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人才的世界&&&&&&
21世纪什么最贵,答案是人才,前不久发布的北京市平均工资已经突破10万元大关,达到了历史性的101599元,意味着庞大的北京城,按照 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 万人来计算,意味着其创造的产值已经突破2万亿大关,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户籍人口大约在1347.9万,外来人口估计有825万人之多,这样严峻的外来人口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是在这些大量外来人口中,有不少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落户梦,这不仅意味着能够在北京城扎下根,也意味着身份的转变,得到认可,获得户籍背后带来的各种隐性福利,在这个趋之若鹜的城市里,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实现落户梦呢?
&
01 当前北京市落户政策
&& “目前北京市的落户政策分为几部分:
1、 应届生落户,按照北京市的当年实际指标进行分配,各企业按照所得名额进行落户安排,条件是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有年龄限制;
2、& 大学生村官形式落户,按照当地条件进行考取,完成一定年度的社会服务工作;
3、& 考取有落户指标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岗位,按照国考要求,有对应专业和工作经验及年龄限制;
4、& 积分落户,按照北京市目前公布计划,每年动态调整;
5、& 人才引进落户,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落户;”
今天就来分析一下最后一条人才引进落户的难度,在近1年内,相继有50个城市发布了相关的人才引进落户计划,其中就数北京市的落户政策最细化,开放程度最大,但是在这样的开放程度下,其难度如何呢?
02 当前北京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下面通过政策的打分进行分析,其中总分为100分,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均值50分,满足一定的分布规律。
&北京市人才引进难度分析表|ax未来&&&&&
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需要参与落户的人员能够满足其中的最低一条方能参与统计,通过对比发现,其中达到落户条件最低的反而是能够投资5000万以上的企业政策,通过这样一个政策能够发现,对于北京市的贡献主要通过经济水平进行衡量,而投资5000万以上至少能够实现一个规模200人的企业稳定运行1.5年,其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按照人均50万计算,每年能够实现1亿元的产值,按照这样的测算方式,其创造的税收保守估计在2000万,这些税收收入足以是的更大规模的外来人口进行落户。
在以上图表中难度最高的是双一流大学重点实验室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才,通过这个不难看出,科技及教育是未来的重点,国内整个重点实验室才不到400所,北京市只有30多所,这样的条件下想要获取北京市户籍,需要持续工作并且能够取得高级职称,意味着必须是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科学技术带头人才能够实现的。
03 北京这么大,能装得下年轻人的梦吗?
其他情况下北京市的落户难度基本呈现合理的分布区间,需要通过不断的外部学习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一定经济回报后才能够逐步实现人才引进的落户目标,在这样的难度情况下,人才引进的人口结构与已经是本地户籍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的替代关系吗?由人才引进落户的人员背后创造的社会价值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一个户籍所能带来的归属感,而对于800万的外地人口想要进行落户,其难度堪比走钢丝,他们为北京城创造的价值是不是应该像区块链一样,能够被准确的记录和被所有人认可,其创造的税收、消费不是带动真正北京城发展的重要力量吗?积分落户又有多少能够满足这些人的劳动产出和回报呢?也许这些才是应该去解决的城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