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版图扩大。
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并公布了新片区先行启动区域四至范围,以及新片区总体方案。
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已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特殊政策。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透露,其中,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这一说法引发舆论热议。
戴德梁行华东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执行董事陈学海认为,临港自贸新片区政策更优,将有助于吸引全球人才到临港安居乐业,带动区域楼市快速发展,会有利于区域销售量的增加。同时,其强调不必担心房价过快上涨,预售审批制度会依然会稳定房价。
上海自贸区第二次顺利扩区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二次顺利扩区。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据公众微信号“临港新城”介绍,临港地区位于浦东新区最东南,规划面积343平方公里,距人民广场约75公里。根据最新的官方介绍,临港地区由国际未来区(主城区) 、智能制造区(重装备产业区、奉贤园区)、统筹发展区(主产业区)、智慧生态区(综合区)及海洋科创城等功能区域组成。
小编认为,此次上海自贸区增设新片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加一个新的自贸区,而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和制度的变革。而新片区的尘埃落定,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投资落地,加强对外贸易流通性,各方面的新思路对经济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从城市规划与发展来看,南汇新城(原称临港新城)作为五大郊区新城(原有七个,金山与城桥降级了),距离上海市中心最远,达75公里。按照其对城市发展规律与格局的研究,“这么远的地方,搞新城开发,非常非常困难。过去十多年,已经被证实了”。所以,新的自贸区放在这里,也是想助推一把南汇新城建设。
临港买房限购政策放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表示,为了对新片区进行差别化探索,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任务,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特殊政策,主要聚焦于管理权限、资金支持、人才吸引、土地规划、住房保障等方面。例如,为吸引人才在临港安居择业,政府提出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等。
值得注意的是,陈寅透露,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引发舆论热议:新区购房门槛降低,是否会带来房价的上涨?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的“炒房”?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业内人士对此普遍较为乐观。
“我们相信这个板块未来有望成为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区,相应的也一定会对该区域的不同类型的物业价值带来不同程度的提振。”戴德梁行华东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执行董事陈学海显得非常乐观。其称,近年中国各大城市均出台人才落户利好政策,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临港自贸新片区政策更优,将有助于吸引全球人才到临港安居乐业,带动区域楼市快速发展,会有利于区域销售量的增加。陈学海强调,不必担心房价过快上涨,预售审批制度依然会稳定房价。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认为,政策松动是有限制条件的。比如,实施的区域仅属于自贸区新片区、具体落实中依然需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导向等。但考虑到此次新片区实际上新房库存还是比较多,所以未来利好此类区域的去库存,“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新片区未来人口导入的规模会大幅上升”。
严跃进指出,从这个角度看,近期政策层面需要关注两点。第一、防范部分楼盘随意涨价,需要在政策落实中继续坚持“稳预期、稳房价和稳秩序”。第二、要针对具体人才的购房形成各个全面和清晰的政策,因为预计近期咨询的人相对会比较多,这是交易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制定更多细则的地方。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整个临港地区的居住区主要集中在临港主城区和周边泥城、万祥、书院三镇。随着临港规划一步步落地,今年保利、万科、绿地、招商蛇口纷纷在此进行开发。根据易居研究院提供的中国百城库存报告相关数据,《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今年1-7月,临港新城板块供应面积为218614平方米,成交面积为168747平方米,成交套数为1583套,均价28529元/平方米。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今日(8月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新片区将享受多项力度较大的特殊政策。其中,为吸引国内外人才,新片区居住证转户籍年限将从7年缩短至5年,核心人才只需3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新片区进行差别化探索,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任务。
人才引进重大突破!人才购房限购重大突破!落户重大突破!(图2)" style="max-width:100%!important;height:auto!important;" src="https://www.sh112.com/000/883.jpg" width="666" alt="上海人才引进重大突破!人才购房限购重大突破!落户重大突破!(图2)" />
陈寅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特殊政策,主要聚焦于管理权限、资金支持、人才吸引、土地规划、住房保障等方面。这些政策将配合中央赋予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和制度,把新片区打造成为政策制度完备、体制机制灵活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应该说,很多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他举例说,特殊政策赋予了新片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原则上,上海的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上海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政策举措,在新片区全部适用。今后,上海出台的同类政策,对于企业和人才的支持力度优于这次政策,新片区按照“政策从优”的原则,普遍适用,同时也赋予新片区管理机构市级以及区级经济管理权限。
与此同时,为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和国际各方面人才,上海一共提出了12条支持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另外,为了给外国人来新片区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新片区购房需缴纳个税或社保年限从5年缩短到3年。
资金方面,上海将设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出资总规模不少于1000亿,重点支持新片区内的高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7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