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自身优秀文化的积极引领和强力支撑。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和具体呈现,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更好地宣传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使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紧紧团结在一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彰显。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新媒体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如何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有利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基础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价值观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力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宝贵的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转化为人们共同自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夯实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意义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发展话自信)
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 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根据材料,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洋人中用”显气度)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
(“两弹一星”铸重器)
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两弹一星”的研发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今日谈)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