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户口上海市已先后多次参加由教育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组团赴欧、美、加、日、澳招聘、慰问海外留培学通员的活动。
同时,上海市及市人事局也以各种形式赴国外有组织有计划地招聘留培学通员。
上海市首次派出& 赴美国慰问招聘留培学通员工作团&,在美9个城市举行了10次慰问招聘座谈会,与留培学通员座谈或联系逾千名。
上海市回国留培学通员服务中心首次组织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携500个专业岗位赴英、法、德三国招聘留培学通员。
上海市海外人才招聘团又分别在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法国巴黎举行了4场海外留培学通才招聘会,共接待洽谈2383人次,收到简历2269份,其中博士学位396人。在复旦大学等15家用人单位带去的384个岗位中,初步达成意向281人,占总岗位数的73%,其中有不少应聘者是国际顶尖一流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为了进一步形成& 走出去&的长效机制,2002年9月和10月,上海市人事局先后在法国巴黎和美国旧金山硅谷设立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法联络处和驻美联络处,这是中国省级政府人事部门首次在海外设立专门机构吸引海外人才。目前,除在硅谷、巴黎外,上海市人事局还在英国伦敦、德国汉诺威、日本大阪、澳大利亚悉尼等地设立了海外工作窗口。目前,海外工作窗口已经成为上海引智工作的重要阵地。
除了& 走出去&外,上海市人事局及上海市回国留培学通员服务中心还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于1994年5月首次邀请来自美、日、德、加、澳等5个国家的24名中国留培学通员代表来沪参加& 回乡省亲信息交流会&。截止目前,上海市已邀请和接待了多批来自海外的留培学通员代表团组。
同时,上海市还多次举办以有关城市发展与国际化人才为专题的国际洽谈会,邀请高层次留培学通员代表和外国专家、国内专家学者、高层政府官员一起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成为申城人才工作国际化的一种象征。
此外,上海市还与中国留培学通员相对集中的所在国中国使(领)馆教育处(组)建立联系,并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在外留培学通员信息,为更有效地引进海外人才奠定基础
调查四:& 万名工程&提速& 海归&入沪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00年大学毕业后,张亦弛远赴英国继续求学。第一年,她在伦敦大学拿下了LLM(法律硕士),第二年,她进入全英最好的法律职业学院进修英国法———1年之内要学习七门异国法律,课业繁重,压力之大自不必说。
张亦弛怀揣雄心壮志回到国内,一到上海,就把简历发往心仪已久的多家外资律师事务所。出乎她的意料,所有求职信都石沉大海。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将目标锁定在一些知名的国内事务所,但几番面试、笔试,还是没有被录用……[全文阅读]
& 万名工程&是指上海市2003年8月31日正式启动的& 万名海外留培学通才集聚工程&。上海市计划在2至3年内,利用该工程提供1万个中高层次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吸引海外留培学通员来沪工作、创业。
上海通过实施& 万名海外留培学通才集聚工程&,一年累计引进了4086名海外留培学通才,按时、超额完成了3年每年集聚3300名海外人才的分期目标。目前,海外留培学通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人数仍然呈现稳步递增的态势。上海市又将迎来新一轮海外留培学通才回国工作和创业热潮。
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飞快增长,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密切接轨,国内良好的就业环境与优越的创业氛围,使得越来越多的海归考虑回国发展。
,其它城市的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感受中关村:为& 海归&撑起一片天 在中关村,海归创业成功的事例很多,最新的人物是百度总裁李彦宏。也有两年内成百倍增值的公司,创业时只有15万美元资金的期纳微胜公司经过两年发展后以1800万美元出售就是很好的例证。类似的现象在中关村早已不是鲜闻……
海归&落户西安 实现梦想 据西安市留培学通员中秋联谊会透露,目前已有600名留培学通员在西安实现着自已的创业梦想,这些留培学通员累计创办了410家科技企业,成为提升西安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支生力军……
& 海归&人才受欢迎 从济南市人事局获悉,《济南市& 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日前完成。依据《规划》,今后5年,济南将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产业集群人才等七类人才。到2010年,济南地区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108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资源量将达到16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