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航空支点”撬动开放河南

落户动态
  • 2025-09-03
  • 浏览

摘要:郑州机场货运站飞机装卸货物的繁忙景象。□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本报通讯员 马凌霄 袁野今年以来,我省两次召开大会推进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明确提出,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

郑州机场货运站飞机装卸货物的繁忙景象。

□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本报通讯员 马凌霄 袁野

今年以来,我省两次召开大会推进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明确提出,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建强枢纽经济,发挥支点效应。

郑州航空口岸是河南链接世界的“便捷通道”,借助飞机这一载体,即使身处中原腹地也能快速直达世界各个区域,轻松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其支点地位不言而喻。它不再仅仅是河南的“空中门户”,更是国家战略层面贯通内外、链接全球的重要支点。通过持续加密国际航线、创新“空空中转”等业务模式,深化“区港一体化”改革、落地过境免签等政策,航空港的枢纽能级和开放优势不断提升。

一头紧密对接国际市场,让物美价廉的全球商品便捷入豫,惠及亿万百姓;一头深度辐射国内市场,助力“河南制造”和中国品牌高效出海,拓展全球市场份额。郑州航空口岸支点效应不断释放,正在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撬动全球资源、汇聚国际流量,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正在郑州航空口岸发生。

进口货“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2024年8月25日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航落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以来,郑州航空口岸又多了一款火爆出圈的进口好货。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从郑州航空口岸进境的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货重同比增长超19倍,货值同比增长近26倍。

产自大西洋北部的三文鱼,缘何密集“飞”临航空港区?

郑州邦达天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达天原”)是我省资深海外生鲜进口物流服务商,也是省内乃至国内最早开展三文鱼进口业务的企业之一。“没想到,今年上半年,我们进口三文鱼一举超过241万公斤,是去年同期的48倍多!”邦达天原总经理郭黎民兴奋地说。

郭黎民告诉记者,以往进口挪威三文鱼,需搭乘货轮渡过海峡,再转乘卡车送至机场,从卢森堡等地打“飞的”运往郑州机场——从海洋渔场到国内至少要30个小时。

今年2月,郑州—挪威奥斯陆货运航线顺利开通,三文鱼“通勤”时间大大缩短。在运输时效提升的同时,郑州航空口岸还为生鲜产品开通了“绿色通道”,以7×24小时服务等保障措施不断提高通关时效,确保生鲜货物放行“零延时”。

“直飞航线+便利通关”,邦达天原进口三文鱼鲜活度较往年提升30%,竞争力大幅增强,最快24小时内即可“游”上国人餐桌。顺应市场需求,该企业加大进口力度,今年2月起,每天都有三文鱼乘航班而来,多的时候一天3个航班上都有邦达天原进口的三文鱼。

邦达天原三文鱼进口业务的蓬勃开展,是郑州航空港口岸活力四射、火力全开的缩影。

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局长郭利超告诉记者,新航点不断开通、老航线持续织密,效率更高、服务更好,推动郑州航空口岸扩量提质。今年1—7月,从该口岸进境的水果货重同比增长90.31%、货值同比增长28.51%,食用水生动物货重同比增长25.06%、货值同比增长21.61%。航空口岸完成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34.2万吨,同比增长39.02%。

建强枢纽经济,让全球好物更快走进河南,海外产品的“身价”不断降低,曾是高档酒店奢侈品的进口海鲜正成为百姓餐桌的家常菜。8月24日中午,家住郑州市金水区中海锦苑小区的市民舒晓莉,在盒马鲜生APP下单购买一份“帝皇鲜挪威三文鱼切片”,要和女儿一起解解馋。“以前,三文鱼动辄数百元的高昂价格让人望而却步,现在几十块钱的价格很亲民,咱们普通家庭消费无压力。”舒晓莉说。

境外游客乐享免签“红利”

宝泉“悬崖绿洲”绝壁碧水相映成趣,清风徐来水汽氤氲让人顿觉暑意全消;天界山“云峰画廊”红岩绝壁与云海交融上海可以人才落户吗undefined,行走在悬空栈道上好似逍遥天上客;林州大峡谷断崖高起、群峰峥嵘、流瀑四挂,尽显南太行雄、奇、险、幽的独特魅力……

“河南山水名不虚传,中原之行不虚此行!”8月22日,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市民赵再哲和家人结束了4天的南太行之旅,带着“极大的满意”回到郑州机场准备返程。

不仅韩国游客满意,负责接待韩国游客的河南纽亚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文成国也格外开心。

“现在每月最少接待50个韩国旅游团,高峰期单月接待超过200个韩国旅游团。”文成国告诉记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热衷“河南游”,今年以来,该旅行社接待韩国游客已达2.8万人次,是2024年的2倍——这些韩国游客中,六成以上首选壮美的太行山水,其余则更青睐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人文景观。

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刘龙龙分析认为,韩国游客“扎堆”河南,一是因为“老家河南”文旅品牌越叫越响,河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优美的山水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二是因为免签入境政策落地,让旅客入境河南更加便捷,入境游体验感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韩国旅游团来华旅游业务量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入境便利政策叠加效应明显,跨境商务团、国际研学团和家庭亲子团等出入境活动持续升温,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约6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5%,其中外籍旅客出入境人数同比增长90%。尤其7月份出入境人员流量接近10万人次,创下2025年单月验放新高。

“内陆腹地”加速向“开放前沿”跃升,郑州航空口岸如何接好一波又一波“国际流量”?

郑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张怡介绍,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面对持续增长的出入境压力,该站依托大数据分析,实时预测客流高峰和航班动态,科学调配警力,及时增开查验通道、优化流程管理;前置加设临时入境许可签发手续办理区域,在醒目位置摆放通关指示牌,利用电子显示屏幕加强免签政策宣传引导;启用新版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进一步便利外籍旅客在口岸快速辨识、准确获取相关信息……一系列举措有效缩短旅客候检时间,全力保障高峰时段通关安全、顺畅、有序,切实提升人员出入境体验感。

河南与国际时尚“零距离”

内陆大省河南离国际“时尚圈”距离几何?一批快消时尚服饰刚在西班牙“时尚之都”巴塞罗那的店铺上架,在郑州的品牌专卖店也能看到同款产品上新,几乎“零延时”。

郑州天丽物流有限公司是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内的一家保税物流企业,主要代理西班牙某服装时尚品牌的进口分拨业务。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航空港创新推出“区(新郑综保区)港(空港口岸)一体化”模式,有力推动进出口货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为国际时尚产品带来港区版的“速度与激情”。

“在‘区港一体化’模式之前,我们的货物要从郑州机场跨区域流转到新郑综保区,需绕行3公里社会道路、途经3道卡口,耗时至少1个小时。”该负责人说。

区港之间相距100多米,北侧是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南侧是郑州机场北货运区,郑州航空港打通了两个区域之间的道路,创新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高效大通关模式,让区和港实现无缝衔接。

实施“区港一体化”模式后,区港之间货物流转全程在新郑综保区内进行,将监管措施嵌入物流环节,取消了传统“区港联动”模式下的GPS途中监管、电子关锁等操作,出境货物经“区港一体化”专用卡口一站直达机坪,空运进出境货物在机场和综保区之间自由流转、直达直装,实现了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通关时效提升60%以上,企业运输成本降低50%以上。

天丽物流负责人说,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竞争力:“我们目前每周都有两个包机到货,在郑州落地货物的全国占比由之前的三成提高到了六成。”

“‘区港一体化’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新郑综保区和郑州机场深度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放大了‘保税+空港’叠加优势。”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李纪昉介绍,郑州机场将进出港货物前推后移,有效解决空侧货运设施保障能力饱和、运力受限问题,而新郑综保区借助直通空港口岸快速通道优势,对电子信息、冷链物流、品牌时装、先进算力等企业落户形成了更强的吸引力。

据悉,今年前7个月,郑州航空港“区港一体化”卡口通行货重8.81万吨,货值827.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6%和22.88%,该案例已入选2025年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首批十大改革典型案例。

“今年5月,我们正式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定6方面任务26项措施,深挖‘空、陆、网、数’四条undefined丝路潜力,全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振介绍,截至8月底,26项措施均已落地实施或实现阶段性突破,完成率达90%以上,特别是在口岸通道建设、通关模式优化、新业态发展、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等领域已达预期成效,为郑州航空口岸成为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提供更有力支撑,也将催生更多、更鲜活的“支点故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