喜欢吹嘘自己,更愿意付诸于行动,是天生的好的合作伙伴,跟他们合作,会让你感到很顺利。
4)最大的优势:更容易成功前面这三点,都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当然还有其他的优势,比如自律且自控等等,内向性格的特质不仅不会阻碍我们取得成功,反而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的力量。据统计,世界上 70% 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40%的美国公司高管也都是内向者。比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股神沃伦•巴菲特、著名的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话结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创建阿里巴巴的马云……都是内向型的人!
五、如何帮孩子把内向性格优势,发挥出最大优势?不少父母会有这样的疑惑,怎么我家的孩子没有这种迹象,反而越来越内向了呢?因为,你的暗示作用。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就是条件反射。一般来说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所以,当你觉得内向不好而反复提醒孩子他很内向时,被贴标签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越来越内向了。在这个崇尚影响力,自信和个性的社会,显然内向性格的孩子会吃亏一点,那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帮孩子把内向性格优势,发挥出最大威力?根据美国心理专家马蒂兰尼的《内向者心理学》,我把它归纳为简单好操作的几点建议:
&1. 接纳孩子的内向性格,别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接纳是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我就是这样的,并且,我这样很好。"接纳后心里轻松反而有助于挖掘更多的优势。
2. 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培养兴趣爱好比如,锻炼身体;多读好书,增长见识;培养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参与家务劳动,增加价值感等等。
3. 不拿别家孩子和自家孩子比较比较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
《少年说》节目中,一个11岁女生站在台上喊话妈妈,能不能看到她的优点,不要总是拿她和优秀的同桌比较,比成绩比懂事,样样像别人看齐真的很累。 4. 总是批评打压孩子打压式的爱,不仅培养不了孩子的抗挫力,只会把孩子打趴下。曾经新闻报道的一个事实,一位初三学生总是被家人批评打击,某次考了95分却被说,你要是在努力一点怎么会只考95分,于是愤而自杀。 5.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看着有点玄乎,但是真的有用。王菲的女儿李嫣,天生兔唇,动手术后依然有明显的疤痕。就在大家都觉得兔唇会让她自卑时,谁能想到,她非常自信的镜头前向全国网民喊话,我认为自己很美。为什么?因为家人从小告诉她,每个人不一样是正常的,她是特别的,所以,她也觉得自己是特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