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人才引进

培训如何写教学案例 语文课没上完

人才引进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在教学二下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二课时,我制定了以下几条课时目标:1.阅读课文6-12小节学习生字猬、绚、籽、礼2.说出美好的礼物的具体所指,并联系生活把对美好的礼物的理解说给别人;3.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文中人物在说话时


在教学二下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二课时,我制定了以下几条课时目标:1.阅读课文6-12小节学习生字& 猬、绚、籽、礼&2.说出& 美好的礼物&的具体所指,并联系生活把对& 美好的礼物&的理解说给别人;3.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文中人物在说话时的不同语气。4.&能借助课文插图,讲述课文内容。5.仿照例句说话。可是,实际一节课下来,还剩下& 借助课文插图,讲述课文内容。&这一目标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完成。而一周的课时安排只有9课时,每个课时的内容都是安排好了的,这就意味着,我得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挤出时间来完成这节课拉下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的教学内容为什么会完不成呢?反思了自己对这篇课文两课时的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指导朗读,引导学习1-5小节的有关生字词语,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情,读好课文。第二课时学习6-12小节,完成相关字词句的学习、朗读和说话练习。应该说,两课时内容的划分并不紧。关键是自己的问题设计过于笼统,在重点、难点、关键的内容上没有及时、适时点拨、启示、铺垫,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思考时没有清晰的头绪,回答时东拉西扯,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节课,最需要改进的是在:朗读6-11自然段,体会哪几小节写法是一样的?我的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是有些茫然的,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课文的第8、第10自然段是一样的,因为都是写了&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当我提示学生,再去读读,还有哪两节是相似的?他们一时找不到了。于是,我只好直接说:& 读读第7第9小节,看看是不是相似的?&在指名两个学生分别朗读这两节后,我又提出了一个让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 看看,这两节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下,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回答起来,使得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这里。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这两小节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我循序渐进的引导,很快地学好:①这两节分别有几句话?第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句?第三句?②找找两小节中的3组近义词。(既理解了词义,又体会了两小节的不同之处)③学习仿照& 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造句。④指导朗读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说的话,体会她们的惊喜和赞叹。感觉这样的步骤清晰了很多,学生也不会像原先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纠缠在这两小节里。后面的& 借助插图,复述故事&也就有时间进行指导了。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引发深入思考,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取信息。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充分备课,反复推敲适合学生的问题引导,方能体现真正的& 适课堂&,也能如期达成课时的教学目标。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