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开展第一届无线电测向竞赛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属于全运会的一个项目,从1993年以后开始向青少年的运动项目发展。其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的丛林或近郊、公园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
“事实上,这是一个科技与运动结合的项目。看起来是一个孩子们拿着测向仪找目标的活动,实际上整个一圈下来就是两三千米甚至四五千米的长跑,而这个长跑孩子们不知不觉坚持了下来,也不觉得累,还有一种成就感。”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无线电定向部副主任董屹立介绍,这对于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意志品格、团队精神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加该项活动,除要进行身体训练外,还需要学习无线电方面的知识,要掌握测向机或其他电子制作技能,这无疑将丰富和延伸其课堂知识,使课堂学习更轻松。”董屹立介绍,“孩子们手中的测向仪都是自己焊接组装的,做好工具是选手参加比赛的前提,没有工具就无法进行比赛,有的项目还要求运动员必须参加无线电理论测试,测试成绩按比例分别计入其参赛项目的总成绩中。”
北京第57中学领队老师杨守国向记者反映,学生参加类似的科技体育锻炼并不会和学生成绩冲突,反而从另一方面促进孩子们的学习。“首先,取得比赛成绩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其次,在运动过程中还考验孩子们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统筹能力。比如面对不同的野外环境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在寻找目标时如何更科学,路径的选择、目标寻找先后的统筹、是爬行还是跑步还是步行,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下采取的方式都不一样;再者,孩子们手中的定向仪都是自己动手焊接制作的,无形中还要学会许多电子元器件的知识,焊接的知识等等,在使用无线定向仪时还必须懂得调试。”杨守国介绍,“玩这个玩得好的还有一些是学校高考状元。”一、重复锻炼法
重复锻炼法就是指锻炼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进行重复练习的方法。重复锻炼法的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以及提高人体的耐力,所以一般中老年人就比较适合重复锻炼法。具体的例子,比如:你想跑个2000米,可以先匀速跑个1000米,休息一会,再匀速跑剩下的1000米.这样你就即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荷量,又不会太累。
二、连续锻炼法
连续锻炼法是为了保持有效的而不间断的连续进行运动的锻炼法。连续锻炼法的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在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连续锻炼法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跳舞等。
三、负重锻炼法
负重锻炼法就是使用一些重物来进行辅助锻炼的方法。其实,负重锻炼法不仅适合于运动员,也适合普通人用来增强体质。但一般人一定要注意强度,不要超负荷了。
四、变换锻炼法
顾名思义,变换锻炼法就是不断变换运动强度,内容,形式,来提高你运动的兴趣和兴奋性。比如长跑时,经常围着操场跑会出现厌烦无聊的情绪,那么你就可以用越野跑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