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意和宝宝说话的方式方法
语言要简洁,语速要慢,重点突出,不要复杂,每一个字都要说清楚;
表情、动作夸张有趣,与孩子互动,尽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家长多做示范,可以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文字来引导孩子说话。
2.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家里,家长要多讲话,让宝宝多听听是怎样表达的,要知道,宝宝的进步都是靠模仿和学习。
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时间不用太长,每天十几分钟即可,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和宝宝看图画书一边念给宝宝听。这些规范化、具有韵律且优美的语言会在宝宝的大脑里形成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渗透,虽然宝宝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能帮助宝宝逐步建立语言方面良好的品位。
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可以重复书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复述书里的一句话,再大点的宝宝可以让他复述书里的故事,以此来练习宝宝倾听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抓准每一个机会
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如当孩子注视一个物品或参加某个活动时,或在游戏中、在音乐中、在马路上、在公园里……都是训练孩子说话的好机会,告诉宝宝“爷爷在过马路、奶奶在浇花、这辆汽车开得好快”等等。
4. 让宝宝多接触小伙伴
宝宝多接触小朋友,培养宝宝与小伙伴说话的愿望。在宝宝说话时,家长不要打断,让宝宝自己把话说完。如果有一个总替宝宝说话的快嘴妈妈/爸爸,宝宝缺少表达的训练和机会,那么宝宝永远都没有机会去表达。
5. 不要对宝宝做消极暗示
尤其当着陌生人不要说我的宝宝不爱说话,乱贴标签,那样宝宝更加不会开口。家长要学会尊重宝宝、赞美宝宝,多多表扬,树立宝宝的自信心,多给孩子做积极的暗示,哪怕宝宝只说出一个字,也要表扬他/她,这样才有利于宝宝多说话当妈后,发现时时刻刻都在担心,当妈妈发现小孩某些方面比同龄落后的时候,妈妈就会想是不是小孩有什么问题呢?特别是有些小孩说话比较晚,因此一些父母就很着急,甚至会担心孩子会不会有自闭症。那么作为妈妈平常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说话呢?
1、看到什么都可以跟孩子分享。我们在宝宝出生以后,看到什么东西,或者妈妈在做什么事都可以跟孩子说,虽然孩子在小的时候可能听不懂,但是孩子会将你说的这些话储存起来,以后妈妈会发现,孩子会说话后,时不时会说出意想不到的话。因此我们在平常可以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2、不要什么都帮孩子说。当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通过手指指来表达,有些父母就会直接去帮孩子拿或者帮他们说出来,但其实最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例如宝宝想喝水,一直手指着水杯,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宝宝,让他们慢慢说出水杯,这样下次孩子想要喝水的时候,就会表达了。
其实每个孩子发育都有自己的时间点,我们平常要想让他们说话,重要的就是多和孩子沟通,不要认为孩子们听不懂,同时也要多去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