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由于其渊源流长的历史背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显示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和价值取向,成为被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认可的特有艺术文化形式。然而,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传统的手写文字转变为更习惯于用键盘敲打文档。那么如何让中国书法文化长期传承下去,历久弥新成为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书法文化的社会审美价值探究,阐述了中国书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石,希望能够推动书法文化的不断流传和发展。
,“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北省威县举行。该项目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每个孩子写好汉字”为目标,依托各地已有的“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发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运用“人工智能+书法教学”的技术成果,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0000所学校,定向提供书法教育支持,推进区域性整体开设和开好书法课。首批帮扶对象为河北、甘肃、海南、福建、山西等地10多个贫困县及革命老区的1000所学校。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部主任黄天元,河北省语委副主任、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副总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邵行及来自河北、山西、福建、甘肃等受助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代表共12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11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大力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各地也普遍面临着专业书法师资不足的问题,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指导和支持下,“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正式启动。作为项目实施支持单位,方正电子积极践行企业社会公益责任,助力“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参与项目的各地学校免费提供书法教学云服务和书法教师培训支持,让更多师生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裨益。
“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是科技与书法教育相结合的积极尝试,是助力文化传承的有力举措,也是教育扶贫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运用现代科技提高书法教学效率,助力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用技术手段填平了物理世界的鸿沟,让更多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能够获得同等、同质的书法教育资源,真正实现用科技推动普惠教育,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