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孩子太听话了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最新资讯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她特别听我们的话,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都不会跟我们对着干,一点也不叛逆。她对人对事都有礼有节,读书又好,作为家长,我感觉特别欣慰、特别省心。

每个事物或者事情都有因果,孩子性格的形成,大部分都是受环境的影响,那么你的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呢?
家长保护过多
对孩子的保护,有些家长“过了头”。他们总是担心孩子会受伤、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拐骗、害怕自己的孩子会染病,就把孩子与世隔绝......其实,很多孩子的胆小,就是由于家长的过分保护造成的。
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和思想,是会导致孩子胆小的。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的限制,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使孩子无所适从,结果使孩子变得谨小慎微,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
人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恐惧的,更何况是一个小孩。所以,当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对事物、对人产生恐惧心理也是正常的。 “乖乖听话,这才是妈妈的好宝贝!”“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今天听不听话呀?有没有不乖啊?”……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这样说话。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都把“听话”作为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俗话一语道破了传统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声。然而,时下一些年轻父母开始怀疑这个传统观念,担心自己的孩子太乖长大会没出息,希望孩子淘气些更好,认为那样的孩子更机灵。那么,听话的孩子究竟是不是好孩子呢?
观点一:“听话”的孩子特省心
我觉得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女儿10岁了,从小到大,她都特别温顺懂事。我和她妈妈工作都很忙,她从来都不会做出格的事情,不像别的孩子那么顽皮,让我们担心。比如,每天放学回家她就自己认认真真把作业给写了,不上学的时候也不会跑出去野,会安安静静在家里看看电视什么的。她特别听我们的话,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都不会跟我们对着干,一点也不叛逆。她对人对事都有礼有节,读书又好,作为家长,我感觉特别欣慰、特别省心。
(王先生39岁公司职员)
观点二:太“听话”的孩子易自我缺失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有专家提出,听话的孩子容易迷失在“自我缺失”的环境里,长大之后,仍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主见,独立性差。我26岁的表弟,一直以来都是长辈眼中典型的听话的好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姑妈替他作决定,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报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他的听话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前一直是姑妈的骄傲。然而,表弟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两年多,因为他做什么都缩手缩脚,作为一个男孩子,却比女孩子还胆小害羞,面对繁杂的事,常常觉得无所适从。习惯了妈妈事无巨细安排的表弟,对于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因此越发自卑了。姑妈这下着急了,不仅是儿子的前途,还有儿子的终身大事等。
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不能为了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孩子有问题提不出来,也不敢与长辈争辩。长此以往,性格会被扭曲,心理也不健全,最后可能从听话孩子变成问题孩子。
(朱先生29岁教师)
观点三:
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
独立思考才是
我儿子读小学二年级了,挺调皮的,以前我经常觉得他跟我对着干,因此,在我眼里他一直是个不够听话的孩子。但渐渐我发现了,其实那不是不听话,而是儿子有了自己的主见,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比如做作业的事情,很多小朋友都是一回家就先把作业做了,但我儿子却不是,总是要先玩一玩才肯做,为此我批评了他很多次,觉得他太贪玩不听话。直到有一次,我因为这个事情好多天不理他,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改变,而是跑过来跟我说,“妈妈,我不是不听你的话,而是我觉得在学校里学习一天了,真的好累,我需要先玩一玩,放松下身心才能更好地把作业做完。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觉得儿子说得太有道理了,就像我们工作一样,上了一天班,也希望能回家休息休息,而且想起来儿子每次虽然先玩,但总会自觉地把作业做完,效率和准确率都挺高,不像有的孩子那样拖沓。这说明我儿子已经越来越有主见了,而且是个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会阐明自己理由的棒小子了。(戴女士30岁银行职员)
网言网语
@鱼与水的情谊:听家长话,孩子能少走弯路、少碰壁。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针对孩子的特点,会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进程。
@老白不吃葱:我觉得对待孩子的听话与否,要分情况而定。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培养上,要让孩子“听话”;在思维方式和对待事情上,要允许孩子“不听话”,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夜空知音: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却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才听话。这是新时期对孩子的新要求。
@爱钓鱼的猪:在中国大多数父母要求孩子听话,不是因为父母的话多么正确,而是父母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权威,为了方便管理孩子,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父母的心态往往不平和,他们将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
@清风: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听话,但他们从没问过自己是否听过孩子讲话。
@来自外太空的小葛:听话意味着服从,意味着管理与被管理,意味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不对等。
@晚风徐徐:过度要求孩子听话,会使孩子唯唯诺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更无法培养出孩子的质疑品质和批判精神,会束缚孩子健康自由发展。
@湛蓝的海: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应声虫。相反,我们更希望孩子在纷纭世象中,能够逐渐学会辨别真伪、善恶和利害,从而能够作出自己相应的选择。
采访感言

父母的确有很多知识和经验值得孩子去学习和借鉴,但这必须加入孩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假如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以后顶多只是父母的复制品。而且我们都知道,人是很容易形成惰性的,多听话便会少用脑、多依赖了。过多的“听话”教育,容易使孩子失去独立的人格、自主的判断能力、自我设计的素质等。相反,记者觉得,可能父母眼中所谓的“不听话”,也许正是孩子身上的优点。因为往往“不听话”的孩子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更有勇气,因为要表达不同的意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要阐明自己的理由。

在线咨询