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今天发布市域范围内户口有序通迁以及人才落户实施意见,将放宽人才落户,市域范围通迁取消房屋面积限制。
先后撤销五个县设立新区并划入城区,但这五个区的居民并没有真正变成& &,出台各种惠民政策,常常有& 不含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的括号,或者是直接点名适用范围为主城区。即使在同一个区或同一个街道,依然执行不同的户籍制度。

公安局副局长蒋平:比如说我们的老浦口和浦口区,老浦口和原江浦县,一个街道也执行两种不同的政策,为此群众难以理解。
根据新政,今年12月1号起,江宁、原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与主城区实现户口通迁,老五县的居民户口迁往主城区,只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就可以迁移,不再有购房面积超过60平米才能落户等条件。
蒋平:合法稳定的住所就是要有自己的产权房,但是这个产权房的面积不做限制,不像过去,你到南京来必须要60平米,也是方便有这个意愿有这个条件的。
《人才落户工作的实施意见》也在上午同时进行了公布。根据新政,如果应届生两年内未找到工作,不用将户籍回迁到家乡了。
南京市外专局局长吴瑕:以前两年内没找到工作,你必须迁走,现在把这个门槛给取消了,对应届毕业生完全放开,你只要在南京找到工作,有合法居所,就可以落户。上周,本市公布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生申请居住证、申办户籍的两个办法,其中提及,2014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主要变化,是在申领《上海市居住证》方面。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新规的实施时间是去年的7月1日,因此部分就业较晚的毕业生其实已经是按照该办法进行了后续居住证的申办。
根据本市人口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要求,2014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将继续引导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以申领《上海市居住证》为主渠道,同时确保直接落户更直接用于引进上海实施国家战略、建设& 四个中心&和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紧缺急需人才。
市教委上周表示,2014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主要变化,是在申领《上海市居住证》方面。根据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应届毕业生在沪就业,须缴纳6个月社保后,由个人到居住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办《上海市居住证》,获得居住证后,再由单位为其申请居住证积分。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其实,这主要是从所有2014届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的层面而言。由于2013届毕业生中部分学生存在就业较晚的现象,因此,部分学生去年其实已经按照该办法进行操作,至于签约早的毕业生,有的单位仍按过去的办法在入职后即由单位统一申报,有的则是索性拖至7月1日,按照新标准,在缴纳6个月社保后,由个人到居住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办《上海市居住证》。
相关接线人员表示,缴纳6个月社保,并非指学生不能跳槽,因此学生在申办过程中不必过分担心是否多了羁绊。市教委也对此强调,时间上虽然有所延晚,但从宏观上来说,在沪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各学历层次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都是能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