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继续把引进在外各类人才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形成依靠人才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格局。该县实行& 重心下沉&,由重视高端人才向在外创业个体户、技术人员、大学生等转变,打造人才返乡、不拘一格的环境氛围,通过精心& 筑巢引凤&激活& 归雁经济&。
巧用乡情引& 归雁&
是地域大县、人口大县,常年有超过30万的唐河人外出务工创业,经过多年打拼,这其中有一大批人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近年来,唐河县把吸引人才回乡创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探索创新& 四四&工作模式,通过亲情联络、乡情纽带、政策扶持、资源开放、环境优化、人格尊重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回归,确保人才& 引得回、留得住、能创业、干得成&。
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建立14个家乡建设促进会和商会,并成立了全省首家旅台乡亲联合会,定期举办各类活动,联络交流感情,互帮互助,共叙乡情。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的热情高涨,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同时,还是劳务输出大县。围绕& 北京保安&、& 渔工&、& 平煤轮换工&等劳务品牌优势,以& 阳光工程&为依托,开展多专业定向培训,年培训人员5万人次,使外出务工人员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积累资金、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回乡二次创业,形成了& 一推一引&回归模式。
优化服务筑& 凤巢&
累计投资40多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6.3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倾力打造台湾产业园、闽商商业园、移民产业园、陶瓷产业园、农机制造产业园等一系列特色园区,并配套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医院、学校、经济适用房等功能性服务设施,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加工、服装纺织、新能源开发为主的五大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县人才、资金、技术集聚的高地。
以& 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唐河县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推进点评会,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督查调研,摸清回创企业和回归人才的具体情况,帮助回归人才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回创工作扎实开展;落实& 三个一&工作法,对回创项目实行& 一个项目、一套专班、全权负责、一抓到底&的专班负责制,全程跟踪服务,真正做到无缝对接;与各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周汇报、月督查、半年观摩、年终总评的考评机制,以考评结果倒逼工作落实,强力推动项目进展。
以商引商促发展
4月29日,记者在南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看到,工人们正忙着生产牧原、双汇等养殖企业的高端设备订单。创办南商农牧的唐河小伙儿曹沛,他和中国农科院建立了技术研发合作关系,一手创办了这家年生产5万台套母猪电子饲喂站、产房母猪饲喂系统、种猪测定系统、环控等设备的生产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8项核心专利。
& 我是被县里‘人才回归’的东风吸引回来的。&曹沛说,& 过去,工业基础弱,发展空间不大,现在有了政府的贴心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对回来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充满信心。&
灵活的招商模式、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着大批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农民企业家曲超投资1.3亿元创办河南省中科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身价数亿的赵紫元将深圳兴利源电子有限公司总部回迁唐河,曾在深圳经营快餐店的史鹏回乡先后创办及合资兴建金泗洲养殖服务有限公司和唐河兴泰种猪有限公司,香港理文造纸集团企业高管王立军回乡创办的南阳统包包装公司成为南阳市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唐河在外老乡为家乡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唐河县产业集聚区80%以上的项目都是由唐河在外人士直接投资或推荐介绍引进的,项目涵盖工业、服务业、城市建设和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唐河回归经济迎来& 井喷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