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上海户籍人才引进申报-什么是人才引进-引进高层次人才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据媒体报道,以来,已有海口、广州、大连、常州、西安、南京等6城市发布新政,放宽落户限制。 从初争夺人才大战打响,两间,由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据媒体报道,以来,已有海口、广州、大连、常州、西安、南京等6城市发布新政,放宽落户限制。

从初争夺人才大战打响,两年间,由主要在二线城市展开,到蔓延至一线和三四线城市,甚至吸引不少县级城市加入。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争夺人才愈演愈烈的背后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就业转型、教育转型、政府公共服务转型的考验。

海口市2月13日开始受理申报的《海口引进人才 住房保障实施细则》从学历和年龄上均有放宽。从学历上将范围扩大至应届高校和职校或海外留学归国毕业生,从年龄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55周岁,全日制专科学历或高级工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

西安市提出,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教育部学信网在册人员),均可迁入落户。此外,落户年龄限制又一次实现突破:本科(含)以上学历取消了年龄限制;本科(不含)以下学历的,年龄由35岁(含)放宽到45岁(含)以下。

3月21日,北京市宣布建立人才引进& 绿色通道&,凡是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体育人才、金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利发明者和北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均可申请引进。同月,上海也提出打造& 人才高峰&。,全国超过100个城市发布了人才政策,一线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也开始争夺人才。

今年一开年,各地争夺人才政策集中发布。据统计,截至2月18日,至少有16个城市发布各类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据记者统计,其中一线城市3个,新一线城市4个,二线城市4个,三、四线城市4个以及1个县级城市,争夺人才大战全面展开。

购房、生活补贴成多地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初,多城发布相关政策:安徽亳州市最高可领80万安家费;江苏省镇江市对硕士、博士毕业生分3年给予每人15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浙江宁海县对落户宁海的顶尖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的经费资助;成都高新区为创业团队提供5套以上的人才公寓,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

各地人才引进服务也有了进一步提升。1月10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首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等5类高技能人才,可按规定直接办理人才引进,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随调随迁;深圳市在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 秒批&的基础上,将& 秒批&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海口市政府设立人才服务& 一站式&平台,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

除此之外,南京市修订南京市积分落户,在房产情况方面首开房屋面积每满1平方米加1分的先例,最高不超过90分,多套房面积不累计计分;湖北省襄阳市发布文件,连续6个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可以申请公积金购房贷款。

据当地媒体报道,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西安市新增人口超过105万,单日落户超8000人。全市市外迁入共79.5万人,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总迁入落户的63.5%,其中博士以上1253人。除此之外,多次加码人才政策的南京、合肥、成都等城市均在落户超10万。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各地出现争夺人才现象,正是我国人口结构问题的显现。从2012年到,我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低于1.8,平均每年劳动人口减少600多万。而与此同时,我国人均寿命目前提升到76.7岁,出生人口少、死亡率低、人均寿命长,致使养育人口、劳动人口、退休人口三者间出现结构性问题。因此不论是所谓高端人才还是劳动人口,甚至消费人群都越来越短缺,而他们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源。& 人才从来都在争夺,但我们看到,劳动年龄人口,甚至具有消费能力的人群都成为了争夺的对象。&

对此,杨燕绥提出,应当重视理论研究。杨燕绥认为,当前我国缺乏生育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方面研究,对结构经济学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人口结构规律、违背规律会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新的问题等方面研究不足,就会导致宏观规划反应比较迟钝。

陈秋霖认为,短期来看,降低落户门槛的确能够吸引人才,但长远来看,特别是现阶段在国家层面上出台了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的新政,就更考验城市留住人才的实力。经济前景好、支柱产业多、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都是城市实力的体现。

杭州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在杭州举办的新一届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上,猎聘网发布了《中国互联网人才发展白皮书》,通过对千万级数据样本的分析发现,杭州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杭州的人才引进力度将继续加大。




分& 析

杭州人才引进政策有何变化?

你适合哪种人才引进方式落户?

申请人才引进落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人才引进方式

1

高技能人才落户

符合高技能人才落户的4类人员

45周岁以下具有本省、本市颁发的技师(二级)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在杭工作连续满3年且在杭拥有住房;

35周岁以下符合当年我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并具有本省、本市颁发的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人员,在杭工作连续满3年且在杭拥有住房;

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我市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杭落实工作单位;

在杭就业期间,国务院各部委授予的操作能手等,省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评比的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农民工;被评选为本市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含享受待遇对象),杭州市十佳来杭创业创新青年、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申报材料

本省、市职业技能鉴定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与单位签订的连续3年及3年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指已在杭连续工作3年以上,且目前在杭工作)原件及复印件;

迁移人员的户口簿及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原件;

本人在杭拥有住房且实际居住的在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有租赁证和单位大产权证的单位自管房、房管部门的直管公房、公租房)原件及复印件;

随迁配偶(需结婚登记满2年)、未成年子女的,提供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独生子女证原件及复印件。

2

留学回国人员落户

申请条件

符合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受理条件,且人事档案在杭州人才市场管理;

符合本市公安部门规定的进杭落户政策;

工作单位无集体户口,且本人不具备独立立户或亲属投靠等落户条件;

硕士研究生50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55周岁以下,本科45周岁以下。

申报材料

(研究生学历)落户人才市场

身份证,原件1份;

迁移证或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1份;

国外毕业证书,原件1份;

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使领馆签发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1份;

无房证明,原件1份。

(本科学历)落户人才市场

身份证,原件1份;

迁移证或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1份;

国外毕业证书,原件1份;

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使领馆签发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1份;

人才市场同意挂靠证明,原件1份;

无房证明,原件1份。

《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或两年内连续12个月本市就业单位社保缴费记录。

3

应届毕业生落户

应届毕业生的定义

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当年12月31日前在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单位签合同、缴纳杭州当地社保);

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

申报材料

学历及学位证书;

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报到证复印证;

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年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原件、复印件(普通高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无需提供);

社保局出具的用人单位为当事人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原件(普通高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无需提供);

户口簿、身份证或户口迁移证原件、复印件;

同意落户证明(落户人才中心的,由人才中心出具;落户单位集体户的,单位出具同意落户证明及集体户口簿;落户亲友家的,提供房产证、户口簿、户主同意落户证明;落户本人房产的,提供房产证原件复印件);

公安机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4

中级职称落户

申请条件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达到年龄要求:中级45周岁以下,副高50周岁以下,正高职称55周岁以下;

达到评审方要求:高级职称必须由省人事厅颁发,中级职称由市地人事局或省级部委办公厅颁发;

已在杭州落实工作单位;

在杭居住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

申报材料

进杭落户审批表(本科学历需用人单位盖章,硕士以上学历无需盖章,可直接填写);

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外省、市通过评定取得的职称需提供地市级评审组织盖章的评审表,通过全国统考取得的职称需提供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

《浙江省居住证》、《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或《浙江省人才居住证》;

迁移人员的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或户籍证明;

落户本人合法固定住所的提供住房所有权或使用权相应凭证(房屋共有权人的,需同时提供共有权人身份证及同意落户证明);

挂靠单位、人才市场需提供盖章的同意落户书面证明原件及集体户户口簿首页复印件;

投靠亲友的提供同意落户书面证明(所有房屋产权人及户主签字同意)及其房产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

落户在集体户及亲友户内的还需同时提供迁移人市区无房证明;

与单位签订的有效期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证明(不含补缴)(硕士及以上学历无需提供);

注意事项

其他:配偶随迁的,需提供配偶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父母的结婚证、未成年子女的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

历届本科生落户

申请条件

全日制本科45周岁以下,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居住满1年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

申报材料

人员进杭落户审批表(本科学历需用人单位盖章,硕士以上学历无需盖章,可直接填写);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专升本及未取得学位证书的必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浙江省居住证》《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或《浙江省人才居住证》;

需迁移人员的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或户籍证明;

落户本人合法固定住所的提供住房所有权证或使用权相应凭证(房屋有共有权人的,需同时提供共有权人身份证及同意落户证明);挂靠单位、人才市场需提供盖章的同意落户书面证明原件及集体户户口簿首页复印件;投靠亲友的提供同意落户书面证明(所有房屋产权人及户主签字同意)及其房产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落户在集体户及亲友户内的还需同时提供迁移人市区无房证明。

与单位签定的有效期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证明(不含补缴)。

注意事项

随迁配偶的,需提供配偶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随迁未成年子女的,提供父母的结婚证、未成年子女的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6

历届大专毕业生落户

申请条件

根据杭州市政府相关批复要求,从4月15日开始实施新版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紧缺专业目录。

年龄在35周岁以下,符合新调整目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往届大专毕业生,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居住满1年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

申报材料

符合紧缺专业目录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本人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或者户籍证明及居民身份证);

与单位签定的有效期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最近连续12个月本市就业单位社保缴费记录;

相关落户地址:其中落户地址为个人购买的产权房的,提供房产证;落户地址为挂靠亲友的,提供亲友的房产证、居民户口簿和产权人及户主共同签署的同意落户声明;落户地址为集体户口的,提供相应的单位同意落户意见书或人才市场同意落户证明;

在杭居住登记满一年的居住证明(浙江省居住证、浙江省人才居住证)。其中,需随迁未成年子女的,需同时提供子女的居民户口簿和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结婚证。

人才引进申报-什么是人才引进-引进高层次人才(图1)" alt="上海户籍人才引进申报-什么是人才引进-引进高层次人才(图1)" src="/uploads/111112/016.jpg" style="max-width:100%!important;height:auto!important;width: 640px; height: 480px;"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