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过来一起学学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倾听的5个方法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要鼓励孩子交朋友,但更要教会孩子与朋友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何教会孩子保持距离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在交往中与对方保持适度距离的习惯呢?有关专家建议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社会学家兰金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也有外国谚语说:“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这些都说明,倾听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正迫切需要从他人那里学习知识和开拓自身的语言思维,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有名人说:“学会了如何倾听,你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的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仔细听别人说话,能及时把握对方的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管是和科学知识还是社会知识,都有助于孩子补充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善于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他人的关系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你能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
美国的朱迪·C·皮尔森博士指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总能及时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且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倾听本身也是对谈话者的一种暗示和鼓励,让对方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有时候,你听得好还会帮你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美国一位资深外交官回忆周恩来总理时说:“凡是亲眼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会忘记他。他身上焕发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使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他的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你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见的天赋。在外交活动中,他注意‘倾听’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倾听,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鼓励,意味着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能够让对方敞开心怀,也能让你真正走进对方的心里。然而很多孩子并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在叛逆心的作用下,有许多人不仅是蹩脚的谈话者,同时也是拙劣的听众。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谆谆教导,你不去聚精会神地聆听,不去汲取有益的养料;对于同学朋友的心事,你更是缺乏耐心去听。你不是心不在焉、神情恍惚,就是不耐烦地东张西望。一会儿机械地摆弄自己的指甲,一会儿打断对方的谈话。总之,你没能给谈话者足够的尊重,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腻烦,恨不得立刻逃之夭夭。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么做有什么不妥,但如果你能反过来想想,说话的人是你,对方却是这副样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此时,可能你就会意识到倾听别人谈话是多么受人欢迎的习惯。
当然,良好的倾听习惯绝不仅仅是“他问你答,他不问你就闭口不说”那么简单,你还要真心真意地体会对方的感受,明白对方的需求。有时候,有人来找我们时,我们常常说得太多,却没有意识到对方只是想找个人一吐为快。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需求,你要做的,只是认真地听他说心里话,他必定会因此感到宽慰,把你当成好朋友甚至是知己。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呢?有关专家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主动积极倾听对方谈话
在倾听他人谈话时,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会主动积极,对对方的意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全神贯注地聆听,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问清楚;切忌急于表现自己。如果对方一开口,你都表现出自己很了解的神态,那会打断对方的谈话。因为你知道,对方觉得自己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他会感觉你是自以为是的人。
2.父母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
也许对方的谈话一开始并没有切入实质内容,但也不要急着打断对方,多耐心地听听,给对方理清思路、组织语言的时间,这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切忌不等对方说完就打断对方的话作出结论。你应该努力弄懂对方的真实意思,完全把握对方谈话的实质。教会孩子抓住对方的主要思想。一般的谈话,说者为了使话听起来不那么枯燥,说得更动听,更有美感,都会修饰自己的语言,都不会是那么直截了当的,这是正常现象。因此,不要被这些个别枝节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而忽略掉对方谈话的实质。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能从对方哪怕逻辑不清,条理混乱,修饰连篇的话中抓住对方谈话的主要意思。
3.明确地告诉孩子
必要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复述一下对方的内容,并请他纠正。这样将有助于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准确理解。另外,有些人谈话时常常带口头语或做一些习惯动作。对此,应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4.教导孩子学会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上让思考与谈话相适应。聆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真正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这就需要发挥思考的作用,边听边思考,把对方的谈话及时转化成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如果对方在谈话时,你心不在焉,不动脑筋,对方谈话的内容又记不住,不得不让对方重复,那么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5.让孩子学会体验对方的感受
无论是谈论一件高兴的事情,还是悲伤的事情,在谈论的同时都会带出自己的感情和体验,会使谈论的内容更容易打动人。倾听也是一样,要注意体会对方的心情,反应在你的表情上,比如,如果对方说件伤心的事,你最好表现出为他难过、并表示安慰和鼓励。相反,如果他在谈论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时,而作为听者的你却是副兴高采烈的样子,那对方除了认为你在幸灾乐祸不会想到别的了。  要鼓励孩子交朋友,但更要教会孩子与朋友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为什么要保持距离一天,小迪哭着对妈妈诉说:“芳芳不和我玩了。”
小迪和芳芳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怎么突然翻脸了呢?是不是相互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啊。妈妈决定刨根问底。
原来,小迪和另一个小朋友文文闹矛盾了。小迪为了孤立文文,要求芳芳不和文文玩。但芳芳和文文也是好朋友。因此芳芳坚决不答应。小迪强制要求芳芳和文文绝交,惹怒了芳芳,导致芳芳再也不理他。
妈妈明白原因后,就给小迪讲了一通道理,让小迪去和芳芳和好。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无论交情如何,朋友或多或少都会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而这一点,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合作关系的社会里就显得尤为重要。朋友多了路子广,办事情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劳神费力,难上加难。
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的多少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道路是平坦还是曲折,是有所谓的“贵人相助”,还是要自己苦苦奋斗,而大量的事实也表明,谁的朋友越多,来往越密切,谁的事业就越发达,生活也更幸福,身体就更健康。

朋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千金易得,知己难求。”那么如何保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并且使它不断增色而经久不衰呢?一位老木匠教徒弟的故事就很富有哲理性。

过来一起学学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倾听的5个方法(图1)


老木匠教徒弟的时候有一个口头禅,就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匠是和木材打交道的,木材的构造有纹理,因此木匠都很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那些装修过的房子就会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完满”的缘故。那些高明的师傅懂得合理地留一些缝隙,给那些组合的材料留足空间,这样就可以避免装修时出现的这些问题。
其实,交朋友的道理和装修房子的原理是相通的,都讲究留出一定的空间,不可太完满。
小孩子崇拜直率,热爱真诚,希望与好朋友亲密无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直率与真诚要有度。我们对朋友可说真话,直露肺腑,倾心交谈,但并不是对一切人,而且说真话也要看场合,真诚坦率不等于没有个度。
也许有人会说,好朋友就应该亲密无间。这样想也不错,表现出一个人的肝胆相照的有情有义的性格。但问题是,人心很复杂,你能这么想,你的好朋友未必这样想;到最后,不是你不要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朋友受不了你!更何况,你也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你心理、情绪上的变化,有时你也不能掌握。
朋友间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的确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伯牙鼓琴,子期知音,高山流水。能够保持一份友好的情谊,使之能够经受风雨的吹打,实在是非常可贵的。然而,友情就像弹簧一样,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这样才是友谊长久之道。
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以及心灵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是友谊的连接带和润滑剂,而个性的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保持一定距离,就是不要太过亲密,整天粘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有距离的,给彼此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保持距离就要尊重对方,要有礼,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有时太过保待距离也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商业社会,大家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因此对好朋友要经常通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聚在一起吃吃饭,聊一聊;否则,你们就会从好朋友变成朋友,最后变成仅仅是相识的人。
人一辈子都在不断地交新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因此要强调:好朋友定要“保持距离”。
要鼓励孩子交朋友,但更要教会孩子与朋友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何教会孩子保持距离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在交往中与对方保持适度距离的习惯呢?有关专家建议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告诉孩子,与人交往,要往来有节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友谊应该很好地把握亲密度,不可太过,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反目成仇。过分热情让人恐惧,物极必反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朋友之间的交往。
有许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的热情让你害怕甚至惧怕。《友谊自天而降》一书中说:“朋友之间各自的家庭、工作和其他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作为朋友,如果不考虑实际,以自我为中心,强求朋友经常在一块与你厮守,势必会给他带来困难。”
2.告诉孩子,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隐私
由于每个人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对每件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异,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很奇怪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却很平常。与人相处要能容忍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不宜干涉别人的决定。即使是夫妻之间或父子之间,也不希望自己的决定受到干涉。同样的道理,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也需要理智地处理和看待每个人的决定和行为。既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考虑。要学会理解人、尊重人和宽容人,以冷静、公平、客观的心态与他人友好相处才是保持友情的秘诀,求同存异是志同道合的基础。所以,与人相处不宜干涉别人。
好朋友是比别人要亲近的人。好朋友见面和交往的机会当然比其他人要多,对于彼此的事情也比别人知道的要多。可是任何事都有个“度”,超越界线你得到的就是相反的结果。《指南》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相处,建立与幼儿平等的师幼关系。并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 &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确,我们所需要的正如指南所提倡的那番,要学会更要善于倾听每个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要善于用睿智的眼光去及时的捕捉在幼儿身上稍纵即逝,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通过给予幼儿最真诚的关爱,与幼儿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在认真学习了《指南》之后,我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开始了不断的反思与实践,再反思再实践这样一个反复进化的过程。用爱心,耐心与细心去关注每位幼儿的点滴进步与成长,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做好幼儿眼中友善、信任的倾听者之一。
一日自主性游戏如期开展着,突然肖福安一脸灿烂的跑了过来“李老师,今天的肯德基,我们赚了好多钱呀。”随着他的话语,我的目光从他的脸上不自主的转移到了他举在胸前的那一大叠钞票上“真的好多哦,只是你们的店早上才营业没多久呢,怎么一下子就赚了那么多钱呢”我半信半疑的回应着眼前这个男孩,“李老师,安安他是去银行拿的钱,而且拿了很多”没等安安接过话来,与他一起游戏的冉宗梁马上一步向前跟我道出了实情。我一时怒火中烧,平日里一直在引导他们不能乱玩游戏,要认真游戏。借着这股怒火,我的嗓门俨然已经不自知的提高了一个八度“安安,你说,你是店员,又刚刚营业,不呆在店里招揽生意,怎么跑去银行”安安被我的训斥一下子给震住了。过了几秒,他终于回过神来,“李老师,我刚才是去银行取钱了,可是后来我又转念一想,咦,我是肯德基的工作人员,我为什么要取钱呢,如果客人来买我的东西了,那我就有钱了。”安安一本正经的反思着,我按耐住心中的那团怒火,努力尝试保持安静的与他进一步交流。“那你接下去怎么做的呢?”“我把钱还掉了一部分,然后有几个客人到我店里来买了一些东西,所以我又赚到了一些钱”解释到此时,终见安安的脸开始慢慢舒缓开来,之前的那阳光般的笑容又露了出来。“请问你们店的汉堡包多少钱一个呢?”“25元一个”安安爽快的应答着。正当我想问哪些小客人来光顾小店的时候,在边上一直悄悄关注着的陆诗怡跑了过来,“李老师,我刚刚买了一个汉堡包”“那还有其他客人来买过吗”看着始终在安安手里静躺着的那一大叠钞票,我依然怀疑着,“今天我们店总共来了三个客人”我马上想到班上一部分小朋友对于钱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的这样一个现状,往往在进行买卖交易的时候胡乱付钱,或者是不找零钱,各种情况都时有发生。我灵机一动,“诗怡,请你再去银行取买一个25元汉堡包的钱回来好吗”诗怡欢快的往银行飞奔过去。不一会儿便取来了所谓的25元,小手高举到我眼前,“李老师,你看,我把钱取来了”我看到眼前的这一景象,真的是说不出话来,喜怒交加,诗怡分明是取了一张2元与一张5元,摆成25元的数字状,而在那一刻的我反而怒气消了一大半,好逗却也好有想象力的孩子呀,她用她所能理解的方式,取满了她认为的25元。想着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正是处于接受具体形象思维这样一个阶段,我有什么理由要去质问她呢?于是我转身反问起安安“刚才诗怡就是拿着这两张钱来买你们店的汉堡包的吗,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恩,她拿的钱不够,才7元,我建议她用5元买我店里的薯条,因为薯条正好是5元一份的”多么聪明与机智的安安呢,随着谈话的深入,之前原本想批评他的冲动想法在此时正慢慢消退。“这个建议不错,你真是个很会招揽生意的店员呐。”正当我在表扬他之际,安安又接过话题了“刚才我们隔壁特产店的老板娘让我把赚到的钱都还给银行”“不是还给银行,这种情况叫做把钱存入银行哦,安安”我开始带着笑意帮他调整用词上的不当。“我把一部分钱已经放到银行了,虽然我现在钱不多了,但是没关系,我可以继续卖汉堡包,继续赚钱,就算我今天赚不到钱了,那也没关系,我可以明天再接再厉,反正这个游戏我每天都可以玩”安安滔滔不绝的一席话,这一次真真实实的把我给震住了,我为他小小年纪却有着如此乐观的心态而惊诧。这样一个在游戏过程中突发的小事情,在那一天的游戏分享中,我将此事作为一大亮点来做深入的讲评。孩子们更是通过在分享了此次游戏小趣事之后,不但再一次熟知和掌握了数方面的相关知识,更是感受和学习了无论何时都要用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面对人生这样一个简单却又不失真谛的感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