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卖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后,卖方迟迟不迁户口,导致买方没办法落户,孩子上学的事情耽误了。买方将卖方告上法院。近日,经集美区人民法院调解,卖方支付了3.5万元违约金。
2010年,小杨夫妇向老刘购买了位于集美区的一套房屋。签订买卖合同时,双方约定,老刘于2010年9月前将户口迁出,若老刘没有按时迁出户口,则每日按总购房款万分之五收取违约金。合同签订后,小杨夫妇及时付清了购房款并且办理了房产证,小杨夫妇还打算将孩子的户口也迁入新居,便于上学读书。然而,合同约定的时间到期了,可老刘并没有如约迁出户口,小杨夫妇多次找老刘商量,老刘都用各种理由拖延,结果错过了孩子的入学时间。
小杨夫妇说,当初买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就近上学,而老刘一直不将户口迁出导致他们无法落户,也使得孩子无法就近上学,他们要求老刘按照合同约定支付10万余元违约金。
集美区法院召集双方进行调解。老刘告诉法官,今年2月,他办理了相关手续,已经将户口迁出了。他还说,当时签订合同时,他没有注意违约条款,既然给小杨夫妇造成了损失,他愿意支付部分违约金,但10多万元太高了。法官劝导双方各让一步,最终,小杨夫妇同意将违约金降至3.5万元。
法官提醒 签了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办完过户手续、拿到房产证,郑州市民李女士觉得& 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然而原房主户口迟迟不迁走,让她很担心。
遇到类似问题的,还有准备在郑州市建新街某小区购买学区房的张女士:二手房买后过户,但原房主户口不迁,会对购房者有啥影响?
去年12月,李女士通过河南省世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郑州南关街分公司(下简称 & 世家房产&)买下管城区豫丰街1号院一套住宅。彼时,原房主花先生承诺,房屋过户后立即迁走户口。但几个月过去了,尽管李女士一再催促,花先生还是没兑现承诺。
4月27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陪李女士来到南关街派出所户籍室布厂街服务站,一位警官核验李女士的房产证和身份证后进行查询,系统显示,该房屋名下仍有原房主花先生和其子两人的户籍信息。
& 我们不能直接删除原房主的户口信息,只能催促他主动迁走。&该警官解释,现在为了方便新房主落户,可以在原房主户口未迁走的情况下,把新房主的户口增加到房产名下,即两者的户口都挂在一套房上。
但房子有个& 空挂户&,万一将来有个啥三长两短,这责任该谁承担,这让李女士心里很没底。
李女士说,当初买房时,曾交给房屋中介世家房产1万元定金,算作购房款中的一部分,由中介公司代为保管,作为买卖双方房屋交易的& 保证&。当房屋交易完毕,购房者把这张定金条交给原房主,原房主凭定金条才能从中介公司领走这1万元。
& 现在,这1万元定金条还在我手里,原房主已经从中介公司拿走了这1万元。&李女士说,自己现在已没有啥办法可以督促原房主尽早迁户。
4月27日,河南商报记者陪李女士来到位于陇海路南关街交叉口附近的世家房产中介营业点,销售顾问陶先生解释说,当时想着房子已过户,李女士已入住,就把这笔钱给了原房主花先生,没想到现在有户口纠纷。
经协调,原房主花先生向李女士承诺,1年半之内迁出户口。当天下午4点,李女士来电称,中介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愿意出面给原房主花先生做工作,让其退还1万元定金。
有类似经历的不止李女士一个,准备在郑州市建新街某小区购买学区房的张女士也遇到了类似问题。
张女士说,她向房屋中介支付了2万元定金,原房主也已把户口迁走,但原房主一位亲戚的户口还挂靠在房子名下,& 现在他们两家因为琐事闹翻,没法强迫人家迁走户口。&
& 这‘一房两户(口)’会不会有啥风险?&张女士说,房屋中介公司销售经理称,张女士买房后户口落户没啥问题,只要她愿意容忍这个& 空挂户&;如果张女士因此不愿买房,中介方面愿全额退还定金。
& (在户籍上)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共享一个门牌号,想想就挺别扭的。&购房者李女士担心,房子名下有个& 空挂户&会影响日后转手出售。& 原房主户口挂在这儿,万一他将来涉及经济或是法律纠纷,人家会不会根据户籍档案找到我?&
河南华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说,二手房买卖交易达成前,原房屋所有者理应搬离房屋、迁出户口,保证购房者能及时入住、落户。但目前,原房主或因户口无处迁移,或因为子女上学方便等问题不迁走户口,导致两家户口挂在一套房子上的状况。
他说,真正的房屋所有者可以凭房产证和户口本自证清白,也可以起诉& 空挂户&者,通过法律手段令其迁出。此外,户籍制度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手段,房屋所有者也可以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催促& 空挂户&者迁出。
他提醒,购买二手房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了解待售房屋是否存在& 空挂户&,签订购房合同时要将相关户籍迁移问题写清楚,拟定相关违约条款,日后一旦出现变数,能以合同条款向原房主和房屋中介公司主张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违约条款的约定,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