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人才引进

上海市居住证转户口尚无实施细则

人才引进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近期,《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下简称《试行办法》)刚一出炉,就引发众人关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业务受理中心、区市民中心等部门迎来大量咨询人士。由于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使得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难以提供满意答

近期,《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下简称《试行办法》)刚一出炉,就引发众人关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业务受理中心、区市民中心等部门迎来大量咨询人士。由于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使得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难以提供满意答复。许多人赶往市、区的人才服务中心受理窗口想问个清楚,结果却白跑了一趟。



  由于上海2002年6月15日起实行居住证制度,所以第一批办理居住证转户口的人,最早要到今年6月15日起才符合& 持证满7年&的条件。即便这样,昨天沪上各人才服务中心还是接到大量咨询电话。昨天,12333上海劳动与保障局政策咨询热线很& 热&:记者使用3部电话反复不停拨打,都只能听到电脑提示音:& 对不起,人工服务正忙&。下午4时左右,记者赶到市劳动保障电话咨询中心工作现场,得知当天已有3200多人次打进电话,咨询& 转沪籍&政策。



  昨日下午3时多,记者赶到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看到来咨询政策的人络绎不绝,在记者观察的半个小时内,有十多人前来咨询。& 今天至少有几百个人来咨询,电话几乎是一分钟一个。&市人才服务中心咨询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面对市民积极的反应,相关部门的表现显得有点准备不足。& 我现在无法回答咨询者的问题,我和大家知道的一样多。&在浦东市民中心人事局窗口,工作人员姜丽华告诉记者,她也是和大家一样在上海门户网站上看到试行办法的,目前上级部门没有给出具体指示,现在她能做出的惟一答复就是:实施细则还未出台,过两天再来问吧。& 必须等待实施细则出台,才能知道怎样操作。&





  据新华社电 一项统计显示,到2008年末,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2%。,其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5%。。这是上海自1978年以来的第四次户籍改革,如果说上海前三次的户籍改革只对& 顶级人才&开放;那么,这次改革受惠群体要广得多。



  & 人才结构好比一个金字塔,真正需要激励的是中间群体,而不仅仅是塔尖。&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副所长何万篷称,他认为,目前400多万持居住证的& 新上海人&,是上海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居住证能够转户籍,无疑是对中间群体的极大鼓励。



  另据上海市政府统计,外来劳动力中的八成多主要集中在39岁及以下,其中大部分是外来农民工。



  据新华社电 户籍改革会不会引发上海人口急速增长?这是人们的另一种担忧。有关专家认为,户籍放开,对城市的承载能力是一大考验。因此,大城市户籍人口能否有& 进&有& 出&,使城市能够维持人口平衡,非常关键。



  在上海的《试行办法》中,有鼓励人才到远郊服务的专项规定:& 在上海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表示,大城市户籍& 进&解决了,同时需要研究的,还有一个& 出&字——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维持城市的人口平衡,否则单进不出,城市再大,也容纳不下。



  & 人才&该如何衡量,是证书衡量还是社会认可度衡量?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此次上海居住证转户籍口子并没有开得很大。目前,上海市的居住证主要分为三类:人才类居住证、就业类居住证及投靠类居住证,拟开放的主要是对持有人才类居住证的人士。



  外界争议更多的是,到底该如何衡量什么是& 人才&:是证书衡量还是社会认可度衡量?



  在浦东一家半导体公司做封装测试的刘女士对当前的居住证转户籍制度的出台感到既高兴,又沮丧,高兴的是政策终于出台了,看到了希望,尽管对于她而言需要7年才能够转成上海户籍。



  然而,一些条款引起了社会的争议,其中引起最广泛争议的是一条名为& 在本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的条款。



  刘女士告诉记者,& 我们公司是外企,但我们没有中级职称这种说法,但我有居住证,难道我不符合这个条件,就不能转为上海户籍么?&



  据记者了解,在占据上海半壁江山的外企、私营企业中,有很多单位并没有中级职称这种制度,这让部分人士感到& 不爽&。



  根据记者获得的《上海市居住证人口转户籍人口的政策研究》内容,该方案建议按照工资资质,比如企业高层管理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以及正高、副高等专业技术人才,而并没有盯住只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



  农民工何时有望& 落户&上海?



  据新华社电 上海23日公布的& 居住证转户籍&政策,激起了不少对& 城里人&身份翘首以盼的农民工心头的念想。在上海户籍门槛出现松动、制度开始& 破冰&之际,农民工群体何时能有望& 落户&上海?



  & 规则是人人平等的,未来达到要求的农民工,也将能‘入围’得到转上海户籍的资格。&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室主任张子良解释说。



  新政策对符合所设条件的外来人才实行先& 入围&再& 轮候&的转户籍办法,对贡献突出的外来人才有所倾斜,这符合上海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但张子良认为,这也不意味着目前技能水平不高、纳税等贡献相对不高的外来人员就要一直& 等下去&。新政策所设定的五项申请条件,除上述两项之外,还有依法纳税、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无不良记录等要求。& 规则是人人平等的,未来达到这一要求的农民工,也将能‘入围’得到转上海户籍的资格。&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鲍淡如日前表示,上海将逐步打破& 户籍壁垒&,吸纳外来人员参加上海的城镇社会保险,这其中包括农民工群体。他说:& 过去上海‘城保’门槛卡得很严,户籍是主要标准。从目前发展来看,连户籍都可以‘轮候’了,同等的社保待遇还不让参加,这是不合适的。&



  相信随着上海社保& 户籍壁垒&的打破,实现农民工& 落户之盼&的曙光,也将更加明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记者从上海市有关部门核心人士处获悉,此前,上海方面制定出两个版本的户籍改革方案:A版本和B版本。其中A版本由上海市发改委(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而B版本由上海市人事局牵头。上海市最终采纳了B版本,也即此次上海市政府出台的方案。



  A版本主要是针对外来农民工的。但该版本这次被搁置。显然,尽管上海在户籍改革上开始迈出一大步,但上海对待外来人口的户籍问题上,尤其是农民工问题上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