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人才引进

生活中父母什么样的行为 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人才引进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性格是天生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影响孩子人格的最大程度来自于家长,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不能随便对待。同样夸奖孩子不能夸人格,这与孩子的认知程度有关系。孩子小,认知不够,对你的夸赞不能真正明白而只会将其融入自己的人格层面里。对于这种情况,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对事不对人”地夸奖!

这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表扬别人家的孩子,这不仅是在灭自家孩子的威风,长了别人家孩子的志气,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还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使嫉妒之心增强,破坏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请当众夸奖自家孩子
中国的家长都比较含蓄,内敛,不愿意当众表扬自家孩子,其实,当众夸奖孩子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比如,你可以说:“我家孩子学习虽然中等,但人缘特别好,他有很多朋友。”“我孩子很努力,学习也很自觉,我很满意他的表现”“孩子很懂事,很有孝心,能主动帮助我做家务”。
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认可,特别自豪,当孩子感到被认可时,就会让他产生向上的动力,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也会因此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但是当众夸奖孩子要适当,不能夸大事实,也不是为了炫耀,只是出于给孩子自信的目的。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当众表演节目,以此来向众人显示孩子的特长。如果长期如此,会容易让孩子爱慕虚荣、骄傲自满。一旦被人冷落,就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嫉妒他人的心理。
总之,当众夸奖孩子有弊也有利,关键在于家长夸奖孩子的动机是什么,是出于真心地表扬,真的是为增加孩子自信,还是为了炫耀孩子,让家长脸上有面,不同的动机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的。  我们总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感到兴奋不已,欢呼自己迎来了生命中的小天使。但是之后面对各种教育问题头疼不已,家长们总是不停的抱怨孩子:脾气暴躁、不礼貌、做事喜欢磨蹭等等毛病。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有认真思考过,孩子的这些问题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孩子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张白纸,而你们又是孩子儿童时期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在你们创造的环境中慢慢成长,我想这时候各位家长应该要静下来思考下,孩子身上存在的各种毛病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呢?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要么来源于父母,要么来源于环境。今天小Q就来跟各位家长剖析下父母的哪些行为正在慢慢地毁掉孩子!
父母六大“作死”行为,你中招了几个?
1、只管生,不管养
在《我的妈妈是超人》的综艺节目中,包贝尔的老婆包文婧就是这种类型,生下饺子之后就交给了自己的妈妈,导致后来自己独自带饺子的时候,饺子和包文婧都在不停的哭和焦虑,特别是饺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还需要安抚奶嘴。饺子的一系列行为都在体现她的不安全感。
父母只顾自己,把孩子全权交给爷爷奶奶,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这对孩子日后在社交上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社交恐惧症。
2、父母在家不是大吼就是各种抱怨
父母总是把自己在工作上的不顺心拿到家里来抱怨或者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说同事各种坏话,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孩子还小,他的价值观还有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还没有形成,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安全感和信任,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对于以后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也会有影响。
3、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吵架,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多半脾气不会好,这些多半孩子会缺少安全感,动不动就会发脾气,任性,甚至会用发脾气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并且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只要一不顺心就发脾气,而孩子这样的做法,归根结底是因为家长总在孩子面前吵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
4、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估计是每个小孩最深恶痛绝的话题,无论家长是出于哪种动机在孩子面前夸别人家的孩子,孩子总是会受到一万点伤害。
当孩子听到自己的父母夸别人孩子的时候,孩子会丧失安全感,因为父母更关注别人家的孩子;同时孩子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只有成为别人那样优秀,父母才会接受自己。因此,各位家长请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了”。
5、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如果总是重复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就会产生很强的暗示作用。家长常把“笨”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事情做不好都是因为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诱导性智愚症”。
你给孩子贴什么标签,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放错的时候,请你帮助他改正,你要相信你的孩子是优秀的,有无限的可能。
6、专制独裁,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父母的专制独裁实际上是不尊重孩子想法的体现,面对专治独裁的父母孩子会有三种反应:一是反抗,孩子也养成了暴躁的脾气,处处和父母作对;二是屈服,日后孩子会变得唯命是从,胆怯;三是同化,孩子认同父母的专制独裁,并且在以后成立家庭中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或深或浅的烙印,父母是孩子在接触这个世界的引路人,不仅要帮助孩子扫除路途的障碍,还应尽量避免制造新的障碍。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一、夸具体不夸虚表&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甚是孩子的啼哭都会引起家长的兴奋不已。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你真棒!”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你所夸赞的不是一句简单事件,而是孩子所做出的行为。你要将这种行为通过自己再次的描述之后,然后告诉孩子做的很好,有道理或者是做的不错但如果改进什么会更好!比如孩子学会自己做饭了,不用大人喂饭了。你就可以这样说:“恩,好儿子,已经长大了,自己学会吃饭了,不用妈妈喂了,你是一个很独立的孩子,妈妈为你感到高兴!你长大后一定是一个独立又坚强的人!”在你的这些话里或许有的孩子不容易理解,但是这将成为永久的数据保存在孩子的大脑里,深深的影响着他们。所以,家长要学会夸奖孩子,不能偷懒,不能简单的一句“你真棒!”&
二、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 “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聪明与努力其实是一种归因方式,聪明是一种内在稳定不可控制的归因因素,而努力是一种外在不稳定可控制的归因因素。如果每次孩子考试考得好或者做什么事情做得好,家长或老师就夸奖他“聪明”,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想法就是“我优秀是因为我聪明,与其它因素无关”这是十分有害的,一旦失败,他们就会找种种借口。而如果家长和老师夸奖他“努力”,在他心里就产生一种念头“天道酬勤,我努力就会改变命运,如果失败了,那是自己还没有做到位”,通常这种孩子更容易成功,更能经受住挫折!&
三、夸事实不夸人格 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性格是天生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影响孩子人格的最大程度来自于家长,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不能随便对待。同样夸奖孩子不能夸人格,这与孩子的认知程度有关系。孩子小,认知不够,对你的夸赞不能真正明白而只会将其融入自己的人格层面里。对于这种情况,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对事不对人”地夸奖!&

事实如此,夸奖别人也是一门学问。夸奖孩子更是一种深入学习的理论,所以不能轻易随口地来夸赞孩子。对于的孩子夸赞,是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和成长的。孩子的成长中不能没有夸赞,但是不能有那些流于表面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夸赞,这些夸奖不会对孩子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会害了他们。

生活中父母什么样的行为 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